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資治通鑒1
資治通鑒2
資治通鑒3
資治通鑒4
資治通鑒5
資治通鑒6
資治通鑒7
資治通鑒8
資治通鑒9
資治通鑒10
資治通鑒11
……
資治通鑒24

......

《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早編年體史書),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原字公實,后改君實,原號迂夫,后改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司馬光著述頗多。除了《資治通鑒》,還有《通鑒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都進行過鉆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涑水記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兩人是孔子和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