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7559459473 巴黎圣母院 118元
9787559459985 悲慘世界(插圖珍藏版)(全5冊) 398元
著
者:[法] 維克多·雨果
譯 者:
潘麗珍
繪
者:[
法
]
古斯塔夫·布里翁
字 數:
1401千字
書 號:ISBN 97875594
5998
5
頁 數:
1792
出 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開
本:1/
32
正文用紙:75g膠版紙
裝
幀:
精裝函套
尺 寸:
1
47
毫米×
210
毫米
定 價:516元


內容簡介
《悲慘世界》
初次
發表于1862年,是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侖戰爭和之后的十幾年的時間。故事主線圍繞主人公苦刑犯讓·瓦讓的個人經歷
展開
,融進了
雨果對
法國歷史、戰爭、哲學、法律、宗教
等主題的探討,檢視了善與惡、愛情與親情、法律與人性的本質。
本書采用翻譯名家、《追憶似水年華》的譯者潘麗珍老師的全新修訂譯本,收錄近萬字譯者新版序言,同時搭配200余幅法國畫家古斯塔夫·布里翁所繪插圖,按原書架構分為五冊,收入函套之中,典藏裝幀以饗讀者。
編輯推薦
◎
世界文學史上的偉大作家、為爭取人類自由不懈斗爭的不朽文豪,維克多·雨果的一生,就是19世紀法蘭西的整個歷史。
★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
——羅曼·羅蘭
1885年5月22日,維克多·雨果逝世,法國政府為他舉行“國葬”,兩百萬人參加葬禮。作家莫洛亞說道:
“一個國家把以往只保留給君王和將領的榮譽給予一位詩人,這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
歷經十七年命運浮沉,雨果完成這部巔峰之作——
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完美結合,永不過時的文學巨著
。
人類
苦難
的百科全書,
現實世界的痛切刻畫:
只要是男人愚昧無知,陷于絕望的地方,凡是女人為了一塊面包而賣身,以及兒童因為沒有學習的書籍和取暖的火爐而痛苦的地方,我的《悲慘世界》都會來敲門,說道:“開門,我來找你們了!”——維克多·雨果
以一支銳筆揭露世間悲愴,用一顆慈心描摹人性真情
:
★真正有罪的,并非是犯罪的人,而是造成他心靈黑暗的人。
★光見過男人的悲慘,等于什么也沒看見,應該看一看女人的悲慘;光見過女人的悲慘,也等于什么也沒看見,應該看一看孩子的悲慘。
★他們對時代冷嘲熱諷,這樣,就不必去理解這個時代。
★生活、苦難、孤獨、遺棄、貧困,這都是戰場,都有自己的英雄。
★審慎的人很少使用“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這兩個詞語。這個世界顯然是另一個世界的前廳,這里沒有幸福的人。人類的真正區分,是“光明的人”和“黑暗的人”。
★俚語不過是一個更衣室,語言要干壞事時,在里面喬裝改扮,戴上詞語的面具,穿上隱喻的爛衣。
★這出戲的主角,是社會的受苦人,戲的真正名稱是:進步。
★我們要進入的墳墓,深深透進了曙光。
★勝利的大歌詠團里只有歡呼的聲音,哪里聽得見做母親和妻子的哭聲呢?
★其實多多少少沒有地位的女人隨時都在傷心痛哭,隨時都在抗議,只不過她們啼哭的聲音抵不過歡呼的聲音罷了。
◎
資深翻譯名家潘麗珍全新修訂譯本,
字斟句酌,掃清閱讀障礙,文本更臻完善;
收錄近萬字譯者新版序言,首次解讀主人公命名背后的深意
——“Jean Valjean還可以有另一個也許更恰當的譯法,那就是讓·瓦讓。”
◎
搭配海量精美插圖,法國畫家古斯塔夫·布里翁專為《悲慘世界》創作
200余幅插圖,原版插圖本于1867年問世,曾獲凡·高盛贊:“當沒有人能夠呈現《悲慘世界》時,布里翁卻以無人可超越的方式做到了。”
◎
珍
藏版裝幀設計,按照原書架構分成五冊,搭配精致函套
,匠心打磨,亮點紛呈
:
●
函套設計:
上印滑鐵盧戰役后,拿破侖獨自牽馬、踽踽獨行場景;下印雨果筆下人物群像圖——英雄與人民,戰爭與苦難,生動詮釋這廣闊的“悲慘世界”中,個體的命運與掙扎。
●
五冊本封面:
以法國經典配色“紅白藍”為基調,書脊藍色布紋紙拼接,正封人物插圖以金屬銀墨滿版印刷,燙正紅色漆片工藝,兼具經典與現代之感。
●
最“雨果”的《悲慘世界》:雨果親繪環襯圖、“雨果自制”藏書票,封底飾以簽名印刷:
—環襯選用雨果手繪的大海與帆船場景圖,與當時風雨飄搖的法國社會相呼應;
—藏書票選用雨果于1861年6月在滑鐵盧獅子山腳下采摘的三色花照片,當時他正在那里創作《悲慘世界》——雖然花已萎謝失色,但作為壯烈戰役和“悲慘世界”的見證者,它將得永存。
●
特別設計
“開箱儀式”,風起云涌的法國社會,由你親手揭開序幕!
函套側邊粘貼黑色鋸齒邊“黑幕”作為封條,雨果臨終前夕,曾吟出詩句:“人生便是白晝與黑夜的斗爭。”讓我們撕開黑夜的面紗,取出書籍,進入雨果的文學世界——
“
是的,謎底終將揭開,斯芬克司終將開口,問題終將解決。
”
名人推薦
★
(
雨果是法國
)
極少數的真正受到民眾歡迎的作家之一,可能是唯一的一位。
——
讓-保羅·
薩特
★雨果是一位超越國境的天才。
——波德萊爾
★《悲慘世界》是一部表達對上帝與人類之愛的偉大藝術品!
——列夫·托爾斯泰
★《悲慘世界》中的這些人都不是凡人,卻又都來自我們的世界。
——福樓拜
★我當時所讀到的《悲慘世界》雖只是片段,但震撼力強勁無比,以文學價值而言,遠遠在大仲馬、梅里美等人之上。文學風格與價值的高下,即使對于當時我這個沒有多大見識的少年人,其間的對比也是十分明顯的。
——金庸
★(《悲慘世界》是)“一個人也就是讓·瓦讓的苦行、苦修。”這個人的修行不是在宗教場所,而是在世俗的人間,這個“俗世”就是用“悲慘世界”來命名的。
——王安憶


著
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法國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等。
譯
者簡介
潘麗珍,1943年生,現居上海。解放軍外語學院法語教授,法語翻譯家。代表作有:《追憶似水年華》(第三卷)《蒙田隨筆全集》(合譯)《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屋頂輕騎兵》《海底兩萬里》等。
繪
者簡介
古斯塔夫·布里翁 (Gustave Brion,1824—1877),法國插畫家,1847年在巴黎的沙龍首次亮相,作品受到廣泛關注,被米盧斯美術館、法國南特美術館、斯特拉斯堡美術館等地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