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0266005

編輯
1.這個作者了不起!
齊吉祥先生,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培養*代博物館講解員中的一員,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為數以萬計的中小學生進行過講解,也接待過許多國家的重要領導人。首創博物館“因人施講”,根據聽眾對象的不同而靈活變通講解內容和講解風格。
2.齊爺爺講的歷史真好懂!
從兒童認知世界的規律出發,搭建歷史知識的手腳架。齊爺爺通過從中國歷史各個時期精選的、具有代表性的120件國寶文物,將千年之外的古人,與的孩子建立起連接,專注小朋友感興趣的事,幫孩子找到走進歷史的入口。用生動的故事,幫助孩子加深理解,同時提供記憶抓手。
3.知識關聯歷史課本,所學即所考!
全套書共8冊,貫通成一條完整的朝代線。用各歷史時期代表性文物,串起中國歷史朝代,幫助孩子掌握中國歷史進程。書中所涉及到的歷史知識,許多都是現行中學歷史課本中的知識點,幫助孩子循序漸進打好歷史學科基礎。
4.學歷史,也是鞏固大語文!
在書中,以歷史和國寶文物為線索,串起了文化、藝術、詩詞、成語、典故、國學、科技、軍事、工藝、地理、自然、天文、古代政治、社會生活、風土民俗等,豐富的百科知識一網打盡。
5.“畫”出來的歷史,讓孩子身臨其境沉浸式學習
大場景,帶你穿越回到歷史的現場。小細節,趣味滿滿,透著孩童的幽默。詳細步驟圖,揭示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和非凡智慧,幫助孩子拓展相關知識。高清文物圖、古建結構圖、文物細節圖和工作原理圖,展現在博物館里看不到的角度。
6.專家嚴格審讀,文字、圖片,每一處都有據可查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領銜并,匯聚中國文博領域專家的專家委員會,對書稿和繪圖,進行嚴格審讀。
7.平均閱讀、理解一篇故事,孩子只需5分鐘,文博專家和名校校長交口稱贊
這套書得到了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馬自樹和北京名校史家教育集團總校長王歡的交口稱贊和。
8.書中附贈超有趣小程序!360°高清賞文物,聽齊爺爺講國寶,把博物館搬回家
小程序由《如果國寶會說話》技術支持團隊,新維暢想數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打造,采用了高精三維數字掃描、高清平面信息采集等多種技術,做到多方位查看文物細節,打造無邊界博物館體驗。點擊頁面小喇叭,還能聽到齊爺爺為你講國寶喲。
內容簡介
《這個歷史太有趣》是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代講解員齊吉祥,專為孩子而寫的一套中國歷史書。作為中國*批博物館講解員,齊爺爺在長達40 年的講解生涯中,不僅接待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內的許多,還首創博物館“因人施講”的講解方法。
在齊爺爺筆下,呈現給孩子們的是妙趣橫生的故事和身臨其境的畫面。全書共8冊,以珍貴的歷史文物為線索,系統而詳實地介紹了從遠古到清代,代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發展的120件重要文物。跟隨齊爺爺,帶你穿越五千年中華文明,讓深奧的歷史變得好懂好記,從小培養廣博的知識,寬闊的視野。
全書配以精美手繪插畫,經過嚴謹考據,讓孩子閱讀的同時,身臨其境,加深理解,在傳達正確的歷史知識同時,豐富孩子的視覺美感體驗。
作者簡介
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后來合并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群工部主任、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委員會主任、北京博物館學會社會教育委員會主任。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培養的代博物館講解員,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擔任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人民教育出版社)學科編委會成員、主編。在長達40 年的講解生涯中,為數以萬計的中小學生進行過講解,還接待過多位,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齊吉祥會根據聽眾對象的不同而靈活變通講解內容和講解風格,首創博物館“因人施講”。面向孩子們,他不僅講解知識,還會把祖先的聰明智慧、優良品德,以及民族自豪感,融入在引人入勝的講解中。他是孩子們的良師益友,他讓歷史成為孩子們喜歡的一門學科,幫助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開闊視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目 錄
冊 這個歷史太有趣:從遠古到西周
第2冊 這個歷史太有趣:春秋戰國和秦
第3冊 這個歷史太有趣:西漢
第4冊 這個歷史太有趣: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
第5冊 這個歷史太有趣:隋唐五代十國
第6冊 這個歷史太有趣:遼宋夏金元
第7冊 這個歷史太有趣:明朝
第8冊 這個歷史太有趣:清朝
在線試讀
它寄托著美好愿景
如果讓你在禽類中,選一種你喜歡的動物,你會選什么,會是雞嗎?我在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就在家里養過雞。小雞毛茸茸的,萌得很,我總想把它放在手心里讓它吃小米;母雞下了蛋,會發出咯咯嗒的叫聲,從雞窩里取出還有一些溫度的雞蛋時,我心里總是美滋滋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體驗呀?
在人的生活中,雞堪稱禽類中立下功勞的。咱們就從賞析這件隋朝的白瓷龍柄雞首壺開始,好好說說雞的影響力。
這壺壺體修長,從上到下可分為口、頸、肩、腹、底五部分。上端的口比較大,而且口沿外撇,這除了便于向壺里注水,還在視覺上與底部上下呼應,有一種對稱美。頸部有兩道弦紋,這看似簡單的小紋飾,克服了口沿向下過渡的單調性和生硬感。
引人注目的是肩部,它的一側安置了雞首形流(也就是壺嘴),細看,那是一只雄雞,它正昂著頭高聲啼叫,兩眼睜得圓圓的,被塑造得活靈活現。與之對稱的另一側是龍形壺柄,龍身為直體,龍口銜著壺的口沿,它要飲壺中的水,還是向壺中吐水?你可以盡情猜想。雞首和龍柄之間是環式雙耳,肩、腹部有一道道裝飾弦紋。這樣一只裝飾動物形象的瓷壺,既是實用器,又是藝術品,讓人賞心悅目。如果我用秀麗、生動來形容它,你同意嗎?
當時,凡是在肩部設置有雞首的壺,就稱為“雞首壺”,這種壺形創燒于三國晚期,很快盛行一時,隋以后逐漸消失。早的雞首壺壺身比較短、胖,肩部一側是雞首,一側是雞尾,整體很像一只肥碩的母雞趴在窩里孵化小雞,非常有情趣。從東晉開始,雞首壺的壺身逐漸變高,雞尾變成了彎曲的圓弧形長柄,以便于人們手執倒水,同時也出現了新穎別致的龍首柄。
209026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