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地質手冊(第五版)
內容介紹
本手冊主要介紹工程地質和巖土工程的系統資料和數據。這次第五版除了對原有章節做了適當調整、修改和補充外,還增寫了一些新的章節。全書共9篇67章和4個附錄。新增了凍土地貌、巖石的野外鑒定、管波探測、常用的衛星導航測量技術和GNSS施測的幾個注意問題、土的熱物理指標、鉆孔剪切試驗、水壓致裂法測試、動三軸試驗、共振柱試驗、彎曲元法測試、土的熱響應參數測試、珊瑚礁、造地工程、自平衡法靜載試驗、聲波透射法、鉆芯法、樁網復合地基、止水帷幕等內容,刪除了“低應變機械阻抗法”內容。其他內容也根據新規范做了相應調整。
目錄
第1篇 地質基本知識和巖土分類
第1章 地貌和第四紀地質
第二章 地質構造和巖體結
第三章 巖土分類及其鑒別特征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篇 工程勘察
第1章 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工程地質測繪
第三章 遙感影像的解譯
第四章 地理信息系統(GIS)
第五章 地球物理勘探
第六章 勘探與取樣
第七章 勘探點的測量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篇 巖土測試
第1章 室內試驗
第二章 圓錐動力觸探試驗
第三章 標準貫入試驗
第四章 靜力觸探
第五章 載荷試驗
第六章 現場剪彩切試驗
第七章 旁壓試驗
第八章 扁鏟側脹試驗
第九章 波速試驗
第十章 巖石原位測試
第十一章 地基土動力參數測試
第十二章 土壤氡測試
第十三章 土、水腐蝕性測試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篇 地基評價與計算
第1章 設計基本原則和荷載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地基土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
第三章 地基土中的應力分布
第四章 地基變形驗算
第五章 地基土承載力的確定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篇 特殊性土勘察與評價
第1章 濕陷性土
第二章 紅粘土
第三章 軟土
第四章 填土
第五章 膨脹巖土
第六章 凍土
第七章 鹽漬巖土
第八章 混合土
第九章 污染土
第十章 風化巖及殘積土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篇 特殊地質條件勘察與評價
第1章 巖溶和土洞
第二章 滑坡和崩塌
第三章 泥石流
第四章 采空區
第五章 地面沉降
第六章 地震
第七章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篇 各害工程勘察和評價
第1章 房屋建筑和構筑物
第二章 動力機器基礎
第三章 地下工程
第四章 水上工程
第五章 核電廠
第六章 線路、機場場道與橋涵
第七章 固體廢棄物堆場
第八章 既有建筑物
第九章 罐、倉、塔等構筑物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篇 基礎工程與地基處理
第1章 淺基礎
第二章 深基礎
第三章 基坑工程
第四章 邊坡工程
第五章 地基處理
第六章 現場檢驗與監測
主要參考文獻
第九章 地下水
第1章 地下水的類型及其特征
第二章 地下水的性質
第三章 水文地質測試
第四章 地下水的不良作用
第五章 工程降水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A 地層符號
附錄B 巖層傾角換算表
附錄C 法寶計量單位及其換算
附錄D 國內外巖土工程及工程地質主要技術標準目錄
索引

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
內容簡介
《地基處理手冊》(第三版)較系統、全面介紹了在我國土木工程建設中應用的各種地基處理方法的加固原理、適用范圍、設計計算方法、施工工藝和質量檢測,同時附有許多工程實例。《手冊》基本上反映了我國地基處理技術發展水平。
《手冊》(第三版)共分十八章,包括:總論,復合地基理論概要,換填法,排水固結法,土樁、灰土樁擠密法,沉管擠密砂石樁法,振沖法,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灌漿法,高壓噴射注漿技術,水泥土攪拌法,石灰樁法,低強度樁復合地基技術,凍結法,錨固法,土的加筋法,特殊土地基處理概論,托換技術和糾傾技術。《手冊》第三版中獨立章目比第二版的章目增加了復合地基概論、低強度樁復合地基技術、凍結法、特殊土地基處理概論等四章。
本《手冊》可供從事土木工程地基處理的設計和施工人員應用,亦可供工程勘察、結構工程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
目錄
第三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前言
王要符號
第l章總論
l. l 地基處理的目的和意義
1. 2 地基處理技術發展概況
1. 3 常見軟弱土和不良土
1. 4 地基處理方法分類及適用范圍
1. 5 地基處理需用材料與機械
1. 6 地基處理方法選用原則和規劃程序
1. 7 地基處理監測方法
1. 8 地基處理與環境保護
1. 9 地基處理發展展望
