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8485774

編輯
朱生豪譯本為底本,中國莎學界名家歷時五年校訂并補充朱生豪未譯篇目!
真正全集,收錄莎氏39個劇本和長詩、十四行詩及其他抒情詩!
皮面精裝8卷,中國裝幀大師洪佩奇設計!
編輯說明
(一) 本書原文以《河濱莎士比亞全集》(The RiversideShakespeare)1974年版和1997年版為依據;朱生豪譯文以世界書局1947年版《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為底本。
(二) 本書譯、校者簡介如下:
朱生豪:天才的莎士比亞作品翻譯家。于杭州之江大學畢業后入上海世界書局任編輯。他在極艱難的條件下譯出了大部分莎士比亞劇作。1944年病逝。
裘克安:早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后在英國牛津大學做研究工作。曾任我國外交部參贊、專家和寧波大學副校長、教授。
何其莘: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英國文學學會會長。
沈林:英國伯明翰大學莎士比亞學院碩士、博士,美國華盛頓福爾杰莎士比亞圖書館研究院,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莎士比亞研究所所長。
辜正坤:北京大學博士,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莎士比亞研究中心主任。孫法理:早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外文系,曾與當時中央大學做研究生,為西南師范大學外文系教授。
索天章: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西方文學系,先后任同濟大學、解放軍外語學院、復旦大學教授。
劉炳善:重慶大學畢業,現為河南大學外文系教授、莎士比亞研究中心主任。
有關翻譯和校訂的若干問題說明
莎士比亞有多種中文譯本,但在語言上唯有朱譯本*為傳神*精彩,這一點整體上無人可及,這幾乎是公認。朱生豪先生的那種中國古典文學功底,加上外文素養和詩人才情,現在已經不會再有。所以盡管朱氏在原文的理解上有些地方不盡周到,對原文中他認為“不雅馴”的字句自行跳過,他并未譯完全部作品(47版僅27部劇本),我們還是決定選用朱譯本。為了彌補不足,我們獲得朱生豪后人的授權之后,約請了國內專家對朱譯本做了的校訂(非校對,校對是技術性工作,校訂是學術性工作,二者是兩回事),訂正誤譯、補足漏譯,使之盡得全貌,盡近原文。這一工作是重要和艱巨的。專家們包括裘克安、何其莘、沈林、辜正坤等國內莎學專家,他們對莎學的研究、對國際研究成果的了解,甚至對原文中俚語、粗話的忠實翻譯,都使譯文更添光彩。對歷史劇則全部重新組譯。對國際莎學界當時剛確定的莎劇也及時組譯,這幾個劇本當時國內是無人譯過的。新組譯本無需校訂。莎翁作品除了劇本,還有大量詩歌,我們也全部收錄,而不是選錄。譯者孫法理教授和辜正坤教授都是個中高手。因此,譯林出版社的莎士比亞全集是真正的全集。有些社出的朱生豪譯本全集其實是欺騙讀者的,因為朱氏并未譯完全部作品(47版僅27部劇本),也未得到朱生豪后人授權修訂。
內容簡介
譯林出版社出版的這套增訂本《莎士比亞全集》,前后共用了近五年的時間。這套全集以朱生豪先生譯本為基礎,有兩大特點:一是“全”,二是“新”。
說它“全”,因為它收了已發現的莎氏全部作品,它收了莎氏39個劇本和他的長詩、十四行詩及其他抒情詩,包括“河濱版”在1974年收入的《兩個高貴的親戚》和1997年剛剛接納的《愛德華三世》及一首長詩,再加上《托馬斯·莫爾爵士》的片斷,這樣,已發現的莎氏存世作品就都在內了。
說它“新”,因為它在校、譯中吸收了國際莎學界的研究新成果,還恢復了被認為“不雅馴”而被刪除的詞句、段落等,以盡量保持莎氏作品的本來面目。
作者簡介
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人教版教材稱《皆大歡喜》)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還寫過154首十四行詩,三或四首長詩。他是“英國戲劇之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為“人類的天才之一”。被賦予了“人類文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每年4月23日是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讀書日”。
本書譯、校者簡介如下:
