
《名硯辨》由吳笠谷所著,本書分《芻議編》、《雜俎編》兩部分。《芻議編》諸文,主要按年代先后考析古代名人硯及硯史名家硯事,有證偽,有辨真。《雜俎編》諸文為雜說,有對古今各種名硯爭議問題的考辨,也有對古名人硯鑒賞問題的探求。

基本信息
自序:魂兮歸來 吾道不孤――試論當代硯文化式微的成因復興機緣芻議編:1孔硯與“法家詩人”——李賀詩《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諸解正謬2右軍遺寶傳蘇米——王羲之鳳池硯考3與《楞嚴經》共存亡?——佛教名物房相硯鉤沉4白傅墨海?——香山居士硯談霏5真州“雙包案”——高陽子春硯抉隱6“大義滅硯”非龍圖 擲硯真有歙狀元——脞話包公擲硯7硯史葫蘆案之N個細節——脂硯漫譚8玉人香硯的風月——疏香閣眉子硯證聞9風流竟被雨打風吹去——明季粵地抗清諸烈士遺民硯事琴事揚芬10似聞咂咂評硯聲——清中前期閩人玩硯圈考略11褪去詩翁臉上的鉛華與污垢——從贗品黃任墨雨硯的原罪說開去12迷人眼的亂花――顧二娘“一寸干將”硯析惑13“硯革”的“斗批改”——紀曉嵐綠紅端辨誣雜俎編:14爭座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四大名硯評傳15王謝風流各自夸——端歙爭魁16有硯無“歙”之困局——婺歙爭牌17“唐宋斗”——絳虢爭“泥”18唐公眼里美西施——紅絲石“*”訛說種種19多少他山綠石假洮河之名行之?——洮硯起始數則探微20曼妙歙溪綠精靈——解密廟前青、廟前紅21硯必宋唐――高古名人硯輯逸22混過龍門的諸魚——《西清硯譜》名贗綜考23勸君莫作摧花客——硯之觴24鳳兮鳳兮,何是真鳳?——古硯名款年款的復雜性25贗伎九種——以偽坡為主例說26識真八法——聊充金針度與人后記:夢回何朝?

......

......

......

吳笠谷,自稱刻者,當代制硯名家,古徽州(今黃山市)歙縣人。 幼好涂鴉與古典詩文,其畫曾得黃賓虹大師入室弟子、鄉人程嘯天先生指授。20世紀90年代負笈北上人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習山水、人物。又學制硯,緣于對硯藝的追求“漸入佳境”,逐奉為“千秋事業”。 其性喜山水風物,為搜集繪畫素材兼考察各地硯文化,行跡遍及全國。所制硯品亦崇尚“天人合一”,緣石賦藝,以刀代筆,融文心畫意于一體營造意境,人稱“文人硯”。尤其仕女,世推獨步。自喜寫意之作,追求禪意,得清空之美。其作必有感而發,決不輕許,極為藏家、學者所寶。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經濟日報》、《北京日報》、《中國收藏》、《收藏家》等傳媒皆為其制硯、藏碗作過專題報道。作品多次在日本、韓國舉行個人展覽。 為人浪漫,向慕古賢,屢遇厄難而灑脫不羈之性格不易。素嗜學好古,今客居北京鬻藝治學已十載有余。近年來致力尋訪古硯,潛心研究硯學,以振興硯文化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