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懂科學的藝術家系列繪本(套裝共4冊)

原價:¥96.74優惠券:¥5券后價:¥91.74

藝術與科學總是在山腳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頂上相遇。科學是本質,藝術是媒介,它們彼此成就。

由里奧波德出版社和荷蘭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聯名為孩子打造的藝術家系列繪本。

四個藝術家的作品內在核心都跟科學緊密相關,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

以故事的形式,讓藝術家帶領我們探索他們的創作歷程和思考過程,生動有趣,可讀性強。

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創意思維,還能引導孩子探究畫面背后的含義,讓孩子了解科學和藝術更深層的原理和內涵。

基本信息

《埃舍爾的空間》

《莫奈的光與影》

《康定斯基的色彩》

《考爾德的鐵絲》

......

四位藝術家都通過研究自然和科學為藝術創造打開了新世界:莫奈對自然的熱愛讓他走出畫室,并借用光學研究成果做繪畫試驗;康定斯基關注色彩、觸覺、聲音、溫度之間的關系,放棄了對具象的表現,開始用抽象的形式傳達“事物的內在”;考爾德用機械工程和杠桿原理讓雕塑能自己動起來,將鐵絲這種日常玩意兒變成與人交流的藝術品,他對宇宙的想象連愛因斯坦也看呆;埃舍爾因為追求“驚奇”,而與同時代追求“美”的藝術家同行格格不入,他研究漣漪、露珠、鏡像,因其對自然及物理定律的深刻理解而創造出了驚人的視錯覺空間。這些被科學打開的藝術新世界,最終又打開了我們內心感受的新世界。

卡嘉·馮麥爾,1981年出生于比利時根特,曾在根特皇家美術學院學習廣告美術和平面設計,努力鉆研圖像印刷、銅版雕刻和木版畫技法。與比利時作家格爾特·德·寇克勒合作的圖畫書《老婆婆與小男孩》是她的圖畫書處女作,該書曾榮獲比利時圖書羽毛獎。卡嘉隨后又繼續出版了多本圖畫書,代表作有《大象的難題》《梅爾和外婆的秘密花園》《迷路的安絲與威兒瑪》 等。

瓦沃特爾·凡·是荷蘭著名作家、插畫家。他的系列繪本《燕雀與鎢仔》已在中、德、法、美、日、阿根廷等國家翻譯出版,曾榮獲荷蘭兒童出版物權威獎項銀鉛筆獎(2012),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插畫展金蘋果獎(2011),以及國內外諸多重磅獎項如荷蘭頭鷹文學獎、德國青少年文學獎提名。根據該系列繪本創作的動畫,曾在2002年芝加哥國際兒童電影節上從40多個國家200多部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動畫短片獎”。?

丹?雷默爾茲?德佛里斯,荷蘭作家和插畫家,荷蘭金畫筆獎與銀畫筆獎的得獎作家。1990年,他的第一本書《兩只貓的冒險》出版。 他是融合幻想和現實的原創作者,不僅為多位作者的書籍配過插圖,也給自己的很多書也配有插圖。

希伯?波思圖瑪(1960-2014)是一位設計師、插畫家和作家,作品包括郵票、服裝的設計,劇院和大型壁畫的舞臺布置。從阿姆斯特丹的瑞特維德學院畢業后,在報紙、雜志和出版商當接案插畫師,為名作家設計書籍封面,在平面媒體畫插圖。后來開始為兒童寫作和畫插圖,以寵物獵犬為主角的系列圖畫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他英年早逝后,獵犬系列制成26集的動畫,仍在荷、比和芬蘭播映,插畫作品榮獲荷蘭童書金筆獎(荷蘭插畫家)、銀筆獎,并多次獲得榮譽獎。2013年海牙的萊特昆迪格博物館為他舉辦了大型作品回顧展,被紐約插畫家協會選為2014年度原創藝術展。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