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繪本語言講好中國精神★
☆名家力作 情感豐沛的詩意散文,純凈壯麗的水彩畫卷
☆以小見大 展現了艱苦的守邊生活,講述了真實原型的守邊故事
☆情真意切 反映了守邊戰士的奉獻和犧牲,表現了愛國主義精神的堅定傳承
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以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壯舉為背景,生動講述中國燦爛歷史,彰顯優秀傳統文化,再現中國大國氣魄
一次震撼世界的革命壯舉
不忘來路,還原長征
長征精神,永不磨滅

基本信息
......

......

《紅軍不怕遠征難》是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的紅色繪本。本書講述了紅軍長征過程中激勵人心、感人至深的過雪山草地的故事。
本書圖畫由中國連環畫大師沈堯伊先生繪制,全書以黑白版畫形式繪就,呈現出的龐大氣勢、極其精湛的繪畫筆法、曲折壯烈的長征情結。
本書還邀請到知名軍旅作家王樹增、賀捷生傾情作序,為孩子們講述為何要了解長征及長征中的動人故事,帶孩子們一起讀懂讀好長征精神。
《麒麟的遠航》
本書以“鄭和下西洋”抵達非洲、帶回長頸鹿的故事為背景,以“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為創作初衷,以兒童視角為依托,生動再現了值得永世銘記的歷史壯舉。本書講述了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鄭和船隊到達非洲后,廣交友誼、多行善舉,并與當地的小男孩莫薩結緣。船隊返程時收到的禮物中有一種叫作“基林”的動物,由于發音相似,被船隊誤以為是傳說中的麒麟。小男孩莫薩舍不得他的動物朋友,悄悄躲進船艙里,和麒麟一起開啟了朝向神秘東方的遠航…… 本書由日本著名繪本大師小林豐手繪,作者以真實的歷史資料為創作素材,用考究的筆觸和生動的細節刻畫了“鄭和下西洋”的動人場面。作品視角獨特、極具創意,把豐富的中華歷史文化內涵以富有想象力的文學、藝術形式表達出來。同時,該書視野宏闊,在當下探索全球化國際形勢及世界未來發展走向的大語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中國意義。
《克克吐魯克》
這是一本謳歌邊防戰士的繪本圖書。在祖國西北邊陲茫茫雪山下,一座哨所坐落在中國與巴基斯坦、阿富汗的三國交界處,這里有“雞鳴三國”之稱,海拔在50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6%,常年冰雪覆蓋,被稱為“生命禁區”,卻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克克吐魯克(塔吉克語:鮮花盛開的地方)。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新兵戰士,他來到祖國的邊陲,在新兵營里聽說了克克吐魯克,在送兵車上看到了克克吐魯克,在哨所的戰馬廄里感受到了克克吐魯克……艱苦讓他開始迷茫,老兵也沒有直接給他答案,直到雪原花開時,他終于看到了克克吐魯克盛放的鮮花,懂得了克克吐魯克。







































