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中國傳統色(套裝2冊)
定價: 336.0
作者: 徐立京,徐冬冬,郭浩,李健明
ISBN: 9787521734140T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1.【探尋二十四節氣誕生的精神源頭,呈現七十二候的精妙體系】詳細介紹二十四節氣特別是七十二候的由來和含義,及其所反映的交疊更替、精微奇妙的氣候物候現象。從哲學層面闡釋了這一體系背后的天地之道和對萬物生命的熱愛,使讀者加深對中華傳統歷法的理解和認識。
2.【品味天地之大美,感悟四季與生命,在中國人獨有的詩意美學中進行一場內心的修行】品味節氣與物候的流轉更替,是為了感悟生命,感悟草木有情、萬物有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是中華歷法對四時變化的概括,也是一首簡明、純真、親切、充滿生活氣息的對于天地、對于神州、對于中華民族、對于先祖、對于中國人生命能量的頌歌、情歌。
3.【用中國抽象繪畫詮釋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創新展現中國文化】精選百余幅當代中國抽象繪畫家徐冬冬完整描繪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歷時八年創作的畫作。以宣紙、毛筆為載體,用抽象繪畫語言親近中國文化與中國智慧,使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老樹”發出了時代文化的“新枝”。精美裝幀,高品質印刷,在品味文字同時,擁有豐富新穎的視覺感受。
4.【特別收錄名家對談,多維度解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歷史和現實意義】特邀作家、學者王蒙,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丁一匯,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陳來,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從文學、科學、哲學等不同維度闡發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意義與影響。
《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不僅是一套關于時令、氣候、物候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更是屬于中國人的時間哲學,其中蘊含著古人挖掘其中飽含的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哲思與詩意,賦予其生命美學的新闡釋。書中精選百余幅當代中國抽象繪畫家徐冬冬歷時八年創作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系列組畫,并收錄與王蒙、丁一匯、陳來、薛其坤等名家的對談,從藝術、文學、哲學、科學等不同角度,展現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所代表的中國智慧對當代世界的普遍價值與意義。
四季的流轉,既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走進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便是在華美厚重的文化時空中進行一場內心的修行。對自然、天地、歲月、人生的思悟。
作者追尋著四季更迭的腳步,對每一個節氣和物候進行解讀,不僅從知識層面予以解釋,更結合自身的人生經歷與生命體驗
《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序 令人向往的天地境界/王蒙
自序 靈魂飛翔的姿態
春
立春初候 東風解凍 萬物含新意
立春二候 蟄蟲始振 得天地仁氣
立春三候 魚陟負冰 飛雪作花萬物春
雨水初候 獺祭魚 春風化雨蘊大愛
雨水二候 候雁北 雨的初度,激蕩天地
雨水三候 草木萌動 呵護那初生的嬌柔
驚蟄初候 桃始華 天地生明媚
驚蟄二候 倉庚鳴 動人心魄的春之彩
驚蟄三候 鷹化為鳩 善惡共生而擇之
春分初候 元鳥zhi 春之韻
春分二候 雷乃發聲 陽氣升騰有大美
春分三候 始電 花雨幽芳處甜蜜的春愁
清明初候 桐始華 天地澄澈心也澄澈
