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當當網】宿白集:宿白講稿 上冊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正版書籍

原價:¥100.64優惠券:¥12券后價:¥88.64

宿白先生授業逾七十載。講稿六種,為后人確立了課堂講授的典范。

講稿六種整理自20世紀80年代及21世紀初期,宿白先生在北京大學考古系開設歷史時期考古課程的自編講義。內容系統專精,深入淺出,配以自繪線圖和實物圖片,不僅對考古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大有助益,也為普通讀者了解考古學的整體面貌和若干細分領域起到引領入門的作用。

基本信息

漢文佛籍目錄

前言

一 漢文佛籍的版本問題

二 漢文佛籍目錄(上)

三 漢文佛籍目錄(下)

四 漢文佛籍目錄以外的工具書

考古發現與中西文化交流

前言

一 商周時期(前16—前5 世紀)

二 戰國時期(前5—前3 世紀,前475—前221 年)

三 西漢(前3—1 世紀中期,前201—25年)

四 東漢魏晉(3 世紀中期—4 世紀初,252—316 年)

五 東晉南北朝時期(4 世紀初—6 世紀)

六 隋唐五代時期(7—10世紀)

七 宋元時期(10—14世紀)

附錄  有關中西文化交流的漢文古文獻(漢—唐)

中國佛教石窟寺遺跡

  3 — 8 世紀中國佛教考古學

前言

一 中國佛教石窟寺遺跡研究簡史和參考書簡介

二 早期佛教遺跡與石窟寺遺跡的分布

三 云岡石窟的分期

四 云岡、河西地區以外的早期石窟寺

五 敦煌莫高窟現存早期洞窟的年代問題

六 新疆克孜爾石窟的初步探索

中國佛教石窟寺圖版

......

本書收講稿三種,均為80年代前期為北大考古系本科、研究生開課授業編撰的講稿,晚年整理成書刊行。

三部講稿凝聚了他在佛教考古、佛教文獻以及考古發現所見中外文化交流領域中的豐贍成果,內容龐博精深,圖文結合,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豐富、詳實的歷史考古知識。

《漢文佛籍目錄》,漢文佛籍量大類多,講稿用高度精練的文字介紹歷史上重要的漢文佛籍目錄、編排方式和發展脈絡。不啻為打開佛學寶庫的一把鑰匙,指導漢文佛籍學習與應用的一冊指南。

中外文化交流,時空跨度大,學科領域眾多,研究資料分散,《考古發現與中西文化交流》對不同歷史時期中外交流的特點和參與交流的主要人群都有高度的概括。并以淵博的學識和宏闊的視野,深入探討了中外文明的交互影響。

《中國佛教石窟寺遺跡:3—8世紀中國佛教考古學》,宿白是這一領域公認的開創者和權威學者。數十年間,其足跡踏遍大江南北,通過勘查測繪,建立起中國佛教石窟寺的時空框架。講稿與他的名著《中國石窟寺研究》皆為此領域的經典之作。講稿以研究簡史、遺跡分布以及云岡、敦煌、克孜爾等重點石窟為題,扼要介紹了中古時期中國佛教考古學的系統知識。

......

宿白(1922—2018),中國歷史時期考古學的開創者、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不僅在石窟寺、佛教建筑、版本目錄等方面專有所長,而且自北大歷史系考古專業成立(1952)之初便開始執教并掌管系內工作,桃李天下,奠定了后段考古的整體格局和方法,在專業領域內享有泰斗聲望;2016年曾榮獲中國考古學會終身成就獎。他的代表作如《白沙宋墓》《中國石窟寺研究》《藏傳佛教寺院考古》等所達到的學術高度和創立的學術范式,至今難以超越,是相關專業學者和學生的經典。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