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出土簡牘與秦漢帝國

原價:¥87.04現價:¥87.04

......

基本信息

上編

“縣官”之由來與戰國秦漢時期的“天下”觀

一 關于“縣官”的學術史

二 秦始皇改“王室”“公室”為“縣官”

三 “縣官”一詞源于“四海九州縣內”的“天下”觀

四 駁“縣官”源于鄒衍“赤縣神州”說

五 結語

秦漢官僚體系中的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統及其意義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秦及西漢時期的大夫位及其特權

三 西漢公卿位的確立及其制度模型

四 結語

吳簡中的吏、吏民與漢魏時期官、吏的分野

一 學術史回顧

二 吳簡“吏民”籍爵為公乘的意義

三 吳簡中的“真吏”與“給吏”

四 漢魏時期官吏的分野

從新出簡牘看二十等爵制的起源、分層發展及其原理

一 關于官爵、民爵、吏爵等概念

二 秦漢時期官民爵分界線的變化

三 漢文帝對位秩爵體系的改革

四 二十等爵制的起源:以卿大夫爵位系統為標本

五 結語

秦漢時期的“尉”“尉律”與“置吏”“除吏”

一 “尉”“尉律”與“置吏”“除吏”

二 再論秦漢時期“吏”的屬性

下編

《二年律令》與秦漢“名田宅制”

一 《二年律令》所反映的名田宅制實態

二 戰國秦漢土地制度形態的反思與重構

三 結語

龍崗秦簡諸“田”“租”簡釋義補正

一 “行田”

二 “田實”

三 “田籍”

四 “程田”與“程”“程租”“租”及“匿田”

五 “盜田”

六 結語

秦漢時期的田租征收

一 學術史回顧及問題所在

二 出土秦漢簡牘所反映的程租制度

三 程租制與分品制:東西方差異與統一

秦漢時期的芻稿稅

一 基本史料與學術史

二 戶芻、田芻與戶賦

三 田芻稿稅的征收標準

四 余論

出土“算”“事”簡與兩漢三國吳的賦役結構——“算賦”非單一稅目

一 新出“算”“事”簡中“事”的含義

二 新出“算”“事”簡中“算”的含義

......

秦始皇統一中國,廢“王”稱“皇帝”,建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帝制國家,對此后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20世紀以來考古發現了大量戰國至三國時期簡牘。本書利用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里耶秦簡、岳麓秦簡、張家山漢簡、長沙走馬樓吳簡等新出簡牘,從政治、經濟兩方面對秦漢帝國的產生、特征、政治經濟體制等進行探討。內容涉及戰國秦人的天下觀對帝國建構的影響、官僚制的形成及演變、爵秩位體系與秦漢社會分層、土地賦稅與徭役制度等。

......

楊振紅,1963年生,女,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西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簡牘學研究》主編。專業中國古代史、簡帛學。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湖南師范大學“瀟湘學者”講座教授、青海師范大學“昆侖學者”特聘教授。出版《出土簡牘與秦漢社會》《出土簡牘與秦漢社會(續編)》等專著。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日]《東方學報》、[韓]《東洋史學研究》等雜志發表論文數十篇。論著曾獲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李學勤中國古史研究獎、天津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獎項。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