朱生豪:天才的莎士比亞作品翻譯家。于杭州之江大學畢業后入上海世界書局任編輯。他在極艱難的條件下譯出了大部分莎士比亞劇作。1944年病逝。
裘克安:早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后在英國牛津大學做研究工作。曾任我國外交部參贊、專家和寧波大學副校長、教授。
何其莘:美國肯特州立大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英國文學學會會長。
沈林:英國伯明翰大學莎士比亞學院碩士、博士,美國華盛頓福爾杰莎士比亞圖書館研究院,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莎士比亞研究所所長。
辜正坤:北京大學博士,北京大學英語系教授,莎士比亞研究中心主任。
孫法理:早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外文系,曾與當時中央大學做研究生,后為西南師范大學外文系教授。
索天章:早年畢業于清華大學西方文學系,先后任同濟大學、解放軍外語學院、復旦大學教授。
劉炳善:重慶大學畢業,現為河南大學外文系教授、莎士比亞研究中心主任。
曹明倫:北京大學博士,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協會理事、成都翻譯協會會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顯示部分信息
目 錄
卷
錯誤的喜劇(朱生豪譯裘克安校)
馴悍記(朱生豪譯裘克安校)
維洛那二紳士(朱生豪譯裘克安校)
愛的徒勞(朱生豪譯沈林校)
仲夏夜之夢(朱生豪譯沈林校)
威尼斯商人(朱生豪譯辜正坤校)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朱生豪譯辜正坤校)
第二卷
無事生非(朱生豪譯辜正坤校)
皆大歡喜(朱生豪譯辜正坤校)
第十二夜(朱生豪譯辜正坤校)
特洛伊羅斯與克瑞西達(朱生豪譯何其莘校)
終成眷屬(朱生豪譯何其莘校)
量罪記(朱生豪譯何其莘校)
第三卷
亨利六世上篇(索天章譯)
亨利六世中篇(索天章譯)
亨利六世下篇(索天章譯)
理查三世(孫法理譯)
約翰王(孫法理譯)
理查二世(孫法理譯)
第四卷
亨利四世上篇(孫法理譯)
亨利四世下篇(孫法理譯)
亨利五世(劉炳善譯)
亨利八世(劉炳善譯)
愛德華三世(孫法理譯)
第五卷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朱生豪譯、沈林校)
羅密歐與朱麗葉 (朱生豪譯、沈林校)
裘利斯?凱撒(朱生豪譯、沈林校)
哈姆萊特 (朱生豪譯、沈林校)
奧瑟羅 (朱生豪譯、沈林校)
第六卷
李爾王 (朱生豪譯、裘克安校)
麥克白 (朱生豪譯、沈林校)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 (朱生豪譯、沈林校)
科利奧蘭納斯 (朱生豪譯、沈林校)
雅典的泰門 (朱生豪譯、沈林校)
第七卷
泰爾親王配瑞克里斯 (朱生豪譯、何其莘校)
辛白林 (朱生豪譯、何其莘校)
冬天的故事 (朱生豪譯、何其莘校)
暴風雨 (朱生豪譯、何其莘校)
兩個高貴的親戚 (孫法理譯)
第八卷
維納斯與阿多尼斯 (孫法理譯)
露克麗絲遭強暴記 (孫法理譯)
十四行詩集 曹明倫譯
情女怨 (孫法理譯)
激情飄泊者(外一集) (孫法理譯)
鳳凰和斑鳩 (孫法理譯)
挽歌 (孫法理譯)
附錄
托馬斯?莫爾爵士(片斷)(孫法理譯)
莎士比亞年譜 (裘克安撰)
顯示部分信息
前 言
序(李賦寧)
譯林出版社籌劃出版一套增訂本《莎士比亞全集》,前后共用了近五年的時間。這套全集仍以朱生豪先生譯本為基礎,這是恰當的,因為朱譯本受讀者歡迎(譯林出版社的同志曾做過調查)。我一向認為,好的翻譯家應能運用譯文語言中自然的表達手段來表達原文的意思和風格、內容和形式。翻譯家不要拘泥于原文的語言細節(例如詞序、句子結構、句型等),但必須對原文總的語言特點(全文的結構、著重點、修辭手段、氣氛和感情效果)牢記在心。也就是說,對原文要窺全豹,要胸有成竹,然后把原文投入翻譯家的語言煉金爐中,加以熔化、分解、重新組合、再創造,結果產生出自然、通暢的譯文。朱先生的譯文既能緊扣原文,把原文的意思準確、充分地表達出來,又能再創造,保持譯文的通暢、自然。尤其他優美、靈動和風格化的語言更是為人稱道。當然,由于半個多世紀以前種種條件和環境的限制,朱先生的譯文看來就有校訂、修改或重譯和補譯的必要。60年代曾有一批專家學者做了這個工作,到現在,又是三分之一世紀過去了,譯林出版社根據文化事業發展的新的形勢和新的需求,乃約請專家學者重譯莎氏歷史劇和詩歌作品,并對其余劇本作較大幅度的校訂、修改和補譯。這些專家和學者都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他們的努力使我和讀者們的面前能有了這份豐美的精神食糧。
