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收納的是陳先生的“論戰”文章及隨筆雜談,這些文章從1980年始持續刊載在《建筑師》上,或論事友,或議舊事,或論建筑、城市規劃,或議文化變遷,刊登之時便受到建筑界及文化界讀書界讀者的喜愛,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影響中國建筑界思想和觀念為深刻和廣泛的文字之一。
這些文章是作者社會觀和學術觀的集中體現,反映了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深切關注,它們旗幟鮮明地提倡民主、科學、創新、人性化,抨擊建筑界的種種亂象,體現著中國文人“鐵肩擔道義”的精神。流暢詼諧的行文風格,讓人讀起來酣暢淋漓,大呼過癮,至今仍能帶來新鮮的啟發。

基本信息
《北窗雜記》自序
《北窗雜記二集》前言
篇目分類導覽
(一)——(一三一)
編后記

......

本書匯集了陳志華在《建筑師》上發表的“北窗雜記”系列文章,共131篇,雜記前后約三十年,覆蓋了改革開放后的頭三十年,多史論與時文,針對建筑界的情況和問題而寫。陳先生認為建筑是社會的編年史,它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情況和思想文化情況的反應十分敏感,在中國邁向現代化的征途中,建筑的現代化是陳先生始終關注的主題。陳先生討論的問題在21世紀的仍然有現實意義。







陳志華(1929— ),建筑學家、建筑教育家。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系,并留校任教。長期從事外國建筑史、園林史、建筑學理論、文物建筑保護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譯了多種重要的建筑史和建筑理論作品。1989年開始,帶領清華大學鄉土建筑研究組從事鄉土建筑研究,出版了大量有影響力的專著。持續撰寫建筑評論文章,堅守建筑發展的科學觀和民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