1. 10 關于地基承載力表達形式的說明
參考文獻
第2章 復合地基理論概要
2. 1 概述
2. 2 復合地基定義、分類和本質
2. 3 復合地基的形成條件
2. 4 復合地基常用型式分類
2. 5 樁體復合地基承載力
2. 5. 1 樁體復臺地基承載力引算式
2. 5. 2 粘結材料樁樁體承載力
2. 5. 3 散體材料樁樁體承載力
2. 5. 4 天然地基承載力
2. 6 水平向增強體復合地基承載力
2. 7 復合地基穩定分析
2. 8 復合地基位移場特點
2. 9 復合地基沉降計算
2. 9. 1 復合地基沉降計算方法
2. 9. 2 加固區土層壓縮量s1的計算方法
2. 9. 3 下臥層土層壓縮量S2的計算方法
2. 10 基礎剛度和墊層時樁體復合地基性狀影響
2. 10. 1 基礎剛度對樁體復合地基性狀影響
2. 10. 2 顰層對樁體復合地基性狀影響
2. 11 復合地基型式合理選用原則與優化設計思路
2. 11. 1 復臺地基型式臺理選塌原州
2. 11. 2 復合地基優化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第3章 換填法
3. 1 概述
3. 2 換填法的原理及適用范圍
3.3 表層原位壓實法
3. 3. 1 碾壓法
3. 3. 2 振動壓宴濁
3. 3. 3 重錘夯宴法
3. 4 換土墊層法
3. 4. 1 原理及適用范圍
3. 4. 2 設引計算
……
第4章 排水固結法
第5章 土樁、灰土樁擠密法
第6章 沉管擠密砂石樁法
第7章 振沖法
第8章 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
第9章 灌漿法
第10章 高壓噴射注漿技術
第11章 水泥土攪拌法
第12章 石灰樁法
第13章 低強度樁復合地基礎技術
第14章 凍結法
第15章 錨固法
第16章 土的加筋法
第17章 特殊土地基處理概論
第18章 托換技術和糾傾技術
詞條釋義
索引
基坑工程手冊(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手冊(第二版)在(一版)的基礎上,跟蹤基坑工程國內外新的進展,全部由來自設計施工一線的經驗豐富的專家重新撰寫,系統地總結了國內外基坑工程的實踐經驗,全面地闡述了基坑工程的基本計算理論、設計方法、施工工藝、施工管理技術以及相關的信息,內容覆蓋各種地質條件和全國各區域,充分反映了國內外基坑工程技術和施工的當前水平和發展趨勢,以滿足基坑工程設計和施工的需要。
本手冊共34章,由緒論、總體方案設計、設計計算理論、設計施工方法、相關技術和區域工程進展六部分構成。各章還附有經典工程實例介紹,以使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基坑工程手冊(第2版)》是從事巖土工程特別是基坑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人員必備的參考用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基坑工程的作用
1.3 基坑工程的特點
1.4 基本技術要求
1.4.1 設計的基本技術要求
1.4.2 施工的基本技術要求
1.5 基坑工程設計
1.5.1 設計依據
1.5.2 計算理論
1.5.3 設計內容
1.5.4 設計管理
1.5.5 設計和施工的配合
1.5.6 動態設計
1.6 基坑工程施工
1.6.1 無支護基坑施工
1.6.2 有支護基坑施工
1.6.3 環境保護
1.6.4 安全風險管理
1.6.5 信息化施工
1.7 手冊的使用
1.7.1 手冊的主要內容及關系
1.7.2 手冊的使用方法
參考文獻
......
樁基工程手冊(第二版)
內容簡介
《樁基工程手冊(第2版)》結合工程建設發展需要,著重反映近年來我國在樁基工程實踐中的新經驗和新方法,也包含科研工作中較系統的新成果,同時適當介紹國外先進技術,并附有工程實例。全書共分19章,包括:總論,豎向荷載下單樁和群樁的承載力,單樁和群樁的沉降計算,水平荷載下單樁和群樁基礎受力分析,樁的抗拔承載力,樁的負摩阻力,被動樁,樁基的結構設計,預制鋼筋混凝土樁的施工,灌注樁施工,鋼樁的施工,深水樁基礎,特殊土地基中樁基礎,復合樁基,樁的現場載荷試驗,樁基抗震設計與計算,樁基工程質量檢驗,樁基工程的原型觀測,樁基施工環境效應及對策。
目錄
第1章 總論
1.1 樁和樁基礎及其效用
1.2 樁和樁基礎發展概況
1.3 樁的分類及適用范圍
1.4 樁基工程勘察要點
1.5 樁和樁基礎的設計原則
1.6 樁基礎發展展望
1.7 關于地基承載力和樁基承載力表達
形式的說明
參考文獻
第2章 豎向荷載下單樁和群樁的
承載力
2.1 概述
2.1.1 豎向荷載下樁基的工作原理
2.1.2 影響單樁豎向承載力的因素
2.1.3 樁基的豎向極限承載力
2.1.4 樁基豎向承載力的確定方法.
2.2 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
2.2.1 豎向荷載下單樁的荷載傳遞特性
2.2.2 樁側阻力
2.2.3 樁端阻力
2.2.4 樁側阻力與樁端阻力的耦合作用
2.2.5 單樁承載力的確定方法
2.2.6 大直徑樁的承載特性
2.2.7 超長樁承載特性
2.2.8 后注漿灌注樁的豎向承載力.
2.3 群樁豎向承載力
2.3.1 群樁承載特性.
2.3.2 樁基與復合樁基
2.3.3 承臺土反力與承臺分擔荷載的作用
2.3.4 群樁極限承載力計算
2.3.5 群樁軟弱下臥層驗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