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送 2023新書《中國書法十五講》+扇子+字帖












內容簡介
為什么說王羲之的書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為什么學書法要從“永”字開始?幾經滄桑流傳至今的碑帖范本又有什么故事?本書作者歷經三年時間編改,以通俗易懂、簡約而不簡單的方式講解歷代書法名家的藝術特色、風格特征,每幅名帖都有全面,專業的鑒賞分析,每一幅都值得細細品讀,耐人尋味。書中共收錄來自來自全球15家頂級博物館,包括故宮博物院、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等在內的50多位歷代書法大家的120幅傳世名作,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于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讓讀者飽覽3600年的中國傳統書法之美。
作者簡介
作者丨劉含之
浙江大學講師,現任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體藝文化建設中心副主任。2008 年至 2018 年本、碩、博均就讀于浙江大學。2013 年 7 月獲五年制美術學學士學位,專業方向為中國書法篆刻。2013 年 8 月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專業方向為故宮學與中國古書畫研究。2015 年 8 月碩博連讀攻讀博士學位,專業方向為中國書畫篆刻史學研究。2018 年 12 月獲博士學位。書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參加書畫藝術大展,曾受美國亞洲文化學院委托為國際知名作家潘銘燊先生制作朱文印“東南西北人”,受美國舊金山市立圖書館委托為其設計制作篆文館標。2018 年 6 月—2021 年 4 月,作為主編助理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項目”之“中小學書法進課堂教改項目”《書法課》
教材編撰及教學視頻錄制工作。
目 錄
商
[商]涂朱卜骨刻辭
秦漢
[秦]李斯(傳)《嶧山刻石》
[秦]《里耶秦簡》
[東漢]《曹全碑》
[東漢]《石門頌》
[東漢]《禮器碑》
[東漢]《張遷碑》
魏晉
[三國魏]鐘繇 《宣示表》
[三國魏]鐘繇 《薦季直表》
[西晉]索靖(傳)《出師頌》
[西晉]索靖 《月儀帖》
[西晉]陸機 《平復帖》
[東晉]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東晉]王羲之 《黃庭經》
[東晉]王羲之 《遠宦帖》
[東晉]王羲之 《蘭亭序》
[東晉]王羲之 《平安三帖》
[東晉]王獻之 《中秋帖》
[東晉]王獻之 《〈洛神賦〉十三行刻石》
[東晉]王珣 《伯遠帖》
[東晉]王羲之等七人 《萬歲通天帖》
隋唐
[隋]智永 《真草〈千字文〉》
[唐]歐陽詢 《行書〈千字文〉》
[唐]歐陽詢 《仲尼夢奠帖》
[唐]歐陽詢 《九成宮醴泉銘》
[唐]歐陽詢 《張翰帖》
[唐]歐陽詢 《皇甫誕碑》
[唐]陸柬之 《書陸機〈文賦〉》
[唐]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唐]褚遂良 (傳)《行書〈蘭亭序〉》
[唐]褚遂良 (傳)《大字陰符經》
[唐]孫過庭 《書譜》
[唐]張旭 (傳)《古詩四帖》
[唐]顏真卿 《祭侄稿》
[唐]顏真卿 《多寶塔碑》
[唐]顏真卿 《自書告身帖》
[唐] 顏真卿 《麻姑仙壇記》
[唐]顏真卿 《顏勤禮碑》
[唐]懷素 《自敘帖》
[唐]懷素 《草書〈千字文〉》
[唐]懷素 《論書帖》
[唐]柳公權 《玄秘塔碑》
[唐]柳公權 (傳)《蘭亭詩》
[唐]鐘紹京 (傳)《〈靈飛經〉四十三行》
[唐]杜牧 《張好好詩》
[唐]賀知章 《孝經》