盧一萍,作家。四川南江人,1972年10月生,現居成都。
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白山》《激情王國》《我的絕代佳人》,小說集《帕米爾情歌》《天堂灣》《父親的荒原》《名叫月光的駿馬》《大震》《無名之地》,長篇非虛構作品《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塹》《祭奠阿里》《扶貧志》,隨筆集《流浪生死書》等二十余部。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解放軍文藝獎、中國報告文學大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上海文學獎等;作品《白山》獲評《亞洲周刊》2017年全球中文十大小說。
王祖民,著名童書插畫家,編審。
現任《東方娃娃》雜志藝術總監,原《兒童故事畫報》主編。自1984年起,一直從事童書編輯和插畫創作,創作了大量圖畫書作品,其中《我是老虎我是誰》入選2016年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插畫展。
其主要獲獎圖畫書作品有《虎丘山》(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文化中心野間兒童圖書插畫比賽中獲獎)、《六十六頭牛》(獲第二屆圖畫書時代獎銀獎)、《泥叫叫》(獲第33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年度圖書獎)等。其他圖畫書代表作有《牛郎織女》《會飛的蛋》《一條大河》《梁山伯與祝英臺》《新來的小花豹》《豬八戒吃西瓜》等。
唐亞明,北京出生。曾任《中國旅游報》編輯,中國音樂家協會日語歌曲翻譯。1983年應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邀請,進入日本著名的少兒出版社——福音館書店,成為日本出版界個非日籍正式編輯,活躍在日本繪本編輯線三十五年,編輯了大量優秀的圖書,獲得過國內外各種獎項。
他本人的主要著作有:散文《櫻花的心情·熊貓的苦惱》(巖波書店)、小說《翡翠露》(TBS,獲第八屆開高健獎勵獎)、游記《東京漫步》(中國旅游出版社)、圖畫書《哪吒鬧海》(獲第22屆講談社出版文化獎)、《西游記》(獲第48屆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以上均為講談社出版)等。
主要譯著有:日本上皇后美智子的《架橋》(少年兒童出版社)、佐野洋子的《活了100萬次的貓》(接力出版社)、姜戎的《狼圖騰》和《小狼小狼》(以上均為講談社出版)等。
他的中日文各種著作和譯作有一百本以上。
畢業于早稻田大學和東京大學研究生院。長年在NHK從事廣播翻譯和撰稿,并在東洋大學、早稻田大學、上智大學任教。曾任日本兒童圖書評議會(JBBY)理事,意大利博洛尼亞圖書博覽會繪畫獎評委,豐子愷圖畫書獎評委等。現任日本華僑華人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會長,日本華人教授會議理事。近年來在中國編輯、翻譯、創作、出版了許多繪本。
小林豐,東京出生。立教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在英國留學期間立志成為畫家。從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多次前往中東和亞洲各國,徒步、乘火車、乘馬車,騎車、騎駱駝、騎驢……橫穿沙漠時找不到水源,食物也全部吃完。旅途中,他喜歡與純真的孩子們交往,孩子們也對他這個異鄉人充滿興趣。他說:“人與人之間接觸時碰撞的火花比語言更有力量,讓人溫暖。”這些實地體驗成為日后重要的創作題材。
他的主要繪本作品有:《世界上美麗的村子——我的家鄉》(獲1996年度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富士電視獎)、《村里來了馬戲團》(入選1997年度“青少年讀后感全國競賽課題圖書”)、《街道——我們的一天》、《小山》(以上均為白楊社出版)、《我的查潘達茲》(光村教育圖書)、《我和弟弟一起走》系列(巖崎書店)、《櫻花之城》(佼成出版社)、《淀川故事·船來的那天》(巖波書店)等。其他有:散文《為何戰爭無法結束——我在阿富汗的所見所聞》等。
他有名的繪本作品是《北緯36度線》,他在書中化身為一只大鳥,傍晚時從東京出發,沿著北緯36度線飛翔,經過韓國慶州、中國西安、阿富汗的沙漠、伊朗的高原、土耳其海峽,后到達直布羅陀海峽。
沈堯伊,畫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6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先后在天津美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舞美系、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任教,現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版協連環畫藝委會委員,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第四屆、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文代會代表,文化部(1992年)優秀專家和國家人事部(1999年)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代表作連環畫《地球的紅飄帶》榮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美術作品展覽金獎、首屆中國優秀美術圖書獎金獎、第四屆全國連環畫評獎繪畫創作一等獎。另繪有版畫作品《跟隨在大風大浪中前進》《魯迅與青年》,油畫作品《而今邁步從頭越》《革命理想高于天》,連環畫作品《烽火里程》《戰地日記》《白馬》等。
王志庚,研究館員,童書史學專家。
首都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成員,《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編委會主任。致力于少年兒童閱讀指導和閱讀推廣工作,兼職從事童書研究和翻譯評論。翻譯出版圖畫書作品《寶石魚的秘密》《我的超級老爸》等;翻譯出版圖畫書理論作品“兒童領讀三部曲”(《圖畫書寶典》《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和小寶寶一起讀書》)等;創作出版圖畫書作品《領讀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