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
適合5以上孩子閱讀的中國歷史百科繪本。
知識有據可信,權威性強。
文字內容基于館內研究資料與考古實際發現,真實可靠。插畫師嚴格參考文物史料,描繪歷史人物服飾、家居、城市街道等等考古實證的細節。
內容全面、系統性強。
本套圖書倡導通識教育理念,促使小讀者觸類旁通地了解古代中國的方方面面——農耕文明起源、商貿、交通、家族、飲食等宏大主題,安排得當,處處關聯,不同冊之間可互相參照,別有一番探究的樂趣。簡單故事,體驗英語閱讀樂趣
傳遞正確價值觀。
本套圖書在考古證據的支持下,力求公允評述歷史狀況,向廣大少年兒童傳遞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避免了作者個人因其生活經歷形成的情感偏好、自我人生觀,而對歷史產生較多的個人評議。
可讀、可玩,互動性強。
本套圖書在內容進行過程中,巧妙地添加了互動小游戲和小實驗,讓孩子親自驗證古人的方法和智慧,增加趣味性。
《天工開物 給孩子的中國古代科技百科全書》
適讀年齡:3歲以上
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創作出版資金資助項目。
經典重塑,再現先民的古法風采,傳承中國文化和科技。抓住技術核心,細致描摹刻畫,以求重現當時場景。
國際大獎畫手獻作,歷時三年精心打磨,讓工藝步驟圖像化。頭小、身大的人物形象,彰顯新穎獨特的繪畫風格。以分鏡形式細膩“追蹤”每一步驟,真正探究科技原理與細節。
多領域專家全程參與策劃與審校,確保向孩子們傳遞準確的科技知識。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鄭永春,更是為此書傾情作序。
涵蓋面之廣,內容之詳盡,全面梳理古代科技體系。18個技術方向、100多張手繪畫稿、150多個情景展示、200多種制作工具、300多個步驟分解,凝結了中華民族千年的智慧。
閱古識今,開拓思維,親歷科技改變生活。古今工藝對比、知識拓展延伸……
科技進步一目了然,不斷拓展思維深度。
跟隨古人腳步,探索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科學。從生活入手,全面了解“衣、食、住、行 ”的廣博知識,并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生發出更多的智慧。
內容簡介
《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
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文化復興的風氣已然興盛,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為孩子講述中國人自己的歷史文化。為打造一套代表中國精神的中國歷史繪本,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合作,歷時三年,出版了《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系列圖書,涉及商業貿易、大河文明、交通發展、家族家庭、飲食文化5大主題。該書依托國家博物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專業的師資力量,以大量詳實的文物和考古資料為創作依據,以繪本的形式重現歷史生活風貌,向廣大少年兒童傳遞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從家庭做起。這套書從孩子需求出發,傳播中國聲音,弘揚民族自信,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天工開物 給孩子的中國古代科技百科全書》
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因為有了那些巧奪天工的工匠,那些在我們看來遍布大江南北的紙張、絲綢、陶瓷等,卻是世界各地競相追捧的精美物品。我們的祖先,是如何造就了這一幕幕神奇呢?
從紙墨書香到蠶桑酒曲,從原料配制到燒制瓷器,從車船建造到兵器制作,古代工匠將“形”與“意”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全新的角度追本溯源,了解中國傳統技藝的博大精深。
全書按照原著《天工開物》分為18章,用富有中國風的手繪水彩插畫,表現了古代工藝、現代工藝或知識延伸。忠實原著卻通俗、有趣的語言,還原了400年前中國人的生活點滴,讓孩子既能洞穿歷史又能腳踏現實,在對比中認識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感受到古代中國的燦爛文化和現代科技的偉大。
作者簡介
《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是集中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其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至今已走過一百多年的光輝歷程,積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文物收藏保護、陳列展覽、社會教育、科學研究、對外歷史文化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平臺作用。
《天工開物 給孩子的中國古代科技百科全書》
傅舫,著名插畫師。出版繪本《節日里的中國-新年》《祭灶》(插圖作者)。獲選2018年全國十佳繪本, 第三十七屆American Illustration (美國最大的插畫攝影比賽之一)入圍獎,第五屆Hiii Illustration國際插畫大賽商業組最佳作品獎等。
龍逸,兒童文學作家、動畫編劇、國學老師。國內諸多國學文化類雜志專欄作家,賽爾號游戲題官方小說簽約作者,孔子學院特聘講師。
媒體評論
《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
國博的編寫隊伍對歷史文化和展覽都有很好的理解,他們長年接待兒童觀眾、具有豐富的博物館授課經驗,基于多年的課程實踐和大量文獻資料,終于形成了這套文稿。這是國家博物館為祖國少年兒童獻上的一份厚禮。
——陳成軍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在今天這樣一個門戶大開、東西文化八面來風的時代,我們實在太需要將我們民族自己的故事,用孩子們喜歡接受的圖畫書形式開發出來,用現代理念和優美的藝術表達智慧地轉化為廣大少年兒童愛讀愛看愛接受的讀本,這實在是中國孩子看得見的文化之根。
——王泉根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天工開物 給孩子的中國古代科技百科全書》
鄭永春,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2016年卡爾薩根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全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香江學者計劃首批入選者、小學《科學》教材編寫組成員,特為本書親情作序推薦。
史曉雷,資深科技史專家、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科學傳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技術史。為本書進行知識把關,確保向孩子們傳遞*精確的科技知識,并且親筆作序,傾情推薦。
陳芳烈,中國科普作協前副理事長、人民郵電出版社前總編輯,為本書從少兒科普和編輯角度進行把關,讓孩子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語言中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