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點特別,覆蓋多種地球之美。
整套圖書精選七大洲約230個自然景觀點,涉及百余個國家。地貌類型多樣,地域特色較強,帶讀者多方位領略地球之美。
專業撰寫,自然地理知識豐富。
本書在當地生活多年的專業地理學者編撰而成,用“文字 圖片 地圖”的方式,直觀、通俗地闡釋復雜的地理現象,介紹當地的生態特點、歷史風俗、傳說趣聞,幫助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讀者拓寬視野,解讀疑惑,打開炫彩的世界之窗。
視覺享受,瑰麗景色躍然紙上
。整套共2000余張的高水準攝影作品,魅力七大洲宛在眼前,讓讀者足不出戶,就能神游于火山、沙漠、海島、冰川、峽谷、熱帶雨林等多種生態環境中,與可愛的大熊貓、長頸鹿、企鵝和袋鼠等生物共同嬉戲。
2121454059

基本信息
《美麗的地球:亞洲》
01卡帕多細亞
02亞拉臘山與凡湖
03西奈半島和內蓋夫沙漠
04死海
05魯姆河谷
06班德阿米爾湖群
07帕米爾高原
08天山山脈
09阿爾泰山脈
10貝加爾湖
11戈壁荒漠
12泰梅爾半島
13堪察加半島
14濱海邊疆區
15北海道島
16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
17上信越高原國家公園
18喀喇昆侖山脈
19青藏高原
20四川北部保護區
21武陵源
22北阿肯德邦山地
23安納布爾納山
24薩加瑪塔國家公園
25皇家奇特旺國家公園
26塔爾沙漠和吉爾森林國家公園
27蓋奧拉德奧國家公園
28中央邦國家公園
29加濟蘭加國家公園
30孫德爾本地區
31貝里亞爾國家公園
32亞勒國家公園
33馬爾代夫環礁
34艾山國家公園
35披披群島國家公園
36下龍灣
37呂宋島
38巴拉望島與埃爾尼多海洋保護區
39沙撈越的國家公園
40沙巴的國家公園
41詩巴丹島
42烏戎庫隆國家公園
43科莫多國家公園
44蘇拉威西島
《美麗的地球:歐洲》
01火山之島
02拉普蘭
03千湖之國
04歐蘭卡國家公園
05羅弗敦群島
06多夫勒山國家公園
07凱恩戈姆國家公園
08湖區國家公園
09阿倫群島
10瓦登群島
11巴伐利亞國家森林公園
12薩克森小瑞士國家公園
13亞斯蒙德半島國家公園
14比亞沃韋扎國家公園
15埃特勒塔懸崖
16孚日山脈
17卡馬格自然保護區
18藍色海岸的小海灣
19博尼法喬自然保護區
20蒙弗拉圭國家公園
21比利牛斯山
22阿爾加維
23少女峰
24勃朗峰
25大帕拉迪索山和瓦努瓦斯國家公園
26多洛米蒂山
27波河三角洲
28錫比利尼山國家公園
29馬達萊納群島國家公園
30利帕里群島
31埃特納山
32馬耳他群島
33普雷斯帕湖群國家公園
34伊奧尼亞群島
35克里特島
36新錫德爾湖
37特里格拉夫國家公園
38普利特維采湖群
39科爾納蒂群島
40霍爾托巴吉國家公園
41多瑙河三角洲
42高加索山脈
《美麗的地球:非洲》
01阿特拉斯山脈
02尼羅河流域
03紅海海岸
04撒哈拉沙漠
05薩赫勒地區和非洲中西部薩瓦納(熱帶稀樹草原)
06非洲之角和埃塞俄比亞高原
07東非大裂谷
08東非多草薩瓦納(東非大草原)
09月亮山和大湖
10非洲的熱帶雨林
11米翁博薩瓦納(林地大草原)和贊比西河
12奧卡萬戈河三角洲
13南部諸沙漠:卡拉哈里沙漠、納米布沙漠和卡魯沙漠
14南非的國家公園
15馬達加斯加島
16印度洋各群島
《美麗的地球:北美洲》
01北極國家野生生物保護區
02卡特邁國家公園及保護區
03迪納利國家公園及保護區
04蘭格爾-圣伊萊亞斯國家公園及保護區
05冰川灣國家公園
06瑟米利克國家公園
07羅布森山省立公園
08約霍國家公園
09冰川國家公園
10森林野牛國家公園
11班夫及賈斯珀國家公園
12奧林匹克國家公園
13落基山脈
14瓦普斯克國家公園
15尼亞加拉陡崖生物圈保護區
16格羅莫訥國家公園
17火山口湖國家公園
18黃石國家公園
19大蒂頓國家公園
20大盆地國家公園
21布賴斯峽谷國家公園
22天然拱門國家公園
23大沙丘國家公園
24死谷國家公園
25美洲杉和金斯峽谷國家公園
26大瑟爾地區州立公園
27約塞米蒂國家公園
28海峽群島國家公園
29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
30紀念碑谷
31大峽谷國家公園
32薩瓜羅仙人掌國家公園
33科德角國家海岸
