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介紹:
1、
不一定能看懂,但不可不知的抽象藝術:
說起“抽象藝術”,觀眾大概都會有種
“好像看不太懂,但又好像有點意思”
的印象,正因為這種顛覆性和復雜性交織,西方的抽象藝術一直令觀眾們困惑、憤怒卻又著迷,也一度導致抽象藝術在主流藝術中被接受的速度緩慢。但到了今時今日,當我們觀看和討論現當代藝術時,
抽象藝術已成為不可避開的主題
。
2、
多種形式呈現123年抽象藝術:
書中的
251幅經典抽象藝術
作品囊括了繪畫、擺件、裝置、家具等多種藝術形式,作者用
9個章節
娓娓講述了,
1900年至今的抽象藝術發展史
,展示了抽象藝術在不同場景中的呈現狀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抽象藝術的表達方式。
3、
附錄豐富,輕松搭建知識網絡:
書中的附錄十分豐富,包含
參考文獻、插圖目錄、索引
等非常實用的內容,對于想檢索知識點的讀者,可以
一秒直達頁碼
;對于想繼續深入研究某個知識點的讀者,可以
根據參考文獻繼續深入閱讀
,輕松搭建起自己的知識網絡體系。
4、
經典版本再升級:
這本書的首版是1990年,一經問世就獲得西方世界廣大讀者廣泛好評,這次的簡體中文版是在1990年基礎上的修訂本。書中除了對抽象藝術流派的發展進行梳理,還將時間軸拉進20世紀80年代,并探討了女性藝術家、東亞地區的藝術家、新材料的延展與從事抽象藝術創作所面臨的危機等更加前沿性的命題。
5、
經驗豐富的藝術研究者背書
:作者
安妮·莫辛斯卡
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率先在蘇富比拍賣行開展了當代藝術研究。除了寫書,她還為《泰特》《阿波羅》《藝術評論》《TLS》和《藝術月刊》等期刊撰稿。莫辛斯卡是BBC Radio 3的藝術評論家,也是國際藝術評論家協會的成員,在藝術研究領域經驗豐富,文筆明白曉暢。
6、
“大家小書”代表作,系列套裝暢銷30余年
:本書與《高更》《莫奈》《古希臘藝術與神話》《全球當代藝術》《透納》等同屬于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
系列,涵蓋了幾個世紀以來全球視覺文化范圍內的諸多藝術家、藝術風格以及藝術流派。該系列首版發行于1987年,暢銷30余年仍受到各方讀者的歡迎。
自20世紀初,西方抽象藝術一直令觀眾們困惑、憤怒卻又有些著迷。這種顛覆性和復雜性交織,一度導致其在主流藝術中的被接受速度緩慢。但今天,當我們觀看和討論現當代藝術時,抽象藝術早已成為不可避開的主題。
作為介紹西方抽象藝術的經典之作,這本重新修訂的發展簡史保留了將藝術流派置身于曠闊的文化背景中的敘述基礎,從康定斯基、馬列維奇和蒙德里安的開創性工作,梳理至俄國構成主義、風格派和包豪斯,其中還對比了20世紀30年代至40年歐洲幾何抽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表現主義之間的區別。本版新增的內容還將時間軸拉進20世紀80年代,探討了女性藝術家、東亞地區的藝術家以及新材料的延展與抽象藝術所面臨的危機等當代畫題。
本書的首版曾受到讀者們的廣泛好評,相信該修訂版會成為向新一代讀者介紹抽象藝術的最佳讀物。
作者簡介:
20世紀80年代末,安妮·莫辛斯卡率先在蘇富比拍賣行開展了當代藝術研究。除了寫書,她還為《泰特》《阿波羅》《藝術評論》《TLS》和《藝術月刊》等期刊撰稿。莫辛斯卡是BBC Radio 3的藝術評論家,也是國際藝術評論家協會的成員。
編輯推薦:
u
經典版本再升級
本書介紹了自1900年以來抽象藝術簡明發展簡史。本書首版是1990年,一經問世,獲得西方世界廣大讀者廣泛好評。這次中文版,是在1990年基礎上的修訂本。全書除了對抽象藝術流派的發展進行梳理,同事還將時間軸拉進20世紀80年代,并且探討了女性藝術家、東亞地區的藝術家以及新材料的延展與從事抽象藝術創作所面臨的危機等更加前言性的命題。
另外,本書已納入“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系列。該系列于1958年問世,是由國際知名藝術圖書出版社Thames & Hudson出版的長銷全球六十余年的系列叢書,目前已出版了 300多種圖書,內容涵蓋了幾個世紀以來全球視覺文化范圍內的諸多藝術家、藝術風格以及藝術流派。
知名藝術家大衛·霍克尼是這樣評價該系列叢書的:“通過這些幾乎任何人都能買得起的書,藝術變得更容易接近了。”
本書目錄:
7 前言
第一章
12 觀察世界:
通往抽象的途徑1910—1914 年
第二章
41 向內凝視:
搜尋1912—1920 年
第三章
66 社會理想:
構筑未來1920—1939 年
第四章
111 歐洲的抽象藝術:
1939—1956 年
第五章
132 專注表現:
美國1939—1956 年
第六章
161 物性探索:
抽象藝術1956—1978 年
第七章
196 抽象危機:
1979—1989 年
第八章
209 延伸的視角:
1990 年以來身份與地點的擴展
第九章
231 廣域的抽象:
21 世紀
253 參考文獻
259 插圖目錄
265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