這套增訂本《莎士比亞全集》有兩大特點:一是“全”,二是“新”。說它“全”,因為它收了莎氏39個劇本和他的長詩、十四行詩及其他抒情詩,包括“河濱版”在1974年收入的《兩個高貴的親戚》和1997年剛剛接納的《愛德華三世》及一首長詩,再加上《托馬斯·莫爾爵士》的片斷,這樣,已發現的莎氏存世作品就都在內了。說它“新”,因為它在校、譯中吸收了國際莎學界的研究新成果,還恢復了被認為“不雅馴”而被刪除的詞句、段落等,以盡量保持莎氏作品的本來面目。
中國對莎士比亞的熱情是由來已久的,面對這一套新的“莎集”,我不禁想起一些往事。我曾聽過幾位名師講授的莎士比亞課和與此有關的課程。抗日戰爭初期,在湖南南岳長沙臨時大學文學院和云南蒙自西南聯合大學文、法學院,我上過英國詩人和文學評論家威廉·燕卜蓀(WilliamEmpson)先生所教的“莎士比亞”和“20世紀英國散文”。那是在1937年秋、冬和1938年春、夏。當時燕先生只有31歲,他的名著《歧義的七種類型》(SevenTypesofAmbiguity)已于兩年前出版,只是當時南岳山上圖書尚未運到。燕先生為我們講授的個莎劇是《奧瑟羅》。先生憑了的記憶,用打字機把全劇的戲文打了出來,印成講義,發給學生使用。可見先生熟讀莎劇文本,功夫下得多深。熟讀、細讀作品的精神和方法,這正是開始研究莎學的步。燕先生善于啟發、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觀點。我記得在講授《奧瑟羅》時,他出了一道思考題:奧瑟羅是否妒忌心特別強?(“IsOthelloeasilyjealous?”)讓學生筆頭回答。學生的答案各式各樣,燕師耐心批改,回答問題并做出評語。后來,在燕師講授喜劇《皆大歡喜》時,我寫了一篇短文,指出《皆大歡喜》的開場十分嚴峻,劇情大有發展成為悲劇的趨勢。我這個論點曾受到燕師的稱贊。從此,我懂得學習和研究莎劇時,要善于發現問題,勤于提出論點。此外,燕師還啟發學生如何從文學語言的一詞多義性(即他所說的“歧義”:ambiguity)去深入發掘作品的極為豐富、復雜的含義,從這個角度來對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燕師的這個方法顯然影響了后來的“新批評”(NewCriticism)學派。燕師還要求學生寫樸實明晰的文章,力求言之有物,持之有據,避免華麗浮夸和空洞的詞句,養成健康良好的文風。
顯示部分信息
免費在線讀
卷
威尼斯商人
場 威尼斯。法庭
第四幕
公爵 安東尼奧來了嗎?
安東尼奧來了,殿下。
公爵 我很為你發愁。你是來跟一個心如鐵石的對手當庭質對,那是個不懂得憐憫,沒有一絲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惡漢。
安東尼奧聽說殿下曾經用盡力量,勸他不要把事情做絕,可是他一味堅執,不肯略作讓步。既然沒有合法的手段可以使我脫離他的怨毒的掌握,我只有默然承受他的憤怒,安心等待著他的殘暴的處置。
公爵 來人,傳那猶太人到庭。薩拉里諾他在門口等著,他來了,殿下。夏洛克上。
公爵 大家讓開些,讓他站在我的面前。夏洛克,人家都以為你不過故意裝出這一副兇惡的姿態,到了關頭,就會顯出你的仁慈惻隱來,比你現在這種表面上的殘酷更加出入意料。現在你雖然堅持著照約處罰,一定要從這個不幸的商人身上割下一磅肉來,但到了那時候,你不但愿意放棄這一種處罰,而且。因為受到良心上的感動,說不定還會豁免他一部分的欠款。人家都這樣說,我也這樣猜想著。你看他近接連遭逢的巨大損失,足以使無論怎樣富有的商人傾家蕩產,即使鐵石一樣的心腸,從來不知道人類同情的野蠻人,也不能不對他的境遇發生憐憫。猶太人,我們都在等候你一句溫和的回答。
夏洛克 我的意思已經向殿下稟告過了。我也已經指著我們的圣安息日起誓,一定要照約行罰;要是殿下不準許我的請求,那就是蔑視憲章,我要到京城里上告去,要求撤銷貴邦的特權。您要是問我為什么不愿接受三千塊錢,寧愿拿一塊腐爛的臭肉,那我可沒有什么理由可以回答您,我只能說我歡喜這樣。這是不是一個回答?要是我的屋子里有了耗子,我高興出一萬塊錢叫人把它們趕掉,誰管得了我?這不是回答了您嗎?有的人不愛看張開嘴的豬,有的人瞧見一頭貓就要發脾氣,還有人聽見人家吹風笛的聲音,就忍不住要小便;因為一個人的感情完全受著喜惡的支配,誰也作不了自己的主。現在我就這樣回答您:為什么有人受不住一頭張開嘴的豬,有人受不住一頭有益無害的貓,還有人受不住咿咿唔唔的風笛的聲音,這些都是毫無充分的理由的,只是因為天生的癖性,使他們一受到感觸,就會情不自禁地現出丑相來。所以我不能舉什么理由,也不愿舉什么理由,只是因為我對于安東尼奧抱著久積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會向他進行一場對于我自己并沒有好處的訴訟。現在您不是已經得到我的回答了嗎?
156848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