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套書看懂世界名畫,
50
位藝術家近
3000
幅作品一套書盡覽世界名畫。
中國國家地理重磅推出藝術啟蒙系列
“
紙上美術館
”
,家庭藝術普及入門讀物。
————————————
達
·
芬奇、波提切利、拉斐爾、梵高、莫奈、維米爾、穆夏、丟勒、馬奈、康定斯基、盧梭
……
印象派、后印象派、浮世繪、表現主義、象征主義、現實主義、新藝術運動、抽象藝術……
把美術館搬回家,與世界名畫親密接觸
在
“
紙上美術館
”
中開始藝術啟蒙之旅
翻開書本,如同走進
“
紙上美術館
”
;貼心的隨畫解讀,帶你一起感受藝術的溫度。
原版由歐洲知名媒體
GEO
藝術與《世界報》聯合出品,世界各大美術館供圖。
高清畫質,同類書中優質水準,色彩逼近原作,細節一覽無余。
8
開大開本精裝,特選啞粉紙印刷,品質媲美國外原版畫冊,值得收藏。
1458284118

基本信息
【B輯】
《莫奈:光的印象》
《梵高:蒼穹之色》
《塞尚:用畫筆思考》
《畢沙羅:印象派之父》
《西斯萊:風景至真》
《馬奈:真實的深度》
《德加:動態的藝術》
《雷諾阿:畫中的幸福》
《卡耶博特:歌頌現代生活》
《莫里索:親密時刻》
《高更:異域煉金術》
《庫爾貝:直面現實》
《蒙克:痛苦的表達》
《盧梭:幻想旅行家》
《修拉:藝術科學化》
《克里姆特:變形的真實》
《席勒:雙重自我》
《穆夏:新藝術大師》
《雷東:夢境探尋》
《勞特累克:巴黎之夜》
《博納爾:與色彩對話》
《莫迪里阿尼:重塑人體》
《康定斯基:抽象藝術的誕生》
《克利:的創作自由》
《葛飾北齋:浮世百景》
1458284118