[唐]李白 《上陽臺帖》
五代
[五代]楊凝式 《韭花帖》
[五代]楊凝式 《神仙起居法》
[五代]徐鉉 《私誠帖》
兩宋
[北宋]李建中 《貴宅帖》
[北宋]范仲淹 《道服贊》
[北宋]歐陽修 《灼艾帖》
[北宋]歐陽修 《自書詩文稿》
[北宋]蔡襄 《自書詩》
[北宋]蔡襄 《紆問帖》《山堂詩帖》
[北宋]蔡襄 《澄心堂帖》
[北宋]蔡襄 《陶生帖》
[北宋]蔡襄 《離都帖》
[北宋]蘇軾 《寒食帖》
[北宋]蘇軾 《赤壁賦》
[北宋]蘇軾 《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
[北宋]蘇軾 《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
[北宋]黃庭堅 《松風閣詩帖》
[北宋]黃庭堅 《諸上座帖》
[北宋]黃庭堅 《惟清道人帖》
[北宋]黃庭堅 《教審帖》
[北宋]米芾 《蜀素帖》
[北宋]米芾 《珊瑚帖》
[北宋]米芾 《盛制帖》
[北宋]米芾 《苕溪詩帖》
[北宋]米芾 《長至帖》《韓馬帖》《新恩帖》
[北宋]趙佶 《草書〈千字文〉》
[北宋]趙佶 《楷書〈千字文〉》
[北宋]趙佶 題《臘梅山禽圖》
[北宋]趙佶 題《瑞鶴圖》
[北宋]趙佶 《秾芳詩帖》
[北宋]趙佶 《敕蔡行》
[南宋]趙構 《洛神賦》
[南宋]趙構 《宋高宗賜岳飛手敕》
[南宋]陸游 《自書詩》
[南宋]朱熹 《書翰文稿》
[南宋]吳琚 《七言絕句》
[南宋]張即之 《汪氏報本庵記》
[南宋]張即之 《大字杜甫詩》
[南宋]文天祥 《木雞集序》
[南宋]文天祥 《上宏齋帖》
[南宋]文天祥 《謝昌元座右辭》
金元
[金]任詢 《古柏行》
[金]趙秉文 《跋武元直〈赤壁圖〉》
[元]鮮于樞 《論草書帖》
[元]鮮于樞 《王安石雜詩》
[元]趙孟頫 《前后赤壁賦》
[元]趙孟頫 《洛神賦》
[元]趙孟頫 《歸去來辭》
[元]趙孟頫 《真草〈千字文〉》
[元]趙孟頫 《行書〈千字文〉》
[元]趙孟頫 《閑邪公家傳》
[元]鄧文原 《家書帖》
[元]康里巎 《奉記帖》
[元]康里巎 《臨十七帖》
[元]泰不華 《陋室銘》
明清
[明]宋克 《急就章》
[明]沈度 《敬齋箴》
[明]祝允明 文徵明《〈蘭亭序〉書畫卷》
[明]祝允明 《草書詩帖》
[明]唐寅 《為玉峰先生書》
[明]唐寅 《落花詩冊》
[明]唐寅 《與若容手札》
[明]文徵明 《五律詩軸》
[明]文徵明 《七律詩合卷》
[明]文徵明 《草堂十志》
[明]王寵 《自書五憶歌》
[明]董其昌 《勤政勵學箴》
[清]帝王 《御筆五福圖》
[清]愛新覺羅·弘歷 《泥金書〈四得續論〉》
[清]愛新覺羅·弘歷 《御筆大士像并〈心經〉圖》
[清]鄧石如 《心經》
[清]鄧石如 《少學琴書》
[清]鄧石如 《朱晦庵文語四屏》
[清]郭尚先 《黃庭內景經》
[清]吳熙載 《宋武帝與臧燾敕》
[清]愛新覺羅·溥儒 《壽字》

贈品《中國書法十五講》詳情如下:
中國書法十五講 方建勛 每講附有課程視頻 附古代碑帖臨習視頻 北大書法公開課 書法審美與實踐講稿整理 北京大學出版社
書名:中國書法十五講
書號:9787301343647
定價:99.00
作者/編者: 方建勛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3年09月

編輯推薦:
本書是北大書法公開課的講稿整理,課程視頻在網絡上廣泛流傳,點擊過千萬。作者以親身、獨得的經驗和體悟,給出了修習、欣賞書法的秘鑰。書后附有專門錄制的古代碑帖臨習視頻,可隨之揮毫落紙,可觀之悅目賞心。
內容介紹.jpg
本書是北京大學書法公開課“書法審美與實踐”的講稿整理。這十五講內容,既觸及書法最基礎的筆法、結字與章法布局等技法層面,也探討書法的風格、神采與氣韻等審美層面,同時還揭示了書法學習必經的臨帖、創作之方法與途徑。作者以親身、獨得的經驗和體悟,給出了修習、欣賞書法的秘鑰。全書保留了講稿的現場感、親和力,行文生動活潑,例證豐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圖,抉發幽微,盡顯書法之妙。每講附有課程視頻,視頻以“北大書法公開課”之名流傳全網,點擊過千萬,頗受廣大書法愛好者的喜愛。書后附有專門錄制的古代碑帖臨習視頻,可隨之揮毫落紙,可觀之悅目賞心。如此,一編在手,可讀、可賞、可學、可寫,成為懂書法之人。