34切薩皮克-俄亥俄運河國家歷史公園
35大霧山國家公園
36大沼澤國家公園
37上加利福尼亞灣和科羅拉多河三角洲生物圈保護區
38奧霍·德列夫雷湖生物圈保護區
39息安卡安生物保護區
40蘇米德羅峽谷
41阿瓜阿蘇爾瀑布保護區
42蒂卡爾國家公園
43科科島
《美麗的地球:南美洲》
01羅賴馬山
02安赫爾瀑布
03欽博拉索火山
04加拉帕戈斯群島
05馬查利亞國家公園
06馬努國家公園
07瓦拉斯
08馬丘比丘
09的的喀喀湖
10烏尤尼鹽沼
11凱厄圖爾瀑布
12蘇里南中部自然保護區
13帕伊內塔國家公園
14勞卡國家公園
15智利南方峽灣
16比亞里卡火山
17阿塔卡馬沙漠
18阿空加瓜山
19火地島
20巴里洛切
21莫雷諾冰川
22瓦爾德斯半島
23潘帕斯草原
24伊瓜蘇瀑布
25潘塔納爾濕地
26亞馬孫中心綜合保護區
27巴西大西洋島嶼
28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
29倫索伊斯國家公園
30馬爾維納斯群島
《美麗的地球:大洋洲》
01悉尼港
02藍山山脈
03杰諾倫洞穴
04芒戈國家公園
05懷特克利夫斯
06沃倫邦格爾嶺
07波蒂國家公園
08豪勛爵島
09烏盧魯-卡塔楚塔國家公園
10魔鬼大理石
11大堡礁
12昆士蘭熱帶雨林
13弗雷澤島
14澳大利亞山脈
15沃爾夫克里克隕石坑
16維多利亞大沙漠
17希利爾湖
18波浪巖
19沙克灣
20尖峰石陣
21普爾努盧盧國家公園
22克雷德爾山
23奧克蘭
24羅托魯阿
25懷托莫溶洞
26湯加里羅國家公園
27塔拉納基山
28旺阿努伊國家公園
29群島海灣
30卡胡朗伊國家公園
31納爾遜湖國家公園
32帕帕羅阿國家公園
33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
34奧拉基/庫克山國家公園
35西部泰普提尼國家公園
36阿斯派靈山國家公園
37峽灣地區國家公園
38斯圖爾特島
39新西蘭亞南極群島
40馬馬努薩群島
41伊蘇爾火山
42阿洛法加海水噴口
&
2121454059

《美麗的地球:亞洲》-
北海道島
北海道(Hokkaido)島,對于西方國家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地方。一些體育迷們也許還能回憶起1972年在日本的札幌(Sapporo)舉行的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但只有極少的人能夠說出關于這個日本最北部的島嶼上的一些其他的故事。
北海道島的面積大約是意大利西西里島的三倍多,人口約有600萬。這里是日本阿伊努(Ainu)族的家鄉。阿伊努族的語言、習俗以及文化與日本的大和民族差異甚遠,其族源還模糊不清。島上覆蓋著魚鱗云杉林,這種杉樹幾乎成了這座島的代言,是這座島的“島樹”。島上大約分布著40多座火山,其中至少有5座是活火山。冬天時,來自北冰洋的冰山漂浮在海島的周圍,此時的海面覆蓋著厚厚的冰層,不時地發出噼里啪啦的碎冰聲,整個島嶼被厚厚的大雪覆蓋著,構成一個童話般雪白的世界(這里每年都有冰雕節)。
北海道島對于大多數日本人來說,等于是他們的“荒涼的西部地區”(這里是對比美國當初開發西部而言——譯者注),整個島上的人口密度遠遠低于任何一個日本南部大城市的平均水平。在這里,遍布著沼澤、山脈、山谷、森林、湖泊,以及著名的溫泉;在這里,一共有6座國家公園。
利尻禮文佐更別國立公園(Ri s h i r i -R e b u n -Sarobetsu)因北美杜鵑、鳶尾花和百合花而著稱,每到春末時節,滿山遍野鮮花怒放;而阿寒國立公園(Akan)則是以著名的火山湖泊和硫黃噴氣孔而聞名;知床半島國立公園(Shiretoko,知床在阿伊努語中的意思是“世界的盡頭”)是日本最危險也是最偏僻的國家公園,位于北海道島的東北角上。
北海獅在這個被鄂霍次克海包圍的遙遠的半島上過著安詳而平靜的生活,同樣在這里安家的,還有10種不同種類的鮭魚、毛腿漁鸮以及好幾種鯨魚,它們都是最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動物。由于這里過于偏僻,使其成為日本棕熊的家,數量相當可觀。在這里,每15平方千米就有一只棕熊,盡管面積不大(與日本擁擠的內陸地區相比),卻能夠為動物們提供足夠的獵物以保證它們的健康生活。