只要確定了對象與時間兩個元素,
莫奈便會在畫布上畫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
——奧克塔夫·米爾博,
1889
年
敢于以巧取勝
1866年,莫奈給自己布置了一個堪稱雄心壯志的任務:繪制一幅尺寸巨大的寫生畫。在繪畫器材上這是一個不容易對付的挑戰,因為他不得不在地面挖開一條槽溝,用一個裝有滑輪的框子框住畫布,下降到槽溝里,以繪制這幅畫的上端部分,同時保持同一個觀景點不變。這種超標準的尺寸,一般都是用于表現諸如戰爭的歷史題材的。不過,莫奈真正的雄心壯志是意圖通過營造空氣與光線的自然交融的畫面氛圍,使人物成為風景畫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樹葉縫隙間滲漏的陽光及其明亮的反光在半明半暗的樹陰里投下光斑,交纏的光影為畫布染上了斑駁色調。艾彌爾·左拉在一篇畫評里提到了這一點:“陽光直射下來,照在晶瑩雪白的裙子上;樹木淡淡的陰影投射在小徑和披覆陽光的裙袍上,勾勒出一大片灰色。再沒有比這還奇特的效果了。只有特別喜歡這個時刻,他才敢于以如此巧妙的手法,描繪被陽光與陰影分割成兩半的衣裙。”確切地說,莫奈并不是在描繪人像,那些人物的面孔還是相當模糊的。不過我們還是可以認出畫家的女伴——金栗色頭發的卡米耶。左邊的三個人物也是她擺姿勢畫出來的。白色的寬大裙子畫得起伏有致,柔韌而靈動。在樹木
和道路占據主要位置的畫面上,莫奈大膽地把裙袍描繪在一片綠色和褐色的色調之上。
《花園里的女子》
約1866 年 布面油彩畫
高:255 厘米 寬:205 厘米
巴黎 奧賽博物館
——————————————————————————————————
風格與技巧
開創性的畫面
1874年4月15日,在納達爾出借的畫室舉辦的獨立派畫展,匯集了西斯萊1、德加、畢沙羅、塞尚與雷諾阿等人的作品。莫奈提出給自己送展的作品取名為《海景》(在勒阿弗爾畫的一幅畫,畫中是水霧蒙蒙中的太陽,一些聳立的桅桿……)。當主事者要求他取個“更有表現力”的名字的時候,莫奈脫口而出:“那就叫《日出·印象》
吧。”于是記者路易·勒盧阿創造了“印象派”一詞。在4月25日的《喧聲報》上,批評家諷刺道:“我也對自己說,既然給我留下了印象,那里面就應該有點印象吧。”獨立派畫展一直延續到1886年。在接下來的幾屆畫展上,莫奈與朋友采用了“印象
派”這個詞。不過1874年的畫展引發了議論。當時的觀眾看慣了“已完成的”、在畫面上看不到畫筆痕跡和不留神落下的顏料斑點的畫作,竟然不相信這是已完成的作品。“印象派”畫家通過描繪自己的感覺,而不是忠實地摹寫現實,放棄了學院派的繪畫方式。
《日出·印象》
1872 年 布面油彩畫
高:48 厘米 寬:63厘米
巴黎 馬蒙丹莫奈美術館
色調和諧的睡蓮
日本橋橫跨的池塘周圍,草木生長得非常繁茂,在1900年繪制的這個池塘版本上,莫奈突出了這個印象。近景里,幾叢黃菖蒲拖慢了縱覽全畫的目光,并協助抹去縱深。池塘周圍長著柳樹和引人注目的黃菖蒲花叢,仍然很好認出。植物在水面上映
出倒影,這些倒影又與睡蓮交雜在一起,而睡蓮花則點染上一塊塊粉紅的色斑。通過對比,它們營造出一種整體的和諧,在陽光的照耀下,綠色占據主導地位。因為光斑有助于統一一個自然與倒影交融的景觀。吉維尼的花園成了一個實驗場,風景在其中發生改變,顏色要得比形狀重要。莫奈甚至宣稱:“我終于到達與現實相聯
系的抽象與想象的峰。”他致力于在不同的光線下,如早晨或傍晚,陽光或陰影里,在或遠或近的距離描繪睡蓮(法語為nénuphars,但他更喜歡稱睡蓮為nymphéas,詞形與林泉仙女相近)。
在“睡蓮”系列中,他總共繪有250幅左右形狀各異(有方形的、圓形的、長方形的)、大小不等(的有護壁板那么大)的油畫。《睡蓮》這組作品構成一個的整體,一個貨真價實的“印象派的西斯廷”(安德烈·馬松,1952年),世上沒有與之等量齊觀的畫作。
《長著睡蓮的池塘,協調的粉紅色》
1900 年 布面油彩畫
高:90 厘米 寬:100.5 厘米
巴黎 奧賽博物館
1458284118

中國國家地理硬核出品,藝術普及系列“紙上美術館”,50冊完結紀念套裝,適合中國家庭的藝術入門讀物。把美術館搬回家,從文藝復興到抽象藝術,從達·芬奇到康定斯基,50位畫家,50本畫冊,盡覽世界名畫。翻開書本,如同走進“紙上美術館”;貼心的隨畫解讀,帶你一起感受藝術的溫度。
※虛擬展廳※
為每位畫家模擬一座專屬美術館,精心劃分各大主題展廳,近距離欣賞畫家代表作。
※高清細節※
歐洲知名媒體
GEO
藝術與《世界報》聯合出品,全球各大美術館供圖,逼近原作的細節呈現。
※隨畫解讀※
資深藝術學者撰寫畫作介紹,如同參觀美術館時的貼心講解。
※畫家年表※
隨書附帶畫家生平履歷,了解藝術大師創作歷程。
※收藏分布※
散落各地的原作分布詳表,指引你探尋真跡之路。
1458284118










1458284118

GEO
(德國國家地理)
1976年創刊于德國漢堡,是一本用最精美圖片探索未知、發現世界的高端人文地理雜志。GEO擁有強大的圖片庫資源,其中GEOART(GEO藝術)長期與歐美各大美術館合作,共同開發藝術衍生品和相關出版物。
《世界報》
創辦于1944年。是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也是法國在海外銷售量大的日報,在法語國家地區極具影響力,國際知名度頗高。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是中國國家地理圖書部,以地理、科普、攝影、文化、藝術為主要出版方向。
145828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