目錄.jpg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引 言
第一講 緒論
一、漢字的起源
二、漢字的形體特點
三、從“文字符號”到“筆墨圖像”
四、人的表達
第二講 書法五體,各有其美
一、五體的演變過程
二、五體之美
三、形隨人變
四、糅合與互參
第三講 書寫內容
一、殷商甲骨文
二、先秦金文
三、秦刻石
四、兩漢
五、魏晉以來
六、臨古
七、小結
第四講 點畫(線條)
一、字體不同,點畫(線條)不同
二、點畫之美
三、從有限到無限:點畫中有象
四、點畫的共性審美追求
五、點畫的法、理、意
六、點畫質感的三大類型
七、點畫的難度
第五講 結構
一、結構的核心原則:八面拱心
二、結構有“勢”:字勢
三、“尚法”與“尚意”
四、“集古字”:結構的創新來源
五、結構的創新:在臨古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新的協調
六、行、草書結構的獨特性:臨時從宜
第六講 章法與布白
一、章法的三大類型
二、章法變化與陰陽對偶
三、計白當黑
四、勻稱之白與散亂之白
五、布白疏密與美感差異
第七講 神與氣
一、怎么才能見出神采
二、神采的獨特性
三、神采的超越性
四、以氣充之,精神乃出
五、氣質和氣息
第八講 骨、肉、血
一、初識“骨、肉、血”
二、為什么“骨”在先?
三、“骨力”從哪兒來?
四、骨力的“顯”與“隱”
五、關于“肉”
六、關于“血”
七、小結
第九講 情性
一、什么是情性?
二、無個性,不風格
三、在追求境界中流露個性
四、情緒的變化與書跡的變化
五、“離情”之書
六、余論
第十講 筆法
一、筆法的幾個基本概念
二、王羲之與“八面用鋒”
三、顏真卿筆法的“篆籀意”
四、清代碑派新法
五、筆法服從于審美
六、筆法的“變”中有“定”
第十一講 書寫過程
一、書體不同,書寫感覺有別
二、觀念影響書寫
三、臨古:改變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
四、書寫的理想境界:心手雙暢
五、書寫與節奏
六、小結
第十二講 臨帖
一、為什么要臨帖?
二、怎么臨?
三、臨帖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四、小字展大,怎么臨?
五、臨帖的終極理想
第十三講 創作與創新
一、古人的創作:日常書寫
二、書法創作的表層與內質
三、初學者怎么創作?
四、出新之途
五、夾縫中求生:在臨古中,逐漸找到范本與自己的“契合點”
六、興:創作的“催化劑”
七、最好的創作,是無意于“創作”
第十四講 意境與境界
一、什么是“意境”?
二、書法意境的生成
三、書法意境的獨特性
四、書法意境的創造,主要在于“怎么寫”
五、書法意境的審美體驗
六、書法以“天然”為最高境界
七、通向天然之境的途徑
第十五講 時代審美與個體選擇
一、王羲之與東晉的妍美書風
二、唐人學宗右軍,各得一體
三、宋人書法與尚意風氣
四、碑學風潮與帖學重振
五、今天這個時代
附錄 古代碑帖選臨
作者簡介.jpg
方建勛
----------------------------
方建勛,北京大學美學博士、藝術史博士后,北京大學書法教育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出版《中國書法通識》(新星,2023)、《行書的故事》(中信,2021)、《臨帖九講》(中信,2017)《字美在何處》(與楊諤合著,中信,2017)、《印境》(安徽教育,2015)、《清秀飄逸的漢隸技法四十五例》(安徽美術,2015),并在《光明日報》《中國書法》等發表論文三十余篇。央視書畫頻道“一日一印”欄目主講人。曾赴英國、西班牙、日本、埃及等國家的大學講授書法并舉辦書法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