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現貨 敦煌藝術三部曲全套3冊 敦煌壁畫復原圖+再現敦煌+莫高窟史話 敦煌壁畫藝術臨摹集歷史雕塑地理考古經典鑒賞繪畫冊書鳳凰美術

原價:¥105優惠券:¥3券后價:¥102

《再現敦煌 壁畫藝術臨摹集》

佛像篇

榆林窟·干手觀音·西夏

榆林窟·普賢經變·西夏

榆林窟·文殊菩薩經變·西夏

東千佛洞·水月觀音·西夏

榆林窟第25窟·舞樂圖·唐

榆林窟·水月觀音與龍女·西夏

奠高窟第3窟·千手觀音·元

榆林窟·水月觀音與三藏·西夏

東千佛洞·綠度母觀音·西夏

都督夫人禮佛圖·唐

莫高窟第305窟·說法圖·隋

莫高窟第428窟·雙身菩薩·北魏

莫高窟第405窟·供養菩薩彩塑·唐

莫高窟第57窟·美人觀音·初唐

西方三圣圖·組合·唐

莫高窟第199窟·持花瓶觀音·唐

莫高窟第320窟·大唐四飛天·盛唐

西方三圣·晚唐

東千佛洞·菩薩頭像·西夏

莫高窟第305窟·雙飛天·隋

莫高窟第3窟·施財觀音·元

莫高窟第3窟·白衣觀音·元

莫高窟第405窟·持柳觀音·唐

莫高窟第57窟·持花供養菩薩·初唐

莫高窟第321窟·樹前飛天·唐

莫高窟第3窟·施甘露觀音·元

紅天伎樂飛天·組合·唐

莫高窟第57窟·大勢至菩薩·初唐

莫高窟第322窟·說法圖·初唐

莫高窟第249窟·降龍飛天·西魏

莫高窟第12窟·十一面觀音·中唐

奠高窟第305窟·說法圖(復原)·隋

彩塑·菩薩·唐

莫高窟第71窟·思惟菩薩·初唐

東千佛洞·聽法菩薩·西夏

榆林窟第25窟·普賢菩薩經變·盛唐

莫高窟第285窟·飛天·西魏

榆林窟第25窟·文殊菩薩經變·盛唐

莫高窟第251窟·飛天·北魏

山水雙飛天·宋

莫高窟第206窟·五飛天·隋

莫高窟第112窟·觀無量壽經變·中唐

敦煌·金發聽法菩薩·中唐

敦煌·樹前飛天·初唐

伎樂飛天·初唐

榆林窟第25窟·觀無量壽經變·壁畫再創作

藻井篇

榆林窟第10窟·八葉九佛圖·西夏

莫高窟第428窟·飛天四虎·北周

莫高窟第373窟·石榴蓮花·隋

莫高窟第392窟·蓮花雙龍·隋

莫高窟第209窟·葡萄石榴·初唐

莫高窟第329窟·蓮花飛天·初唐

莫高窟第387窟·陀螺花·初唐

莫高窟第205窟·三兔·中唐

莫高窟第61窟·鸚鵡團龍·五代

莫高窟第55窟·雙龍蓮花·五代

莫高窟第310窟·團龍·宋

莫高窟第76窟·團龍·宋

后記

《敦煌壁畫復原圖》

北涼北魏

聽法菩薩

菩薩

忍冬花邊圖案

說法圖

乘馬赴會·迦葉

乘鶴赴會·大迦旃延

乘牛赴會·周利股特

乘龍赴會·優吡迦葉

蓮池游泳平棋圖案

平棋圖案

西魏 北周

菩薩

飛天

苦修圖

重精鳥

天王

苦修圖

童子飛天

雙飛天

飛天

雙飛天

飛天

南壁龕楣局部

諸天

天王

沙彌守戒局部·繳納罰款

雙飛天

飛天

阿修羅王

善事太子入海品局部

西王母乘風車

善事太子入海品局部

作戰圖

窟頂平棋圖案中之虎

伎樂飛天

擲象、相撲

苦修·射獵圖

群豬

狩獵

隋代

服飾圖案

聯珠紋服飾

服飾紋樣

菱形服飾圖案

獅風紋圖案

蓮花藻井

蓮花藻井

獻花飛天

散花飛天

持串鈴伎樂飛天

持香爐飛天

供養飛天

獻花飛天

人問仕女

游泳圖

初唐

說法圖

獻花菩薩

天女

服飾圖案

燃燈菩薩

伎樂菩薩

舞伎菩薩

舞伎菩薩

捧香飯菩薩

捧寶珠飛天

伎樂飛天

獻花飛天

彈箜篌伎樂飛天

擊鼓伎樂飛天

吹笙伎樂飛天

彈琵琶伎樂飛天

獻花飛天

獻花飛天(龕頂)

