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內容完整系統,語言簡明扼要,章節邏輯清晰,圖例準確且極具美感。

基本信息
前言
/ 1
內容提要
/ 1
比例的探究
/ 1
如何確定比例
/ 1
典型比例系列
/ 1
使用的逐步確定比例的練習
/ 12
利用估算法確定比例
/ 20
用可動式比例印章印圖
/ 25
動物身體的構造
/ 27
身體構造的片段
/ 27
空間中的整體結構(圖
33
、圖
34
)
/ 34
運動點和轉動點的分布(圖
35
)
/ 37
自然習作中比例與結構的融合
/ 39
在自然習作中引入空間形體主題
/ 41
松弛靜態與運動靜態
/ 45
靜態形式的說明
/ 45
站立面積的變化規律
/ 47
靜態捕捉手段的多樣選擇
/ 54
規劃復雜靜態的步驟
/ 63
毛筆
“閃電習作”
/ 66
動態位移
/ 69
靜態轉入動態過程中的作用力
/ 69
交叉步行走類動物
(馬)慢走、疾走、疾馳、縱躍動作
相位圖
/ 72
捕捉動作的途徑
/ 75
后腿及足形
/ 80
植食動物和肉食動物的骨盆形狀
/ 80
有蹄類哺乳動物的后腿骨骼形狀及其對后腿的造型作用
/ 84
肌肉分布原理及腿部造型
/ 95
有蹄類哺乳動物后腿肌肉覆蓋情況的速寫習作及詳細加
工的寫實習作
/ 99
肉食動物(獅)的后腿骨骼及其在寫實習作中的造型
作用
/ 103
前腿及足形
/ 110
奇蹄目動物
(馬)的肩部及其對前腿的造型作用
/ 110
肌肉分布原理
/ 113
善奔跑型動物的腿部肌肉造型
/ 116
奇蹄目動物前
(馬)腿肌肉覆蓋情況的速寫習作
/ 118
偶蹄目動物
(牛)的肩部骨骼及其在寫實習作中的造型
作用
/ 122
犬和獅的肩部及前肢骨骼
/ 133
犬與獅的腿部肌肉群造型
/ 138
犬科動物與貓科動物前腿習作
/ 140
類人猿靈活的手臂及寫實習作
/ 145
軀干形狀
/ 149
骨架結構及附屬肌肉
/ 149
明確主次形狀及進行軀干習作的建議
/ 153
速寫與構圖
/ 156
顱骨與頭部
/ 163
顱骨的構成片段
/ 163
植食動物的顱骨
/ 165
動物的繪畫
顱骨習作
/ 172
植食動物頭部的局部形狀
/ 173
肉食動物的顱骨
/ 176
肉食動物頭部的局部形狀
/ 181
靈長目動物頭部的特殊形狀
/ 184
動物的整體形態及其皮膚結構
/ 187
形體的元素化及其空間表現優勢
/ 187
對體積和空間輪廓的表現
/ 190
建筑構造式繪畫
/ 192
由毛筆習作到色彩展示
/ 193
皮毛的結構與斑紋
/ 197
皮膚結構
/ 212
斑點與條紋的規律
/ 216
索引
/ 222

......

本書著重介紹的基礎知識在結構上是圍繞繪畫中獨特的高難度的重點知識而展開的。因而例如“比例 的探究”與“動物身體的構造”等單元在方法上必然有所區別。這種單元劃分方式能讓學習者不被大量的動物繪畫問題所困,還簡化了汲取加工知識的過程, 明確了技能習得的目標;并給予教學者以停頓和深入 思考的空間,去關注書中統一的各單元內容。


















戈特弗里德·巴梅斯博士(1920-04-26—2007-05-14),曾任德累斯頓藝術學院藝術解剖系教授,是動物及人體結構藝術領域的*大師。他的作品全部秉承他所提倡的理論并受到擁護者的高度推崇。
1964年巴梅斯憑借他的著作《人物形體——藝術解剖學教學手冊》蜚聲國際,該書也在當時獲得了民主德國年度“美麗的書”大獎。巴梅斯的這部著作被奉為該領域的《》,并被譯成多種語言。
這套譯叢是巴梅斯對其一生繪畫藝術實踐的寶貴經驗的總結,是繪畫愛好者、研究者不可缺少的教材。這套譯叢是巴梅斯對其一生繪畫藝術實踐的寶貴經驗的總結,是繪畫愛好者、研究者不可缺少的教材。他的主要作品還有《風景畫》《動物的繪畫》《素描人體》《藝用解剖:人體解剖與繪畫表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