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本書由《心血管內科醫生成長手冊》團隊重磅打造,作者主要來自丁香園網站,且均來自全國二甲以上醫院的臨床科室,大多是奮戰在臨床工作一線的心血管專科醫生,還涉及急診科、腫瘤科、消化內科、內分泌代謝科、老年醫學科、感染科、介入科、超聲科、核醫學科、重癥監護室、心電圖室、麻醉科等醫生,其中不乏主任醫師等高年資醫師。
★實用:作者“十年磨一劍”,結合親遇的具體病例,反思失誤原因,總結臨床得失,這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專科醫生的診療水平。此外,該書得到了眾多心血管領域專家、教授的指導,點評時結合了心血管領域的新進展,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有益于臨床醫生學術視野的開闊。
★新穎:以日記形式寫作,表達形式新穎,別具一格,有別于傳統教材和病例討論。每篇日記都是一個鮮活的故事,讀來意趣橫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近370篇日記展現了200多位作者風格迥異的臨床思維,給廣大心血管臨床醫生帶來新的啟迪、新的收獲。

基本信息
第一章 入門篇 / 1
1 詢問病史的重要性 / 1
2 病因診斷,從細致查體做起 / 2
3 問診查體是基礎,臨床細節是關鍵 / 4
4 問病史不細致,險釀大錯 / 5
5 基本理論是根基,臨床觀察是途徑 / 6
6 規范醫療細節,從容面對急診 / 7
7 注重病例討論,從臨床查房中提高 / 9
8 注意癥狀動態變化的重要性 / 9
9 心臟聽診——心血管內科醫生成長的基本功 / 11
10 亮出你的聽診器,相信自己的耳朵 / 13
11 不注意查體,被救錯的“急性左心衰竭” / 14
12 你做心電圖了嗎? / 16
13 如何學好臨床心電圖? / 17
14 由心臟超聲心動圖EF 值想到的 / 18
15 如何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 / 21
16 初出茅廬者如何值好人生第一個夜班? / 23
17 心血管科常見錯誤之我見 / 24
18 做臨床上的福爾摩斯 / 26
19 奇怪的心力衰竭 / 29
20 氣胸誤診為冠心病 / 30
21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病因卻在心臟聽診處 / 31
22 病案現場之如履薄冰系列 / 33
第二章 高血壓篇 / 41
1 難治性高血壓,“元兇”竟是甘草片 / 41
2 測量血壓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 43
3 降壓治療的兩個“度” / 46
4 與250/150mmHg 的血壓面對面 / 48
5 花季少年高血壓原因 / 50
6 尋芳探幽——探尋發作性高血壓背后的故事 / 51
7 年輕高血壓患者警惕腎動脈狹窄 / 54
8 隱匿的“高血壓危象” / 55
9 真的是難治性高血壓? / 56
10 警惕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理想的原因 / 58
11 頭暈伴高血壓,原來另有“元兇” / 59
12 反復呼吸困難患者原因何在? / 61
13 金黃色的“毒珍珠” / 62
14 難治性高血壓一例:家族性糖皮質激素抵抗 / 64
15 瀕死感籠罩的高血壓患者 / 66
16 平穩降壓,馬虎不得 / 69
17 慣性思維不可取 / 70
18 了解高血壓背后的“故事” / 71
19 推陳出新——難治性高血壓的治療一例 / 72
20 緩釋劑型,一種新的臨床風險 / 74
21 ARR 篩查陰性繼續做鹽水負荷試驗,為什么我不遵循指南? / 76
22 高血壓患者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嗎? / 77
23 是難治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 / 78
第三章 冠心病篇 / 81
1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 81
2 拿什么拯救你,年輕的心 / 83
3 誤診為胃潰瘍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 86
4 CTO 病變的處理不僅是技術,還有…… / 88
5 急診PCI 術前假性血小板減少癥 / 89
6 百因必有果——妙齡女郎的急性心肌梗死之謎 / 92
7 真的是血管性頭痛嗎? / 94
8 一例打破常規的急性心肌梗死 / 96
9 右位心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形成的迷局 / 101
10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特殊療法”的顯著效果 / 105
11 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卻并發二尖瓣前葉脫垂究竟是為何? / 107
12 心肌酶那些事兒 / 109
1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111
14 暈厥的罪魁禍首 / 112
15 一樣的暈厥,不一樣的治療 / 114
16 究竟是膽囊炎,還是急性心肌梗死,真令人為難! / 116
17 細微之處見真章 / 118
18 柳暗花明——更年期女性的發作性胸痛之惑 / 119
19 腸梗阻患者住院期間猝死之謎 / 120
20 差點誤診的胸痛 / 122
21 頭痛也致命,警惕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 123
22 是心肌梗死還是心肌炎?——“一顆紅心,兩手準備” / 125
23 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為什么不能溶栓? / 127
24 對比劑腎病的防與治 / 129
25 “三進宮”的煩惱,支架內再狹窄的治療 / 130
26 Brugada 綜合征?常見病與罕見病的診斷思路 / 132
27 PCI 術后低血壓需重視 / 133
28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體會 / 134
29 不簡單的右束支傳導阻滯 / 135
30 術后急性冠脈綜合征,這次輪到眼科了 / 138
31 心電圖ST 段抬高也可能是冠狀動脈微血管梗死 / 140
32 被忽視的“不穩定型心絞痛” / 142
33 不穩定斑塊腔內影像引發的抗栓策略思考 / 143
34 冠狀動脈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 146
35 疑似之跡,不可不察——貌似心肌炎的急性冠脈綜合征 / 147
36 打破常規:以頭痛起病的急性冠脈綜合征 / 149
37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卻發生缺血性腦卒中 / 151
38 關注“雙心”——重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慮與抑郁情緒的診治 / 153
39 眼見未必為實:警惕心電圖T 波假性正常化 / 155
40 支架植入后黑便:打破砂鍋問到底 / 156
41 STEMI 合并腎功能不全及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診策略——不幸的患
者,艱難的選擇 / 157
42 急性心肌梗死PCI 術后反復亞急性支架內血栓形成的救治 / 159
43 急性心肌梗死擇期開通左前降支過程中中間支閉塞的思考 / 161
44 急性左主干閉塞行急診PCI 治療一例 / 163
45 PCI 術后消化道出血的治療困惑 / 164
46 心路征程中的“暗礁” / 167
47 不同尋常的“頸椎病” / 169
第四章 心律失常篇 / 172
1 室性心律失常電風暴一例 / 172
2 當妊娠遇到室上性心動過速 / 176
3 推本溯源——妙齡少女的心室顫動發作之謎 / 177
4 烏頭堿中毒之禍 / 179
5 “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爺子”心房顫動消融術后的抗凝策略 / 181
6 尼亞加拉瀑布與膽囊炎 / 184
7 艾司洛爾終止室性心動過速 / 187
8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之惑 / 189
9 “阿- 斯綜合征”背后隱藏的東西 / 192
10 那些年被錯治了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 194
11 暈厥、緩慢型心律失常避免心臟起搏一例 / 196
12 寬QRS 波心動過速一例 / 199
13 窄QRS 波心動過速一例 / 201
14 無休止的心室顫動,是ICD 植入,還是…… / 203
15 長QT 綜合征漏診后的思考 / 207
16 起搏器術后發熱的思考 / 209
17 同樣的心房顫動不同的抗凝策略 / 211
18 凝血酶時間延長8 倍該不該停用達比加群? / 214
19 胺碘酮使用的陷阱 / 215
20 把握心房顫動并長RR 間期起搏器治療指征 / 218
21 導管射頻消融時突發意識喪失一例 / 220
22 心房顫動伴長間歇的治療:快慢綜合征和慢快綜合征 / 223
23 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急性冠脈綜合征? / 226
24 借我一雙慧眼吧——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 / 229
25 阿- 斯綜合征發作差點誤診為癲癇發作 / 230
26 一個動作終止室上性心動過速 / 232
27 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胸痛低氧血癥治療坎坷之路 / 233
28

