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北京聯合出版 好食集+好物集(全2冊):一蔬一飯 細細咀嚼 韓梅梅著 苦甜冷暖 篤定堅持 你值得 過更好的日子

原價:¥90優惠券:¥5券后價:¥85

【書本信息】

開 本:32開 紙 張:純質紙 包 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24544022

【編輯推薦】

1.暢銷書作家韓梅梅好食、好物推薦。

2.50多種好食滋味,與它們的記憶。

3..愛生活的人看了都會微笑,心領神會的私享之書

4.將近100件好物,日常生活里*舒適的陪伴。

5.從衣服、包包、鞋、飾品、護膚品,再到小家具,一個東西,有一個情分。

6.改變生活,從珍惜一件好物開始。

【內容簡介】

白白的大米、嫩綠的蠶豆、紅紅的櫻桃、嗆辣的辣椒和令人在中毒之后可以看見想念之人的菌子……50多種美食好滋味,與它們的記憶,情深義重在字里行間緩緩滲透出來,閱讀時,在心領神會之間會心一笑。

盡管你消極沉默高傲好勝自負暴躁多疑敏感逆反貪婪自私冷漠自卑多愁固執散漫幼稚嘮叨懶惰魯莽健忘膽小虛榮……只要你愛吃蛋糕,你就壞不到哪里去!

細細咀嚼一蔬一飯,你值得過更好的日子。

近100件好物,日常生活里*實在的陪伴。它們很普通,普通到根本不值得去炫耀。你和這個世界相處得怎么樣,其實就看有些什么東西陪伴著你。

本書是暢銷書作家韓梅梅的小物集。倡導極簡,惜物的生活。

從*初的美好相識,到逐漸習慣它的存在,再*終沉淀下來的安穩。身邊熙熙攘攘,人來人往。

有一件好東西,你不用擔心,它會走。

【作者簡介】

韓梅梅

暢銷書作家

出生于1981年。

走過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情。我行我素,相信愛情。

出版過《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系列,《遇見一些人,流淚》系列,《趁一切還來得及》《永遠不要找別人要安全感》等書。

【目 錄】

好食集

好物集

【免費在線讀】

菌子

每年的四月和七月,我都特別想回家鄉去。

四月,漫山遍野開滿了索瑪花。

七月,菌子吃得了。

充沛的雨水過后,云南人民就要開始一場舌尖的盛宴和冒險了。

“七八月份的云南人民,總在生死離別之間。”

街頭巷尾,聊的都是菌子:

“今天又買到點雞樅和干巴。”

“這么大朵?安逸哦,趕快拿回去炒嘛,下午就不好吃了。”

“要得。你中午來不來唻?”

“我今天有點忙,忙完了再說!——新鮮的海椒要不要?我給你扯點拿過去。”

“好久不見,老表。”

“今年又中大招了,二麻,二麻,醫院住了兩天。”

“你娃還是注意著點,不要把命出脫了。”

“曉得,曉得。”

“我家今天做菌子火鍋,你給來吃?”

“走嘛!怕死不是共產黨!”

撿菌子,這個“撿”字,又輕松,又美好。

我從小就覺得,能夠在山上撿到菌子的人,都是不一般的奇人。反正從小到大,我上山多次,也到處留意觀察,一次菌子都沒有撿到過。

夏天,在雨水過后的第二天,太陽一照,菌子就特別多。

上山拾菌的人一般都知道“菌子窩”在哪里。他們早早上山,去往神秘又熟悉的地方,扯掉用樹枝搭建的“偽裝”,驚喜地發現又一次能滿載而歸了。

核桃菌、青頭菌、黑羊肝、白羊肝、干巴菌、牛肝菌、奶漿菌、雞樅、松茸, 一個個新鮮俊俏,根部還沾著泥土,讓人垂涎欲滴。拾菌人把它們小心地聚攏,背到市場售賣。

我們小時候,又肥又大的雞樅,一大把才賣十塊錢。有時候,遇到那種菌傘張開過度,有些破敗,或有螞蟻爬過的,一兩塊就能買到一大堆,拿回家做菜可以吃到飽。吃不完的,用油炸成雞樅油,吃面的時候,挑一點來拌著,美得很。

