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部中國雕塑史論的學術專著
本書行文簡練、內容豐富、圖文并茂,978張圖片串聯中國雕塑藝術發展脈絡
作者大村西崖是日本雕塑專業學者,一生致力于雕塑學術研究,本書為其研究集大成之作
大村西崖的《中國雕塑史》與西仁龍的《5
至14
世紀中國雕塑史》、梁思成所著《中國雕塑史》有何不同之處?
三套書的區別,首先是
時間前后有別
。大村西崖所著的《中國雕塑史》(原名為《中國美術史——雕塑篇》)為三部著作中成書*早的,初版時間為1915年。西仁龍所著的《5至14世紀中國雕塑史》次之,初版于1925年。梁思成版的《中國雕塑史》初版則為1998年,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
其次是
創作過程各不相同
。大村西崖為家,雕刻科*屆畢業。在日本講授東洋美術史、東洋繪畫史、東洋雕刻史等課程,他還是“雕刻”一詞的發明人。大村氏采用文獻采錄的方式撰寫《中國雕塑史》,在動筆之前,便已搜集文獻十余年,“悅肆輯壞,漁獵群籍,查閱石墨,搜集資料,從不懈怠”。*終,傾注兩年的時間撰寫而成,在他自序中他寫道“兩年多時間,予之功力全部傾注于此書,妻子不能為兒女添買新衣,屋漏席壞,環堵蕭條”。撰寫此書時,大村氏尚未有來華經歷,書中所收圖片,大部分為作者從其他學者處所搜集。然而,這套書對后續學者研究中國古代雕塑的意義極大,這其中就包括西仁龍和梁思成,西仁龍在《5至14世紀中國雕塑史》的前言中寫道,“感謝韋利先生,他在閱讀大村西崖有關中國雕塑的著作時做了大量筆記,并將它提供給了我。還有葉利舍耶夫教授,他不單對大村西崖的書做了一些補充,還對本書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梁思成在其所著的《中國雕塑史》的開篇便寫道:“此*古而*重要之藝術,向為國人所忽略。考之古籍,鮮有提及;畫譜畫錄中偶或述其事而未得其詳。欲周游國內,遍訪名跡,則兵匪滿地,行路艱難。故在欲從事于中國古雕塑之研究,實匪淺易。幸而 —— 抑不幸 —— 外國各大美術館,對于我國雕塑多搜羅完備,按時分類,條理井然,便于研究。學者,如日本之大村西崖、常盤大定、關野貞,法國之伯希和、沙畹,瑞典之喜龍仁等,俱有著述,供我南車。而國人之著述反無一足道者,能無有愧?”
西仁龍的《5至14世紀中國雕塑史》是其來華進行一系列的考察之后撰寫而成,其圖片內容有部分為作者本人拍攝,也有一些來自于其他漢學家的收藏。梁思成所著《中國雕塑史》是根據梁思成一九二九——一九三0年在東北大學時,講授“中國雕塑史”的講課提綱,配以圖片(原稿設有圖片)編輯而成,后由其遺孀林殊女士出版。
*后,三套著作的
內容也不相同
。大村西崖的《中國雕塑史》的編排是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上啟上古,下至五代。全書按條目編排,共記事1200余項,金石銘文2600余種,圖片978幅。內容均為各文獻所摘錄并夾敘夾議而成,因此具有極高的文獻參考價值和史學價值。
西仁龍所著《5-14世紀中國雕塑史》按雕塑風格劃分,自中國南北朝時期至元明時期。自魏晉以來,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多次民族融合的時期,雖然政局不穩,但是對宗教和藝術而言卻是蓬勃發展的時期,因此遺留的文物眾多。西仁龍在著書過程中,是以文物為基礎,采用西方美學體系進行分析,又結合中國歷史解讀中國古代雕塑各個時期的風格演變。全書收圖共623張。
梁思成所著《中國雕塑史》上啟太古,下至明清。由于該書脫胎于講義,所以體量較弱。但是內容高度凝練。梁思成在教授此課的時候,“中國的很多重要歷史遺址還未發掘,他也尚未到過云崗、龍門、天龍山、南北響堂山、敦煌、大足等地進行過實地考察”,但是梁先生在美國學習和赴歐洲旅游時,在歐美各處的博物館中見到了帝國主義列強從中國大陸掠奪的大量雕塑珍品,與此同時,此時的梁先生也熟讀了歐洲以及日本學者的關于雕塑的大量著述,這份講稿就是在此基礎上完成的。這份文稿中所舉的實例多引自國外人的書籍或者國外博物館的藏品。《中國雕塑史》這本書的*終完成則是在編者林洙女士煞費苦心收集了梁先生所用的圖片,并增補了有關云崗、龍門等石窟的精美圖片,*終使此書成為一本圖文并茂的完整的中國雕塑史著作。
此次大村西崖的《中國雕塑史》,與原書相比做了哪些修正么?
為便于讀者查閱,此書進行了圖文混排,所述文字與圖片一一對應。此外,由于該書影響力巨大,本書保留了原書的圖片編號。