......

本書共分為13個篇章,收錄了關于心血管疾病的稿件近370篇。主要通過日記的方式來闡釋臨床中的常見病例和疑難問題,形式上主要采用【臨床經過】【分析及處理】【心得體會】【經典箴言】等 4 個步驟循序漸進地闡述。通過在日記中講述具體的診治過程,總結深刻的經驗和教訓,有助于讀者認識到臨床上常見的診療誤區。在編寫過程中,不僅突出了心血管學科的專業性,同時結合國內外指南和共識的內容,還涉及多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更注重體現作者縝密的臨床思維。此外,本書邀請來自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為主的 100 多位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青年專家對內容點評和把關,以期讓讀者領略到更開闊的學術視野,既拓寬了專業知識的廣度,又增加了本書的實用性和可讀性。


















張銘:醫學博士,博士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教授(破格晉升)、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梅奧醫學中心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人才心血管內科學科骨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首批優秀青年業務骨干出國研修人員,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中國臨床決策輔助系統心血管專業負責人;北京生理科學會血管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脂質代謝組副組長。
長期在門診、急診及病房一線工作,在心血管疑難、急危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實戰經驗,累計完成各種心血管介入手術1萬余例,擅長包括左主干、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等復雜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協助全國各地60余家醫院開展冠心病的介入手術治療和學術指導,患者的口碑和聲譽在全國名列前茅,連續5年入選被稱為中國醫療行業的“人民選擇獎”的中國好大夫榜榜單。
獨立主持包括國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11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等期刊發表SCI論文30余篇,單篇影響因子(IF)為35.86分,累計影響因子150余分,主編《心血管科醫師日記與點評》《內科疑難病例討論——循環分冊》及《心血管內科醫生成長手冊》。培養碩士、博士及外國留學生8名,2次入選首都醫科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
劉光輝:醫學博士,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副主任醫師,中國心臟聯盟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學會上海分聯盟委員,上海市醫學會互聯網醫療專科分會青年委員、糖尿病專科分會神經病變學組委員。
主編《心血管科醫生日記與點評》《檢驗與臨床的溝通:生化案例分析100例》《內分泌那些事》等8部書籍,主譯、副主編、參編20余部醫學書籍。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6篇,主持、參與及市局級課題3項。在內分泌代謝急癥、內分泌高血壓、電解質紊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曾擔任丁香園網站心血管專業版塊版主6年。以第一完成人榮獲上海康復醫學會科技獎(科普類)一等獎,榮獲第四屆上海市青年醫學科普能力大賽二等獎,以第一完成人榮獲同濟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同濟大學醫學院PBL教案設計一等獎及課程思政比賽二等獎,榮獲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十佳醫生”“十佳教師”等稱號。
鄭煒平:福建省立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臨床心電學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全國青年委員、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分會循證醫學學組委員,福建省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與循證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老年醫學分會委員,《實用心電學雜志》編委及國內多個專業期刊審稿專家。
從事心血管內科專業20余年,對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治和無創電生理診斷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丁香園網站心血管專業版塊、醫學統計學版塊負責人。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論文6篇,《心血管內科醫生成長手冊》主編,《內分泌那些事兒》《聰明統計學》副主編。以第一作者獲福建省醫學科技三等獎1項、福建醫科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福建省立醫院技術創新獎2項,設計的三維心臟模型及醫學軟件獲國家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2項,其成果在臨床、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參與課題多項,主持省自然基金2項、廳中青年骨干基金課題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