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攝影大師蒂姆·拉曼,近30年重磅作品完整收錄,每張畫面都是我們更愛這個世界的理由。
探索六大洲的100余個秘境,發現全球各種令人驚嘆的物種,與世界分享鳥類多樣性之美。
自然、真實且富有感染力的鳥類攝影作品,定格飛行、覓食、繁殖、集群等真實的飛羽瞬間;紀錄片般的文字解說,解密驚險的觀察經歷,傳遞一手的拍攝經驗。
305mm×305mm超大開本,高清印刷,美國國家地理、BBC、Netflix鐘愛的影像,“巨幕電影”般的沉浸體驗,進入鳥類王國的絕美視覺向導!

基本信息
序言 1
前言 2
東南亞 7
日本 29
北美洲 47
非洲 77
南美洲 95
新幾內亞地區 119
澳大利亞 163
南極 187
攝影筆記 213
拍攝地點 214
物種索引 217
致謝 219

發現極樂鳥新種
在多次前往新幾內亞地區探險的歷程中,令人驚嘆的亮點也許是我拍攝到了月牙華美極樂鳥(
Lophorina niedda
)的求偶炫耀行為。正如在本章開頭簡要介紹的那樣,2016年我和埃德在為網飛拍攝紀錄片期間找到了這種鳥的一個求偶場,在拍攝到一場求偶炫耀行為前,沒有人意識到這種生活在鳥頭半島(Vogelkop Peninsula,現稱極樂鳥半島)的華美極樂鳥在外觀與行為上有多么與眾不同。康奈爾大學鳥類學實驗室的后續考察收集到了更多信息和影像,再加上其他研究人員所獲得的遺傳學證據,促使我們在2018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將月牙華美極樂鳥提升為獨立物種。
令我們興奮的不僅是發現了一個極樂鳥新種,更在于正是我們所拍攝到的影像證明了這種鳥類的獨特性。當雄性月牙華美極樂鳥處于完全求偶炫耀狀態時,我們可以看到它們頭頂所揚起的斗篷狀羽毛,這些羽毛所具有的顏色被科學家稱為“**黑色”。這些羽毛所具有的微觀結構,使得幾乎所有照射到上面的光線都被吸收而不反射。似乎無論光線如何照射,在我所拍攝的照片中都看不出這些羽毛的任何細節。這些黑色看起來似乎是為了襯托最引人注目的帶有虹彩光澤的藍色飾羽——胸盾,以及那個看起來極不真實的假眼斑點。如果仔細觀察右下角那張雄鳥向雌鳥進行求偶炫耀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在藍色映襯下有它真正的黑色眼睛所發出的亮光。藍色假眼斑點其實是由這種鳥前額上的一束藍色羽毛所形成的,這些羽毛被它凸起的喙和弧形的“鼻羽”分開,營造出一種視覺錯覺。只有當你與這種鳥直視時,這里才會看起來像眼睛。這也就是為什么當一只雌鳥拜訪雄鳥的棲枝時,雄鳥會不斷地圍著雌鳥轉,始終讓雌鳥在自己的正前方,只有這樣,雄鳥才能更好地用表演讓雌鳥眼花繚亂。

鳥類棲息在地球上的每塊陸地,是地球上種類非常多的脊椎動物類群之一。對于鳥類學家和攝影師蒂姆·拉曼來說,記錄這些壯觀的生物是他畢生的追求,他曾前往世界各地一百多個鮮有人至的地方,從無人居住的新幾內亞島的福賈山脈到南極等地,去追蹤和拍攝鳥類。
本書中收錄了他從事野外工作近30年來拍到的世界各地經典的鳥類作品,包括他獲得過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的“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師”等國際攝影大獎的作品,以及一些尚未公開過的作品。拉曼去過的驚險之地使他與許多傳說中的、世間罕見的以及備受人類珍視的物種面對面,從婆羅洲雨林中的犀鳥到新幾內亞地區樹梢上的極樂鳥,再到在德海峽上空翱翔的信天翁。
全書分為八個地理章節,將帶領讀者環游世界,涵蓋亞洲、北美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知名鳥類學家約翰·W·菲茨帕特里克(John W.Fitzpatrick)在前言中提到,書中關于瀕臨滅絕的自然世界的影像令人印象深刻,一定會激發人們更加重視對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環境的保護,這不僅僅是為了鳥類,也是為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美]蒂姆·拉曼 著
生物學家、野生動物攝影師和電影制作人,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他曾數百次深入探索世界各地的眾多偏遠地區,以記錄稀有和瀕危物種。他還是美國康奈爾大學鳥類學實驗室極樂鳥項目的創始人,在野外拍攝了極樂鳥家族的每一個物種。他還與他的妻子、波士頓大學科學家謝麗爾·諾特(Cheryl Knott)在印度尼西亞開展了有關猩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
他曾受邀擔任美國《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雜志的特約攝影師,創作了23篇飽受贊譽的專題文章,拍攝的影像多次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s)、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網飛(Netflix)使用。他參與的自然紀錄片包括《地球脈動II》(Planet Earth II)和《七個世界,一個星球》(Seven Worlds,One Planet),以及《我們的星球》(Our Planet)系列中獲得艾美獎提名的《叢林》(Jungles)單集等。他獲得過許多重磅的國際攝影大獎,包括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的“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師”、世界新聞攝影獎和巴黎攝影獎等。
何鑫 譯
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博士。曾榮獲福特汽車環保獎、曾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授予“科幻科普之星”稱號。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著有《環游加拉帕戈斯》《達爾文密碼》、譯有《鳥類行為圖鑒》《生態學通識》等。
程翊欣 譯
高級工程師,生態規劃與設計師,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碩士,九三學社資源環境建設專門委員會委員,上海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兒童時代》專欄作者,譯有《鳥類行為圖鑒》《生態學通識》等,參與撰寫多部科普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