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介紹:
版畫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西方藝術史上的歷代大師都曾熱衷于版畫創作。本書由世界知名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授權出版中文版,堪稱國內首部梳理西方版畫藝術發展的著作。
本書初次全面探索了版畫在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在歐洲的起源和傳播。開篇詳細介紹了蝕刻藝術的創作技法和材料使用,并清晰描述了蝕刻藝術的創作過程,接著對其起源進行了深入研究,繼而探索了荷蘭、德國、意大利和法國的藝術家是如何發展蝕刻藝術,以及蝕刻藝術是如何成為版畫創作中通用且持久的形式之一,并在歐洲傳播開來。
書中收錄了260余幅精美版畫作品,介紹了蝕刻藝術早期先行者中的那些偉大藝術家的版畫創作,如丟勒、帕爾米賈尼諾、老勃魯蓋爾等。書中展示了他們那些與油畫相比別具美感和價值的知名版畫作品,講解了這些藝術家如何為后來的倫勃朗和戈雅等藝術家的版畫創作墊定了基礎,并直接影響了當代藝術家的版畫創作形式和創作技法。全書對蝕刻藝術這一版畫形式的開創性探索和研究,為我們了解整體版畫藝術提供了更加詳細且全面的認識,進而更加深入系統地理解版畫藝術的發展和價值。
編輯推薦: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版畫部門團隊撰寫,
專業
的西方蝕刻版畫史
按照時間順序,清晰地梳理了西方蝕刻藝術的開始、發展、傳播和影響
內容豐富,涵蓋了版畫材料、技法和歐洲
知名
版畫家及其代表作品
260余幅精美版畫作品,細節強大,展現了版畫
特有
的印痕之美
u
本書作者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版畫部門相關專業人士,內容
專業
;
本書作者納丁·M.奧倫斯坦(Nadine M.Orenstein)和,納丁·M.奧倫斯坦(Nadine M.Orenstein)都來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版畫和繪畫部門,撰寫和策劃過多個版畫主題的文章著作和展覽,具有藝術、版畫的知識背景。本書由他們執筆,內容專業,是一本可參閱的專業的西方版畫史。
u
圍繞歐洲幾大城市,深入探討了版畫的發展和價值;
本書按照時間順序,結合時代背景研究了版畫在荷蘭、德國、意大利和法國的起源及傳播,清晰地梳理了蝕刻版畫的百年發展歷史,讀者可以更加系統的了解版畫的發展、影響和價值。
u
書中內容豐富,涵蓋了版畫的材料,技法、制作過程、
知名
版畫家和代表作品,綜合闡述了版畫的相關知識內容 ;
書中開篇詳細介紹了早期的時刻技法和工藝、鐵具蝕刻和銅版蝕刻等不同材質的蝕刻藝術、防腐蝕材料,以及如何制作印版等版畫制作過程,讀者可以學習版畫的制作流程和工藝;接著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包括丟勒、帕爾米賈尼諾、老勃魯蓋爾等版畫大師的版畫創作過程和代表作品,在了解西方版畫史的同時,讀者也可以探索藝術家們藝術形式的改變和創作歷程。
u
全書260余幅精美的版畫大圖,復制創作的印痕細節可見,展示了版畫作品
特有
的線條之美;
本書260余幅代表性蝕刻版畫藝術作品,涵蓋紋樣、人物、景觀、建筑、器皿、制圖等多種內容形式;盔甲、雕塑、繪畫、青銅器等版畫制作來源,全面展示了版畫藝術內容形式和制作來源的多樣,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版畫的制作和表達。
u
裝幀精美,特殊選紙;
本書是235mm*275mm,硫酸紙護封,體現版畫的復制特色;采用鎖線裝幀,可展開平鋪閱讀,插圖細微之處印刷清晰,直觀感受版畫的制作與線條呈現。
本書目錄:
7 館長的話
9 展品出借方和貢獻者
13 精神啃蝕:16世紀的蝕刻材料與技法
納丁·M.奧倫斯坦和阿德·斯汀曼
23 鐵器時代:蝕刻伊始(約1500年)
克里斯托夫·梅茨格
作品名錄1—26
63 荷尖初露:荷蘭蝕刻(1520—1550年)
納丁·M.奧倫斯坦
作品名錄27—38
91 德國蝕刻的話語拓展: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夫和他的遺產
法蕾妲·斯皮拉
作品名錄39—54
127 印版繪畫:帕爾米賈尼諾與意大利早期蝕刻
凱瑟琳·詹金斯
作品名錄55—75
159 畫者媒介:維羅納和威尼斯的蝕刻
凱瑟琳·詹金斯
作品名錄76—94
199 文藝復興時期的法國蝕刻
凱瑟琳·詹金斯
作品名錄95—115
239 蝕刻職業化:16世紀50年代的荷蘭
納丁·M.奧倫斯坦
作品名錄116—128
266 術語表
267 注釋
289 參考書目
300 索引
306 致謝
308 圖片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