北海道島對于自然學者來說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地方。當然,還有其他更多的原因,使北海道島如此獨特而美麗。在離釧路(Kushiro)市不遠的地方有幾個沼澤地,在冬天雖然被封凍住了,卻能看到漂亮的丹頂鶴上演難以描述的“求偶舞蹈”。雄性丹頂鶴不斷在雌鳥面前上上下下跳躍著,而雌鳥則是拍著翅膀繞圈兒,然后它們相互交換動作繼續舞蹈。緊接著,在一系列禮貌的鞠躬之后,它們會仰天長歌,用喇叭一般的獨特的高嗓門大叫著“咕—哩嗷”、“咕—哩嗷”、 “咕—哩嗷”,這叫聲在3000米以外的地方都能聽得到。丹頂鶴深受日本人民喜愛,被稱為“Tancho”,象征著幸福與長壽,常常出現在瓷器和鏡子上,或被刺繡在和服上,也是手工折紙上的基礎花紋。日本只有大約800只丹頂鶴(占世界上丹頂鶴的1/3,其他的丹頂鶴生活在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生活在北海道。不管怎樣,這個數量與20世紀30年代相比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當時這個島上的丹頂鶴數量真的是屈指可數,少得可憐。
《美麗的地球:南美洲》-
火地島
烏斯懷亞位于火地島的南部海岸,在這座小城的海邊最顯眼的位置寫著一行大字—“這里是世界的盡頭”。也許你會問,世界的盡頭不是南極嗎?怎么成了火地島?這其中的奧秘就在于,那個時候,人們還不知道南極的存在,而火地島卻恰好給了人們“世界盡頭”的感覺:從地理位置來說,烏斯懷亞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再往南,跨越德雷克海峽,便是南極洲的冰雪世界;從人們心理上的感覺來說,火地島在近代一直是阿根廷的重刑囚犯流放地,很多囚犯都在這里一直走到自己生命的盡頭。
火地島上氣候寒冷,不論是修建房屋還是燒火取暖,都少不了木材,于是囚犯們每天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伐木。烏斯懷亞是他們最早的定居地,其周邊的樹林都被砍光后,他們只能到更遙遠的山區去伐木。為了方便運輸,從烏斯懷亞修筑了一條窄軌鐵路,一直通到山區。如今,這條鐵路仍有一部分繼續運營,而這一部分,就在火地島國家公園里。
火地島東部屬阿根廷,西部屬智利。阿根廷于1960年在島上建立了國家公園。火地島國家公園是世界最南端的國家公園,這里面山臨海,森林茂盛,景色宜人。
火地島上山巒起伏,這里的山是安第斯山的余脈,公園里有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峰。因為這里是島嶼,所以山地的相對高差很大,站在海邊看,海拔1000多米的山都會顯得非常高。加上這里的雪線很低,即使在夏天,海拔超過800米甚至更低的地方也會有積雪。所以火地島的山峰,雖然絕對海拔不太高,但是給人的直觀感受卻非常雄偉。
火地島雖然氣候寒冷,但并非真正的苦寒之地。這里受南大洋盛行的西風影響,全年都比較濕潤,夏天不會太熱,冬天也不是很冷。每年的3—10月都是冬天,一般最冷在0℃上下;11月到次年2月為夏季,天氣比較暖和,而當地人通常稱之為旺季——旅游的旺季。
這種氣候條件很利于植物生長,國家公園里除了湖區和山峰,大部分地區都被綠色的森林或草地覆蓋。山上是蔥郁茂密的森林,山谷低洼處多有沼澤、湖泊。
阿根廷的火地島國家公園占地600多平方千米,面積廣大的公園里有著無數隱秘的美景。雖然一些景區可以開車到達,但是徒步穿越森林才是探索美景的最好途徑。
火地島有幽靜的溫帶原始森林,由于氣候濕潤,樹干上常常出現顏色鮮艷的真菌或寄生植物,這讓森林看起來更加豐富多彩。山谷中生長著大量的山毛櫸樹,樹干上經常附生著一些橙色的圓球真菌,這種色彩艷麗的菌類居然能吃,據說火地島的原住民經常采集它們作為非常重要的口糧。
有時在河邊能看到一大片倒伏的樹木,地上還撒滿了木屑。國家公園里早就禁止砍伐樹木了,那么破壞樹木的“兇手”是誰呢?原來不是人類,而是一種動物——加拿大河貍。
20世紀40年代,人們把50只河貍從加拿大引入火地島,想養殖它們獲取皮毛。河貍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很快適應了這個離家17 000千米之遙的新環境,現在數量已經達到25萬只。但是有趣的是,生活環境的改變卻并未使河貍改變原有的生活傳統。在河貍的老家加拿大,冬天河流會結冰,因為河貍巢的洞口在水中,如果太靠近水面,會被冰凍住。于是聰明的河貍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每到秋天,它們就會在洞口附近筑起一個高高的“水壩”,以儲存更多的水量,從而提高水位,這樣它們就可以高枕無憂地過冬而不必擔心洞口被凍住了。雖然火地島的冬季河水基本不結冰,但是河貍們依然保留著修筑大壩的本能。“固守傳統”的河貍們大肆啃樹建壩,對島上森林破壞嚴重。
