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江山圖(繪本版)》
1. 源自傳世國寶《千里江山圖》改編,讓孩子了解國寶背后的故事。
2. 一位少年突破自我的傳奇歷程:少年王希孟的傳奇人生是《千里江山圖》神秘的注腳。王希孟究竟是誰?他為何以一幅名畫名垂千古?一本書讓你讀懂王希孟。
3. 讀懂一位少年的認真、專注、好奇心:少年希孟為畫出理想的山水,探尋織坊、拜訪石匠、游歷四方,從未放棄。
4. 青年藝術家葉露盈為孩子打造文化與美學的盛宴:青綠山水化為青綠仙境,還原原畫細節,飄逸夢幻,光華燦爛,氣象萬千。
5. 一場“名畫”的奇幻之旅:繪本中融入古代名畫如《瑞鶴圖》《清明上河圖》《攆茶圖》《虢國夫人游春圖》等細節,給孩子美育培養、藝術啟蒙。
6. 隨書附贈原畫全卷復制版,足足2米長,高清印刷,在家也能賞名畫。《千里江山圖》原畫一直深藏故宮之中,一百年來,只展出過四次,能看到全卷機會難得。
7. 秦楠、楊滌、孫莉莉、袁泉、袁曉峰、朱成梁、張弘、曾孜榮、鄒蓓蓓等業內大咖聯袂推薦。
《洛神賦(繪本版)》
1. 90后女孩全新演繹千古神話——“曹植與洛神的距離,是我們每個人與理想的關系”。
2. 葉露盈全新演繹的《洛神賦》,將古辭賦與繪畫融為一體,創造了一個具有中國傳統韻味的綺麗世界。
3. 歷經三年構思與繪制,葉露盈的《洛神賦》一舉成名,被央視熱門綜藝《國家寶藏》邀請,成為遼寧省博物館國寶顧愷之《洛神賦圖》的守護人,圖書出版之前,圖畫作品已斬獲六項圖書及插畫大獎。
4. 恢弘大氣的拉頁長圖,充滿想象的眾神會聚的場景,具有東方意境的詩意景象,每一個細節都彰顯出無盡想象的人神愛戀的悵惘之情。
《蘭亭序(繪本版)》
1. 《洛神賦》作者葉露盈全新演繹國風經典。 “游目騁懷,仰觀宇宙之大。”跟隨王羲之,尋覓你心中的山水。
2. 母本源自中國文化經典IP。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瑰寶,文學和藝術造詣顯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其真跡下落更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感。
3. 教材指定背誦篇目,國學文化熏陶,助力古文學習。孩子通過閱讀一代“書圣”王羲之的成長故事,了解王羲之的藝術造詣,深耕傳統文化教育。
4. 現代唯美畫風,浪漫筆觸將魏晉時期文人的精神世界煥發出新意,更是將蘭亭雅集中傳世的“流觴曲水”場景還原,具有古風雅韻。拉近傳統文化與現代家長和孩子的距離。
5. 超大尺寸和多幅絢麗的長拉頁,詮釋出飄忽悠遠,仿若仙境的視覺盛宴。

基本信息
......

《洛神賦(繪本版)》
對話千年
記得初讀《洛神賦》,還是在中學時,那個時候的我,對曹植形容的那位美神半信半疑,這個世上,應該沒有這樣的一位女性吧?這樣的女性,應該只存在于理想之中吧?那個時候的我,根本沒有想到,多年之后,我會與這位“美神”有著這樣跨越千年的對話。 我整整畫了兩個版本的《洛神賦》,現在的這本,已經是我創作的第二個版本了。這兩本書的創作與修訂前前后后經歷了三年的時間。在創作完成版《洛神賦》之后,我總覺得自己對故事的情感理解不那么深切,有很多更為自我的想法還沒有實現,為了不給自己留下遺憾,沒有多少猶豫,我重新創作了我認為更為充沛的第二版,希望這個版本,不負我自己的努力,也不負讀者的等待。 說到《洛神賦》的繪畫作品,不得不提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在顧愷之的作品中,洛神著魏晉時期女性常穿的雜裾垂髾服,圍裳中伸出長長的飄帶,在水面上如燕飛舞。她手中常持的麈尾扇,在離去之后,留在了曹植的手中,作為兩人曾經相遇的信物。這一段顧愷之筆下的綿綿情意,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切的回響。 我也常苦惱,如果是我筆下的“美神”,她會是什么樣子,她還會穿著古典女性的傳統服飾,梳著發髻,衣帶飄飄,出現在洛水之上嗎? 苦苦思索了數周,后,我的“美神”竟出現在一場夢里,她像是正在淺水中嬉戲的神異少女,發束柔軟高高豎起,就算是在空中飛舞也好似在水中游動。我覺得,在水中徜徉的少女一定穿不了深衣(漢服的一種,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我的洛神像極了敦煌的飛天,半裸著身體,背上幻化出魚尾的披風。她沒有身披飄帶、佩戴耳飾,代之以隨著身體動靜不斷變換的水波,這樣,在陽光的折射之下,她周身充滿魔力的波光似乎與詩句“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更為貼切。她的遠游鞋也不應是普通的鞋,她應踏著幻化的水波四處飛行。 在《洛神賦》中,還有一個非常讓我著迷的地方,便是眾靈的降臨,在這眾靈之中,除了很多文本中提及的有據可考的神明,也有很多我自己的“小私心”。舉個例子,在曹植的原文中,他形容洛神“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這戴的金翠首飾與明珠,應該怎樣佩戴在洛神素雅的衣著之上呢。我想到了河蚌內的珍珠,河蚌幻化出小仙子,手持長長的珍珠鏈子在洛神周身飛舞,看起來真是飄逸靈動甚至有著一種佛道合一的氣質呀。在我的創作和教學中,我會非常在意每一個角色出現的必要性,每一個光點,每一只眼睛都是在有必要的時候出現的,否則寧愿舍去。我喜歡畫星星,星星的點綴可以增加畫面的層次,提升明度。在洛水中,倘若畫很多普通的星星,其實牽強而無趣,所以,我的“星星”變成了一只只剛剛孵化的透明的小烏龜,還有長著黑色翅膀的大眼魚……您還可以在我的畫里找到很多奇奇怪怪的“小私心”,不動尊菩薩、荷花怪、長嘴巴的腳趾、人魚、龍女、星星水母……我希望自己的這一切的想象,可以展現我心中“萬物有靈的世界”。 后,關于情感的一條“紅線”,深埋在豐富又充滿活力的畫面之下,這也是為觸動我的“創作的源動力”。《洛神賦》是世人眼中的凄美愛情故事,在我看來,它折射出的情感是復雜的、立體的。現實是凄婉的,曹植的政治與愛情理想難以企及,洛神的太虛世界無限奇幻與美妙,曹所在的現實沉默晦澀又郁郁不得志,這種強烈的對比令人震撼,一場絢爛的,讓人沉醉的夢境終將回到現實。這種巨大的反差與哀愁,深深地戳痛了我。我認為,無論是創作,還是普通的生活軌跡,都是孤獨的,而這種孤獨是生活的本相。有評價說,《洛神賦圖》是中國式美學的源代碼,我想,這種孤獨感應是這串代碼中比重非常大的一個部分。 現在的我們站在一個很好的時代,有縱向的歷史營養,也有橫向的世界眼光。站在這個時間切片上,我希望能夠繼續對話千年,去學習、去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獻給世界。 后,我希望在這里感謝一直以來無條件給予我支持與關愛的母校導師、家人和朋友,還有耐心等待的讀者們。愛你們!
葉露盈
2018年7月27日 于杭州