飛天

降落飛天

吹笛飛天

女供養人

乘龍飛天

乘虎飛天

彈琵琶飛天

飛天

捧花飛天

伎樂飛天(右)

伎樂飛天(左)

供養人與馬群

供養人與牛車

阿彌陀凈土變部分

乘象入胎

夜半逾城

菩薩

盛唐

吹簫飛天

彈琵琶飛天

華蓋兩側的伎樂飛天

持花盤菩薩

佛陀像

南壁建筑

建筑一角

城樓

拆幢

得醫圖

僧侶論經

南無虛空藏菩薩

比丘頭像

山水畫

未生怨部分

飛天

剃度圖局部

剃度圖

都督夫人禮佛圖(未復原)

都督夫人禮佛圖

舞蹈

菩薩

散花飛天

散花飛天

供養飛天

供養飛天

獻花飛天

持花蕾飛天

西方凈土變

牡丹圓光圖案

觀無量壽經變局部

菩薩

中唐

吹笛飛天

飛天

圖案

茶花藻井

擠奶圖

彌勒變中之揚場

彌勒變中之收割

彈琵琶菩薩

舞蹈

八臂十一面觀音像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文殊菩薩

晚唐

蓮花法器藻井

建筑一角

藻井

不空幕索觀音

觀音

供養菩薩

金剛香菩薩

持經供養菩薩

金剛舞菩薩

持法螺菩薩

持蓮花燈燭菩薩

女供養人·

騎射

供養人像

服飾圖案

五代西夏元代藏經洞等

女供養人像

生活畫

嫁娶圖局部

嫁娶圖中人物

法華經變中舞臺演出形象圖

射手圖

射手圖

伎樂飛天(彈箜篌)

伎樂飛天(吹笛)

童子持花飛天

云上飛天

千手千哏觀音手姿

伎樂菩薩

供養菩薩

持蓮供養菩薩

藏經洞引路菩薩中之云上仕女

仿唐人幡畫

近事女與比丘尼

持瓶飛天

伎樂飛天(擊鼗鼓)

女供養人

水月觀音(送子觀音)

......

《莫高窟史話》

一、張騫出使西域

二、西涼國的興衰

李暠與西涼國

人才輩出的時代

三、釋迦牟尼與佛教

四、西晉、十六國時期活躍在敦煌及河西的高僧

敦煌菩薩——竺法護

大化西行——竺法乘

鳩摩羅什

曇無讖

法顯

河西石窟寺的興建

五、莫高窟的營建

六、東陽王、建平公與中原新風格

東陽王元榮與西魏時的敦煌

東陽王窟

建平公于義與北周時的敦煌

建平公窟

七、隋煬帝西巡

西巡緣由

西巡進程

焉支山和“萬國博覽會”

從連珠紋和高昌樂窺探隋代的文化融合

隋代莫高窟的開窟造像活動

八、唐僧取經

九、武則天與大佛

十、敦煌世族與莫高窟營建

索氏

李氏

陰氏

翟氏

慕容氏

十一、吐蕃與莫高窟

大漠孤島的抵抗與陷落

臣于吐蕃的愧疚與無奈

大力弘揚佛教的時代

十二、張議潮收復河西

漫漫歸唐路

英雄的頌歌

張氏歸義軍的沒落

十三、曹議金與歸義軍

夾縫中的牛存謀略

穩中求勝的政治策略

風雨飄搖的地方政權

十四、西夏、元代的莫高窟

黨項民族的借鑒與創新

落同的余暉

密教藝術大放異彩

十五、藏經洞的發現

十六、盜寶者

斯坦囚

伯希和

大谷探險隊

鄂登堡

華爾納

十七、敦煌與20世紀的中國藝術家

李丁隴——**個赴敦煌的畫家

張大干的敦煌臨畫

王子云及西北考察團

關山月、韓樂然等畫家在敦煌的臨摹

美術史家對敦煌藝術的研究與推廣

十八、敦煌石窟的保護與研究

敦煌的守護神——常書鴻

段文杰——奮起直追敦煌學

樊錦詩——建設世界**的文化遺產保護單位

參考書目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