沿著河走,不時就能看到樹枝堆成的四五米寬的“水壩”截住河水。河貍的體長最多不過1米,很難想象這么小的動物竟能建造出如此宏偉的工程。
在海邊開闊的草地上,最容易看到從遠方遷徙來的雁類。它們經常成雙結對或者帶著雛鳥,要么在草地上休憩,要么在海水、湖水中漫游,好不愜意。
11月初是阿根廷火地島國家公園最美的時節,這時候滿地都是花朵,特別是艷黃色的蒲公英,大片大片地鋪滿地面。而到了次年2月末,夏季與冬季的轉換期,有些樹木變換顏色,山林會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極具美感。
《美麗的地球:大洋洲》-
大堡礁
1770年,英國“奮進”號輪船在礁石和澳大利亞大陸之間擱淺,船體被撞了個大洞,船員只能滯留在當地。“奮進”號上的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走下船時,看到了從未見過的美麗景觀。他后來寫道:“我們經過的這片礁石在歐洲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是從未見過的,這是一堵珊瑚墻,就矗立在這深不可測的海洋里。”班克斯所看到的“珊瑚墻”,就是世界上令人矚目的生態系統之一—大堡礁。
大堡礁所擁有的特大珊瑚礁群長約2300千米,寬60~250千米,是從衛星影像中都可以看到的地球上的生物結構。1981年,大堡礁因其特殊的生態價值、科研價值、觀賞價值和標志性的國際地位而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當時負責評估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簡稱“IUCN”)在報告上這樣寫道:“很明顯,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個珊瑚礁遺址被選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那么大堡礁就是那個應該被選中的地點。”大堡礁區域內有約3000個獨立的珊瑚礁,共900多個島嶼。從淺海地區的海草、紅樹林、藻類及蘆葦群落,到離岸250千米的深海區域,皆有動植物生存,海洋
2121454059

“美麗的地球”系列是由中國國家地理科普團隊和意大利白星出版社共同打造,為學生、旅行者、攝影師等熱愛自然、對世界充滿好奇的讀者出版的一套圖書。本系列圖書精選出各大洲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觀,用具有沖擊力的攝影作品和準確的地圖,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讀,讓讀者足不出戶就能賞遍世界。目前本系列已涵蓋七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本系列圖書以世界各地特色鮮明、美麗的自然生態景觀為基點,精選了位于七大洲的230余個地點,涉及上百個國家,青藏高原、多瑙河三角洲、亞馬孫雨林、黃石國家公園、撒哈拉沙漠、大堡礁、南極高原………在地專業學者的詳細文字和美輪美奐的攝影作品,為每一位渴望打開世界之窗、親近自然的讀者展示七大洲的多樣地貌、神奇物種等生態特色。
《美麗的地球:亞洲》
“萬山之祖”帕米爾高原,是亞洲破碎的心臟“天然之海”貝加爾湖,是亞洲純凈的明眸“萌”煞世人的大熊貓,在川北竹林大快朵頤 其貌不揚的小丑魚,在馬爾代夫上演“海底總動員”,這里是亞洲。
《美麗的地球:歐洲》
從蒼茫靜默的阿爾卑斯雪山到蔥郁壯闊的北方泰加林,從藍白相間的地中海海岸到冰火交織的冰島荒原。一場橫跨歐洲大陸的神奇浪漫之旅,走近豐富多彩的自然生靈,欣賞變幻莫測的迷人景色,這里是歐洲。
《美麗的地球:非洲》
一場關于生命與野性的視覺盛宴。從地中海到好望角,從索馬里到撒哈拉,走進神秘的動植物世界,體驗高山、沙漠、熱帶草原和森林……這里是非洲。
《美麗的地球:北美洲》