《千里江山圖(繪本版)》
《千里江山圖(繪本版)》以名畫《千里江山圖》背后傳奇故事為核心,展現了一個少年的成長之路:少年王希孟用認真、專注、好奇心完成了一部傳世之作。 故事講述了北宋年間,少年希孟從小熱愛畫畫,得徽宗親授,他鉆研名畫經典,苦練繪畫技法,全身心投入在繪畫上,卻始終畫不出理想的山水。失望和迷茫之際,少年希孟在夢中誤入仙境,獲得青綠仙人的指點。醒來后,他從汴京出發,決意去尋找夢中之景。當希孟看到青綠群山連綿壯麗,比夢里真實百倍,令人敬畏和震撼,蒼蒼青山和碧波松林輝映,才發覺心中的山水正是這個美麗而富有活力的世界,于是落筆為畫,終造就傳世國寶——青綠山水里程碑之作《千里江山圖》。
《洛神賦(繪本版)》
《洛神賦》是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 洛神,又名宓妃,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的神,據說是伏羲之女,洛水之神。 此賦講述了曹植從京師返回封地,途經洛水時,虛構了自己與洛神邂逅和彼此思慕愛戀的故事。洛神形象美麗,人神之戀縹緲迷離,作者抒發了無限悲傷悵惘之情。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的青年畫家葉露盈,有感于這個美麗的故事,遂用畫筆重新演繹了這段傳奇。葉露盈將中國傳統畫風,與現代的漫畫技藝相結合,以現代繪畫藝術盡情展現了中國傳統故事的意境與氣韻。此作品面世后大獲成功,獲得了第十三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插畫獎金獎等諸多獎項,并登上《國家寶藏》節目,與顧愷之的傳世之作《洛神賦圖》同臺展出,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童書翻譯家余治瑩老師以忠于原著的基調,將古詩賦改編為現代文,再現洛神出水、一見鐘情、眾仙會聚、*終洛神悵然離去的場景,文字精妙恰切,文筆細膩委婉,動情地展現了洛神美態。
《蘭亭序(繪本版)》
《蘭亭序》是東晉書法名家王羲之的名篇。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等人,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詩集作序,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對于生死無常的感慨。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一句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蘭亭序》繪本以王羲之的生平為線索,主人公以 “水”為化身的女性形象,講述了一代書法名家王羲之從小習字,與好友在蘭亭集會,留下千古名篇《蘭亭序》的故事。 青年繪本作家葉露盈,繼繪本《洛神賦》之后,以水彩和顏彩純手繪的畫風全新演繹王羲之和《蘭亭序》的故事,其構圖大膽,充滿想象,浪漫的筆觸將魏晉時期文人的精神世界煥發出新意,畫面唯美飄忽悠遠,細節生動仿若仙境,蘭亭雅集中的“流觴曲水”還原之景,別具古風雅韻。
















葉露盈,青年藝術家。曾登《國家寶藏》欄目,成為《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國寶守護人。因著迷東方文化之美,一直于繪本與插畫領域探索有別于西方的獨特演繹,創造了出具有個人特色與現代感的新國風。作品曾獲中國動漫金龍獎插畫獎金獎、金風車國際青年插畫家大賽國內金獎、信誼圖畫書獎圖畫書創作評審推薦獎、英國切爾滕那姆插畫獎等。代表作品:繪本《洛神賦》《蘭亭序》《木蘭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