清明二候 田鼠化為鴽 生動傳神宇宙間
清明三候 虹始見 春雨生情花曼飛
谷雨初候 萍始生 感恩天地呵護
谷雨二候 鳴鳩拂其羽 且莫傷春去
谷雨三候 戴勝降于桑 以美的姿態作別春天
夏
立夏初候 螻蟈鳴 綠肥紅瘦萬物并秀
立夏二候 蚯蚓出 生如夏花絢爛
立夏三候 王瓜生 田園之樸孕博愛
小滿初候 苦菜秀 明了夏天的味道
小滿二候 靡草死 生中有死夏含秋
小滿三候 麥秋 天邊那幸福的麥田
芒種初候 螳螂生 菖蒲修剪莫蹉跎
芒種二候 鵙始鳴 夏天里一抹感傷
芒種三候 反舌無聲 夏木多好鳥
夏zhi初候 鹿角解 生命需要這樣的燃燒
夏zhi二候 蟬始鳴 荷影蟬聲
夏zhi三候 半夏生 美的星空
小暑初候 溫風zhi 密植心靈的綠蔭
小暑二候 蟋蟀居壁 晚霞滿天有閑雅
小暑三候 鷹始鷙 看生命蒸騰的狀態
大暑初候 腐草為螢 感受生命孕育之喜
大暑二候 土潤溽暑 土厚水深存恩澤
大暑三候 大雨時行 暑中含秋
秋
立秋初候 涼風zhi 一葉梧桐月明中
立秋二候 白露降 有一種愜意叫秋金之白
立秋三候 寒蟬鳴 顯從容
處暑初候 鷹乃祭鳥 秋色入心兩蒼茫
處暑二候 天地始肅 走進秋陰深處
處暑三候 禾乃登 秋情如歌知君意
白露初候 鴻雁來 仰望亙古秋空
白露二候 元鳥歸 很美很特別
白露三候 群鳥養羞 百果香,百鳥忙
秋分初候 雷始收聲 綺麗的秋,綺麗的心
秋分二候 蟄蟲坯戶 天涼好個秋
秋分三候 水始涸 秋色爭艷別有一番從容
寒露初候 鴻雁來賓 秋色斑斕總相宜
寒露二候 雀入大水為蛤 貴在一個“趣”字
寒露三候 菊有黃華 此花開盡更無花
霜降初候 豺乃祭獸 奇美,凄美,歸復本原
霜降二候 草木黃落 霜紅霜黃踏歌行
霜降三候 蟄蟲咸俯 秋天,隱沒在絢麗的色彩
冬
立冬初候 水始冰 滿空凝淡狂歌中
立冬二候 地始凍 觸摸大地的質感
立冬三候 雉入大水為蜃 冬日的浪漫
小雪初候 虹藏不見 開啟冬之美好
小雪二候 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靜寂的劇烈
小雪三候 閉塞而成冬 以飛翔的姿態凝固
大雪初候 鹖鴠不鳴 每一片雪意紛飛,是內心波瀾起伏
大雪二候 虎始交 激蕩的鼓點
大雪三候 荔挺出 生命的能量場里沒有弱者
冬zhi初候 蚯蚓結 遙望春天
冬zhi二候 麋角解 通達天地心
冬zhi三候 水泉動 靈動的溫熱心
小寒初候 雁北鄉 奇異的隆冬之美
小寒二候 鵲始巢 生命的依歸
小寒三候 雉始雊 像花兒一樣綻放
大寒初候 雞始乳 別有一番壯懷激烈
大寒二候 征鳥厲疾 望不透的蒼勁
大寒三候 水澤腹堅 以磅礴之力為四季落幕
對談1 大思維大科學/丁一匯
對談2 順應天地運行的節律/陳來
對談3 對中華民族智慧的考驗/薛其坤
創作談 靜心《四季》里,冥想天地間/徐冬冬
后記
《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徐立京: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2009年入選“文化名家”暨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3年入選新聞出版行業人才。榮獲“三八紅旗手”稱號。策劃、主筆的新聞作品《城市河流,讓我們重新認識你》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出版專著《天地有香》。
徐冬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等
高校客座教授。創建了獨具風度的中國抽象繪畫流派。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
家協會和聯合國均曾為其主辦個人作品展。出版有《徐冬冬詩畫集》《徐冬冬畫集》。創
作了旨在推動21世紀中國文化進入世界的行為藝術作品《陽光與和諧的夢想》(1997
年—2001年),亞洲、歐洲、美洲的上千家圖書館、博物館和美術館均參與其中。作品
被中國美術館、聯合國等機構收藏。
