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7574600034 德羅西大街 92元
9787535693129 家事 58元
編
繪
:
[
美
]
威爾
·艾斯納
譯
者:
王逸璇
字
數:
30
千
書
號:
9787
5
746
0003
4
頁
數:
180
出
版:
湖南美術出版社
印
張:1
1.25
正文用紙:
140克純質紙
開
本:
1/
16
裝
幀:
精裝
定
價:
150
元


內容簡介:
《德羅西大街》是一部內涵豐富的圖像小說,講述了南布朗克斯的
德羅西大街
在
一個世紀里
的
風風雨雨、興衰起落
。故事聚焦的不是某個人物而是街道本身,作者艾斯納精心描繪了城市的全景和具體的居民互動。
時間不停流逝,但居民的行為卻或多或少保持不變。他們自私、冷漠,對新來者盲目排外。小事件導致了巨大的誤解,道德上的障礙被輕松越過以獲得金錢,老居民搬走,新的人搬jin來。
戰爭、社會變革、
信仰、
移民
等徹底
改變
了這
個街區
。全書不停變換
人
物
、時代和鄰里關系的視角,
將街區
居民的眾多故事交織在一起,讓
人們
真正了解到城市生活的真相,也促使人們對
其
jin
行反思
——
一個街區或一個文明何時開始衰退?人類可以做什么來對抗這種崩潰?
編輯推薦
地位——圖像小說奠基人的代表作,大名鼎鼎的《與神的契約三部曲》之一,艾斯納的集大成之作。
威爾
·
艾斯納是世界著名的漫畫藝術大師
,他
被尊稱為“圖像小說之父”,美國漫畫界
奧斯卡
獎“艾斯納獎”以他的名字命名。
他
認為自己是
“
一個報告生命、死亡、心碎和永無止境掙扎的圖像證人
”
。
1978年,他的代表作
《與神的契約》的出版,標志著一個時代的開始——
“Graphic Novel(圖像小說)”的字樣初次被印刷在正式出版物上,
從此圖像小說擁有了自己的生命,成為和文學藝術并駕齊驅的一種體裁。此后他將這部作品收錄
jin
《與神的契約三部曲》(《與神的契約》
(1978年)
《生命力》
(1988年)
以及《德羅西大街》
(1995年)
)中,
三部作品
一脈相承,所有場景都設定在虛構的德羅西大街,
根植于當時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私人經歷,
講述真實的美國
往
事,既是一部令人著迷的普通美國人
日常
生活的編年史,也是艾斯納感人
之至且深
具影響力的文學遺產。其中
,《與神的契約》由4個故事構成,《生命力》由11個故事構成,而
《德羅西大街》是
完整的長篇故事,
三部曲
的壓軸作,
用更大的野心描繪
了
更
宏闊
的主題——社會,
展現出艾斯納對
故事鞭辟入里的理解和對圖像
爐火純青的掌控。
內容——
豐滿翔實、主題縱深的百科全書式文學,
猶如
一面多棱鏡
,折射出美國形形色色的俗世人景
。
艾斯納雄心勃勃地
為一個街道繪制肖像——
從
稀疏的農場
到
個人的私宅再
到
群居的公寓樓直到
1990年代中期
的
住宅區
——
1
20多年
里
有jin
100個人物
登場
,
彼此并無血脈傳承,濃縮于
180頁中,用
2-
10
頁的篇幅講盡一個人的一生,
有些人物甚至不算臨時演員,僅出場一次,卻完全不會和其他角色混淆。龐雜的情節、人物
如何鋪排,如何展開,如何提煉,實在是大師手筆,體現了
艾斯納高超
的調度
力
和
卓越
的
洞察力
,從中可窺到
詹姆斯
·
米切納
和斯坦貝克的影子。全書
明寫虛構街道
居住者
的人生切片,暗寫風云激蕩的美國百年滄桑
,更用圖像去具現改變街區的無形力量。
無情
、
疏離的視角摒棄了多余的道德評判,將角色藏在時代的皺褶中,宛如滋味豐富的千層脆:街區縱向的過去、現在、未來;街區橫向的種族融合、土地兼并、家庭矛盾、宗教信仰;街區
內面的居民
——士兵、律師、企業家、車夫、建筑師、房東、神父、拳王、小混混、收破爛的、賣酒的、修鞋的……
諸多內容渾然一體、熔于一爐。
艾斯納施展魔法,
將自己的血肉與城市的脈搏聯結
,
表現深邃豐厚、值得反復品味的主題——新舊碰撞、盛衰循環、人們心中的微瀾、
生命周期
。
輪舞式的結構,雖然螺旋在下降,但仍會回到起始,
一切在瓦解和崩塌,一切也在重生和復蘇。建筑物只是建筑物,而街上的人組成了鄰里社區。
技法——
深得圖像
+
小說三昧
,開啟
圖像小說宇宙,圖像敘事形成風格。
艾斯納
開創的
圖像小說技法
與當時流行的美國超級英雄漫畫
和
日本
漫畫的
繪制手法
截然不同——
他實驗性地
打破了格的限界,
去除
了
分鏡的束縛
,整頁作畫
,
黑色剪影,
將文字和圖像緊密編織成
新的敘事語言
。
畫面布局