好的菌子,我們家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用新鮮的青椒和大蒜炒,那味道鮮香脆嫩,爽滑可口。吃在嘴里,簡直不能再幸福。

還有一種,是當地彝族人的做法,用火燒。把菌子燒熟之后,撕開成條狀,再把青椒燒熟,撕開,把它們聚攏放到一個木碗里,放上幾顆剝好的蒜粒,再用一根木棒來舂,蒜粒被舂碎,和辣椒、菌子融合在一起,撒點鹽,倒入山泉水……這樣做出來的菌子,有火燒過的一點點煳焦味,又辣又鮮,吃過一次的人,都不會忘記。

當然,在云南,菌子還可以炒糊辣椒。炒臘肉、炒火腿、涼拌、燉雞湯、油炸、做火鍋……不管是什么做法,都是很美味的。

為了安全,菌子除了要買常見、常吃的之外,一定要做熟,熟到透才能放心吃。

廣為流傳的“用肉眼辨別,好看的不要吃”,和“多放大蒜,蒜變了顏色不要吃”,這兩種說法經過很多次驗證,都是不可靠的。

要記住,丑的菌子,也有可能讓人中毒哦。

頭暈,發燒,“看見小人人”的幻覺,是最常見的中毒反應。

有一次,我們院,有一家人吃菌子,吃著吃著,全家都跑了出來,說廚房里有條怪物。

還有我舅,有一次吃黃牛肝沒煮熟,出現幻覺了,跑出去,見人就喊:“我是一只孔雀你給曉得?”

前兩年看過一個新聞,說一位母親,因為誤食“見手青”,中毒之后,看見了逝去的女兒……此后的每一年夏天,她都會吃很多很多的“見手青”。

這讓人心碎。

芍藥

在過去的很多個沒有被什么人惦記過的日子,花,是我最好的朋友。

那時,真心誠意地,把每一個出租屋當成自己的家,不管在那里居住的時間有多短。

每個星期,我都會去花店,把花抱回來,清洗花瓶,修剪枝葉,再灌入清水。

再灰暗的時期,有了花,心情都好些。

它的出現,溫暖了房間。它旁觀過我,外人無法體察的心事。

只有極少的人,見到并稱贊過它。

我們彼此相處,熟悉,就像黑暗中走在同一條路上的兩個人,從不說話。存在就是安慰。等待時間到了,很自然地,揮手再見。

離開了北京,西北花少且貴。我漸漸丟掉了每周去花店的習慣。

偶爾心血來潮,買回來一把薔薇,插到花瓶里確實很美,但是想到這么一把要我80 塊錢,愉悅的心情總是要打些折扣。

后來微信加了一個姑娘,學美術的,畢業后開了一個花店,從昆明每日空運各種顏色清淡的玫瑰、桔梗、繡球、尤加利,還專門去韓國拜師,學了一手插花的好技藝。每次看到她貼出包扎得粉紫粉紫的花束照片,好想要,無奈沒有人送我。

某一天,她貼出一張照片,下書:

剛到的,誰要?到店自取。

那是開得正好的芍藥。我再也無法克制,問了地址,開車買去了。

流云在天,花在瓶。

一瓶芍藥,輕盈,優雅,大片大片的花瓣,晶瑩艷麗,散發著沁人的味道。

推開門,看見它,心情就明亮起來。

我在它旁邊工作,絲絲香氣讓每一個毛孔,都覺得通透。

成家以后看花,內心是篤定的。

回想當初那些讓人失眠的事情,后來好像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早已經學會調整自己,讓煩惱事件過去的時間,約少于一束花凋謝的時間。最快,一天;最多,一周。

我挺喜歡這樣的規律,糾結太久,毫無意義。

芍藥敗了,我把它提出來,包好,放進垃圾袋。

花瓶清洗干凈,將來還會再用。

我從不想把凋敗的花朵制成干花,那不是它該有的樣子。

它該消失,只留下記憶。

路過世間旖旎萬種,終要落座在一盞微光之下。

夜幕覆蓋,喧囂散去,案頭的光,透過麻布燈罩,柔柔地暈染著空氣。

靜謐,是與之最好的搭配。

【書摘插畫】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