《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感謝這本書,它使我們突然重新發現了早已具有卻似乎沉睡良久、被遺忘被淡漠了上千年的精神珠璣,使它重新變得光芒四射,暖人心扉,生氣洋溢。中國夢打開了又一個文化的柴扉,正大步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的我們,連接上了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歷法文化。——王蒙(作家、學者)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實際上是一種大思維、大科學,別的國家還真沒有類似我們的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這樣的科學體系,沒有這么完整的經過3000多年一代一代積累的對平均氣候的觀察總結。這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丁一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正是天道的展開,也體現了它的規律。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說明天道的變化是有節次的,是周而復始的。人的生活便要依照、要適應整個宇宙之道所給予你的這種節次。——陳來(哲學家、哲學史家,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是我們祖先觀察氣候變化得出的規律,它在某種程度上是非常科學的。量子力學也是認識宇宙世界的一個體系,和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一樣,是對自然界在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上的認識。——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
立春三候 魚陟負冰
飛雪作花萬物春
奇幻、瑰麗的畫面,是靈魂對初春天地之氣的細致呼吸。春的初始,寫就的是冬去春來的天地文章。
春之聲開始鳴響天地。那一段令全世界為之陶醉的經典旋律《春之聲》,歌詞是這樣的:“小鳥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閃耀著光彩,谷音在回響。啊,春天穿著魅力的衣裳,同我們在一起,我們沐浴著明媚的陽光,忘掉了恐懼和悲傷。在這晴朗的日子里,我們奔跑,歡笑,游玩。”耐人尋味的是,這么美麗的歌詞沒有多少人會記得,也無須記得,只要旋律一響,每個人就立即落入春的氣息里,整個身心歡暢起來。
我覺得,《春之聲》之所以擁有傾倒眾生的永恒魅力,就在于它準確、優美、生動地奏響了“陽和啟蟄,品物皆春”的春之氣息。不需要任何歌詞描繪和文字解說,那旋律所表現出的明亮有力、和暖美好、歡樂激蕩,就無所不包地把充盈在天地間的春之氣息渲染開了。
春之氣息是高亢的,有化寒冷、破堅冰之威力,是謂“東風解凍”;春之氣息是和煦的,有溫暖大地、蘇醒百蟲之熱力,是謂“蟄蟲始振”;春之氣息是悅動的,有振奮天地、繁育萬物之活力,是謂“魚陟負冰”。
從“東風解凍”到“蟄蟲始振”,再到“魚陟負冰”,可以明顯看到,春天的陽和之氣在迅速地改變著宇宙天地。你看,才十來天時間,河里厚厚的冰層已經快要融化開了,深冬里迫于寒威而伏于水下的魚兒,正追隨著上升的陽氣往水面游去,那正在快速融解的碎冰浮在河面,如同被魚背負著一般。看著魚兒在水面頂著浮冰游來游去,好像聽到了殘冰急速消融破碎的聲音,聽到了水流奔放涌動的聲音,聽到了魚兒鼓著腮歡快呼吸的聲音。
這樣的初春破冰游魚圖,真是一幅天然的好畫!但要把這幅天然好畫畫得入木三分,卻不能只用眼、用手,還要用心、用靈魂。“魚陟負冰”,融盡陰寒而育萬物。初春之美,在于陽和之氣化澤萬物,萬物皆是春意!用一幅畫紙畫出萬物春意,這才是對立春的絕
妙抒發。徐冬冬畫的,正是心中所感春之天地氣息,而非眼中所見具體一事一物。
只有用心、用靈魂去體會初春的天地氣息,才能真正感悟到立春作為“春之建始”的內涵。立春,是春的來臨,卻并非立即就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此時的茫茫北國,還是雪在飛、草未青,即使南方已然春花爛漫,卻依舊在驟高驟低急劇變化的氣溫中承受著陰晴不定的煎熬。蘇醒的蟄蟲還在地下活動,逐陽的魚兒還在負冰而游,這時如果用眼睛去尋找春天,看到的是雪花飄、雨陣陣,是冰未消、山蒼蒼。在這依然被陰寒所包裹的表象之下,只有用心去尋找春天,才會感知到那雪里的春意,那雨里的和潤,那冰下的和暖,感悟到春之氣息已充滿天地,萬物已含春意!也才會明白為什么立春會是春之始,會是二十四節氣一個新的輪回的開始。
用心去感悟立春,不唯冰之狀,而有東風消融堅冰之震動;不見蟲之具,而有春陽蘇醒蟄蟲之萌動;不限魚之形,而有春意化解陰寒之靈動,正所謂不著萬物一形一色,而俱得萬物之春也。立春開啟新的春天之旅、四季之旅,靈魂的舞動也引領我們開啟新的生命之旅、問道之旅。
《中國傳統色:故宮里的色彩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