更
深思熟慮,
像舞臺劇的場景轉換,能掌握人物所處的空間,卻不需要具體的布景,
視覺關系更豐盈,
自由度更高,
閱讀更流暢。
同時,
艾斯納
筆下的線條看似粗糙但非常精
細且
有力
,
有
林德·沃德和法朗士·麥綏萊勒木版畫的味道
,速寫
城市風光和室內陳列
時用粗筆,使其恢弘且生動,刻畫
人物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
時用細筆,使其
夸張但
寫
實。
在描繪時代長河的巨浪時,更能精心裁選浪花,
在紛繁的時間空間中畫出錨定點,
讓人能從細部體味時空變化——
畫頁
成為
浮世記錄的眼睛
,
臺詞
成為
社會觀察的筆尖
,
線條
成為
情緒
心聲
的收容所
——圖像的直觀形象和小說的深刻廣闊高度融合、
交相輝映,
創建了圖像小說獨有的多維空間。
裝幀——
全新設計,符合時代審美;珍藏之選,打造磚墻式微觀世界。
區別于各國版本,簡中版
設計全新外封,
正背皆印刷紅磚公寓圖案
,用墻來借喻街道,在窗口
安置書中
主要角色,更寓意
人生戲劇皆在墻內上演。
封面
特
選上質象牙紙,紙基扎實
耐折
,
氣質與整個文本呼應,啞光感增添內斂復古風味;
內文更不惜工本采用
140克
優
質純質紙,自然肌理,不透頁的同時本色柔軟,易于翻閱
,值得珍藏。
無刪減,wu修圖,原汁原味呈現大師原作。
推薦語
“威爾·艾斯納在《德羅西大街》中追溯了這條虛構的大道一個世紀以來的興衰變化,不但描繪了廣闊的城鎮全景圖,也聚焦于當地的居民變遷史——那些荷蘭人、英國人、愛爾蘭人、猶太人、非洲裔美國人、波多黎各人——他們的面孔雖然不斷變換,卻于大街上上演著無休止的出生、死亡與復活的故事。”
——《波士頓環球報》
“艾斯納的書對我而言,代表著漫畫可以達到的高度。這本書不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也并非對那個時代的反抗。它位于自己的連續統一體中,在北美書店的書架上耐心等待著其他同類作品的問世。”
——
《理解漫畫》《雕塑家》作者
斯科特
·
麥克勞德
“他(艾斯納)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手藝人、夢想家、藝術家。他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創新者。他一開始就遙遙領先,他認為漫畫也是一種藝術形式——他是對的。”
——《睡魔》作者尼爾·蓋曼
“與他那個時代的其他漫畫家不同,艾斯納特別擅長描繪情緒、氛圍和現實感(盡管是漫畫里的現實)。(他的)世界似乎比其他漫畫家的世界更真實。他是其他漫畫家偷師的對象。”
——《神奇的收費亭》畫師朱爾斯·費弗
“
不朽之作,現代都市
與
人類關系的圖像紀念碑
。
以德羅西大街為引,
觸及鄰里關系的核心與隱秘之處。
手術刀般的筆尖揭開傷口:自私、貪婪、迷惘、冷漠、無助……同時又有蓬勃的生命力。
上百萬人的命運,人群的洪流、貧困與奢華、荒誕與被剝削——從此,圖像小說由
奏鳴曲跨
jin
了交響樂
。
”
——goodreads讀者


著者簡介
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的威爾·艾斯納(1917-2005
)是世界殿堂級的漫畫大師,
他
自 20 世紀 30 年代美國漫畫產業開創以來就一直活躍在這個領域。他創作了《黑鷹》和《森林女
王希娜》等作品。1940 年,他創作了漫畫《閃靈俠》,這部漫畫在《星期日報》連載了十二年,每期 16 頁,其獨特的視角及革新的手法使其創下了單周狂銷 500 萬份的記錄。1978 年,艾斯納創作了《與神的契約》,他大膽地用文學手法畫漫畫,開創了一種新的體裁:圖像小說。自此,艾斯納創作了jin 20 部著名的圖像小說,從而讓他成為“圖像小說之父”。 1988 年,
美國
漫畫界
深
具影響力的獎項“艾斯納獎”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他的創作生涯中,他獲得了無數榮譽和
重量
級的獎項,包括由美國國家基金會頒發的猶太文化終身成就
獎
(2002)
,同時作為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教師,他培養的許多學生也成為業界的中流砥柱。邁克爾·夏邦那部曾獲得過普利策獎的小說《卡瓦利與克雷的神奇冒險》很大部分是以艾斯納的經歷為藍本創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