哥倫布踏足的神秘土地,一片古老的自然天堂大西部的紅色羚羊谷上演著光影傳奇。野牛奔騰的大草原倚靠著落基山的皚皚雪峰。穿越廣袤無垠的北美大陸,領略壯美雄奇的自然風光,這里是北美洲。
《美麗的地球:南美洲》
狂野神秘的南美大陸,上演著無數的生命奇跡,野生羊駝守望安第斯山脈的荒涼與寂靜,金剛鸚鵡演繹亞馬孫雨林的熱情與活力。雖然遙遠,卻是可及的天堂,這里是南美洲。
《美麗的地球:大洋洲》
叢密林密布的偉岸高山到珊瑚覆蓋的夢幻海島,從熱情奔放的火山沙漠到冷峻壯美的雪峰冰川,海陸盛景在此交相輝映,古老生命在荒野里奏響樂章,這里是我們窺探遠古時代、尋找地質奧秘的寶藏之窗,這里是大洋洲。
《美麗的地球:南極洲》
廣袤而遙遠的南極大陸,地球上冰封雪藏的凈土,遍布奇幻瑰麗的自然景觀在巨大的冰體上,生命以絢爛多彩的姿態自由綻放冰川、火山、企鵝、海豹、虎鯨、信天翁……它們一起構成了純潔、美好、鮮活生動的南極,這里是南極洲。
2121454059

......
2121454059

斯特凡諾?布朗碧拉
記者、編輯。畢業于意大利帕維亞大學,專攻鳥類研究。他獲得科學傳播的碩士學位之后,曾在電臺、報紙等幾家媒體工作,后加盟意大利旅行俱樂部的官方月刊《Qui Touring》編輯部,主要負責的雜志欄目是科學與動物學。他非常關注物種問題與環境保護,也熱愛旅行,曾獨自環游世界
弗蘭科?安德昂
科學家、作家。他傾注自己的一切心血在環境多樣性的保護問題上,曾深入研究意大利和馬達加斯加島的生物多樣性、生物分類學以及環境保護,并發表百余篇文章。任職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國際兩棲類保護委員會。
喬凡尼·朱塞佩·貝拉尼
意大利地理學者,旅游媒體記者。多次赴非洲考察自然地理環境多年,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結合有獨到的看法,并擅于將兩者合理地融入自己的著作。
弗朗西斯科·
彼德蒂
生物學家,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科學顧問。曾主持過多項生物多樣性的研究項目,進行人類學、生物學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卡美日諾大學(University of Camerino)講授動物資源管理的課程。《綠洲》雜志的主編,撰寫過多本科普類圖書。
科林·曼蒂斯
畢業于地理專業,雜志自由撰稿人,世界自然基金會意大利分部雜志以及對外宣傳部門的內容經理。曾隨隊赴南極考察多次。
劉瑩
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系,現就職于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擔任《博物》雜志內容總監。熱愛旅行、喜愛野生動物,曾在南美游學1年余,期間游歷考察了巴西、智利、阿根廷、秘魯、厄瓜多爾等多個南美國家以及南極洲。曾作為科學家的助手,參與亞馬孫雨林科考工作。
田野
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系,曾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西班牙語記者、主播;主持中央電視臺與鳳凰衛視合拍的《兩極之旅》,幾乎跑遍所有西語國家,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習俗。
吳振揚
博士,澳大利亞地質學會地學旅游常務委員會及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委員會全國地學旅游戰略咨詢委員會成員。他曾推動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2021年獲中國香港特區政府頒受的榮譽勛章。曾出版作品《地學旅游字典》(英文版)。現居住于澳大利亞。
李曉池
博士,曾在湖北地質隊、中國地質大學、南非和香港特區政府長期從事基礎地質勘察、海洋地質、工程地質、地質數據庫建設及地質教學工作。曾參與湖北省神農架和黃岡大別山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工作,曾擔任湘西申報世界地質公園顧問。現居住于新西蘭。
212145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