基本信息
目錄
太古
唐虞
夏后
殷商
姬周
玉工
金工
木雕
雜雕塑
陵墓之儀飾
廟祠之像設
嬴秦
宮苑之裝飾及厭勝像
陵墓之儀飾
玉工
兩漢
廟墓之像飾及碑闕
宮苑之裝飾及厭勝像
木土雕塑
玉工
金工
佛教像
三國
宮苑廟墓及厭勝之像飾
雜雕塑
佛教像
兩晉
佛教像
廟墓及厭勝之像飾
宮苑之像飾
雜雕刻
金玉工
劉宋
佛教像
道教像
廟祠之像設
雜雕塑
蕭齊
佛教像
道教像
雜雕塑
蕭梁
佛教像
道教像
廟墓之像飾及雜雕塑
陳
佛教像
道教像及雜雕塑
元魏
佛教像
道教像
宮苑裝飾及山川鎮像
廟墓的儀飾、碑碣及木雕
高齊
佛教像
道教像
道佛以外之雕刻
宇文周
佛教像
道教像
佛教以外之雕刻
楊隋
佛教像
道教像
道佛以外之雕刻
李唐
佛教像
道教像
祠廟之像設
陵墓之儀飾及碑碣
宮苑之裝飾及厭勝像
木雕
玉石工
金工
五代
佛教像
佛教以外之雕像
附錄 1
附錄 2
跋
譯后記

......

《中國雕塑史》(原書名為《中國美術史——雕塑篇》)首版于1915年出版,是大村西崖關于中國美術研究方面*代表性的著述。作者大村西崖為編著本書,可謂以非凡之熱誠、驚人之毅力,搜集中國雕塑史料巨細無遺,并條分縷析,分類排列,又加以犀利之論評。該書以時間為經,作品為緯度,上啟于太古本,止筆于五代,至成書時書錄記事凡一千二百余項,金石碑銘凡兩千六百余種,附錄珍貴圖片978 幅,縱橫交織,圖文并茂,使得中國幾千年雕塑歷史的發展軌跡有案可稽,歷歷在目。中國學者羅振玉、日本作家森鷗外、建筑史學家伊東忠太、關野貞等也都親自為此書做了序。
《中國雕塑史》對當時及其后的學界影響甚大。梁思成于1929至1930年在東北大學講授中國雕塑史時,就曾參考過此書。
中國學界至今仍將大村西崖的《中國雕塑史》和常盤大定、關野貞合著的《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名勝古跡圖集》(原書名《中國文化史記》),以及沙畹的《華北考古記》、喜龍仁的《五至十四世紀的中國雕塑》看作中國古代雕塑美術的“四大名著”,其中又以《中國雕塑史》為*早的一部中國雕塑通史。

......

大村西崖(1868-1967),原名鹽澤峰吉,雅號無記庵,是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曾任母校東京美術學校教授,講授美術、雕刻、美學、考古學、東洋史、東洋美術史等課程。后任帝室博物館雕刻科主任。1906年參與審美書院的設立,1923年與王一亭、吳昌碩等于杭州創設有美書畫社(中日美術俱樂部),并編寫出版《禹域今畫錄》,將四十余位中國近代畫家及其創作介紹給日本讀者。其主要著作除《中國雕塑美術史》外,還有《中國繪畫小史》、《密教發達志》(五卷)等,后者曾獲帝國學士院獎。
譯者簡介
范建明 1956年生,江蘇無錫人。1982年蘇州大學中文系畢業。1988年東渡日本,先后在東京學藝大學和日本大學獲碩士(教育學)、博士(文學)學位。現為電氣通信大學教授。主要譯著有《江戶時代的詩風詩論—兼論明清三大詩論及其影響》、《中唐文人之文藝及其世界》、《中華名物考》、《北中國紀行?清國漫游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