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6794117






706794117

10
6
個古代科技,
1027個課堂知識,968
幅
彩
繪插畫,
涉及
20多個領域
中科院科技專家邱成利主編,
劉嘉琪院士
、
蘇青社長
聯袂推薦
一、中科院研究員主編,多位院士、社長推薦
中科院研究員、科技部巡視員、科技專家邱成利主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原理事長劉嘉麒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原社長蘇青聯袂推薦,確保內容權威精準,真正做到為孩子負責。
二
、來自中科院的研究成果,給孩子真正的科學知識
全書精選了106個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其中包括中科院遴選的80多項重要研究成果,共計1027個課堂知識,且準確無誤,確保孩子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三
、同類課外讀物中,唯一選項最多的一套書
本套書精選了106項科技成就,是目前童書市場上囊括項數最多的一套書(其他同類書最多選取40項),也是更側重于科學知識的一套書(其他同類書更側重于文化性)。
比如秦始皇陵銅車馬,同類書更側重于描述它的精妙逼真,我們除了描述這一點之外,還重點解析了銅車馬的科技內容,比如傘中帶有神秘而奇巧的機關等。
比如長城,同類書更側重于描述它的雄偉壯麗,我們除了描述這一點之外,還重點解析了長城在不同的山地、高山峻嶺、沙漠等地帶如何修筑、如何運輸材料等科學難題。
四
、同步課堂學習,對標中小學課本教材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小學課本《科學》中,包含很多與中國古代科技發明創造相關的內容,如養蠶、月相的變化、影子的變化、計時器、光的傳播等。本套書不僅包含這些內容,還有淺顯幽默的解析,并搭配豐富多彩、靈動有趣的插圖,能使小讀者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額外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內容還延伸至中學課本的《物理》《化學》等。
一套書既是歷史課,亦是科學課。
五
、涉及20多個科學領域,一套書滿足孩子多方面求知欲
本套書囊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形式科學,涉及天文,物理、化學、地理、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學、醫藥學、病理學、法醫學、農學、氣象學、建筑學、工程、水利、冶金、機械、印刷、造船、航海、陶瓷、紡織等20多個科學領域……還包括歷史故事、名人典故、神話傳說……包羅萬象,豐富多彩,能夠滿足孩子多方面的求知欲。
六
、“我想知道為什么”,剖析科學知識背后的原理
本套書不僅描述了106項古代科技發明創造,還深入剖析了每一項科技發明創造背后的原理。這就像孩子們在了解了一個神秘機關后,又知道了機關之所以神奇的原理,會加深孩子的記憶,讓他們真正讀懂,啟發智慧。
七
、
968
幅手繪插畫
,
許多
“小矮人”
在
畫中“趕場”
本套書精工細作,共繪制了近千幅彩畫,其中有大量“小矮人”式插圖,每個“小人”忙碌地在各個科學場地“趕場”,輔助解釋科學原理,有時還與讀者對話,活潑有趣,能夠吸引小讀者閱讀。
八
、設計靈活可愛,符合孩子天性
本套書的設計十分用心,每一個對頁版式都有整體感,但又各自獨立,每一頁的每一部分都充滿設計元素,都富有創意,適合孩子的天性和好奇心。
九
、
附一份珍貴年表,方便檢索
附有一份古代科技發明創造年表,詳述了中國古代每一個重大科技發明創造的時間,讓孩子能夠深切地感受古代中國的輝煌與神奇。
傳統文化是我們的根。
作為文明古國,我們的古代智慧在千年前就非常了不起。
《
了不起的中國古代科技
》
這套書囊括了
106個科技發明創造、1027個知識點、968幅彩繪插畫,帶領孩子穿越上下五千年,展開腦洞大開的科學探索之旅。
這是一本充滿魅力的神話故事書!
你知道立春
“打春牛”的故事嗎?
你知道千年物種大豆,最早是誰種植出來的嗎?
你知道指南針的神話故事嗎?
神話中有個人面鳥身的句芒,在立春這天發現牛偷懶不犁地,就用鞭子打它,牛驚醒,急忙去干活,這才有了立春
“打春牛”的說法。
傳說帝嚳的妃子姜嫄踩了巨人的腳印,懷孕生下一子,被當做妖怪扔了好幾次,都安然無恙。這個小男孩就是后來的周族始祖后稷,后稷愛種麻和菽,后被尊稱為
“農神”,其中菽就是大豆。
傳說黃帝和蚩尤大戰分不出勝負,后來蚩尤放出彌天大霧,讓黃帝將士們分不清東西南北,無法作戰。
眼看陷入困局,一位叫風后的大臣做出了指南車,指引大軍走出了迷霧,這才戰勝了蚩尤。這個指南車就是最早的指南針。
這是一本生動有趣的歷史書!
你知道陰歷的
“煩心事”嗎?
你知道計算機的
“老祖宗”是誰嗎?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地圖嗎?
陰歷主要依據月亮的運行規律而創制的歷法。但陰歷也有煩心事,因為它的標注與實際天氣總有不符的時候。一年
12個月是354天或360天,與實際要少11天多。
那怎么辦?古人就請
“閏月”來幫忙。
他們制定了
“十九年七閏法”,就是19年里插入7個閏月來補足。今2023年就多了個閏2月。
而陽歷就比較對應四季,它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
所謂的公歷就是陽歷,而農歷是陰陽合歷。
我也是終于搞明白了這幾個歷法的定義了。
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比如計算機的老祖宗是提花機,是西漢的陳寶光妻子研發的一種機器。
世界上最早的地圖是漢朝富二代利豨的陪葬品
——駐軍圖、地形圖、城邑圖。
嗐,
這一套,孩子,你一定要讀,太漲知識了!
本套書《了不起的中國古代科技》由中科院科技專家邱成利主編,精選了106個代表中國古代智慧的科技發明創造,1027個課堂知識,968幅手繪插畫,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給孩子,內容囊括了天文、數學、物理、地理、植物、動物、醫藥、農業、建筑、冶金等20多個領域的科技發明創造……讓孩子在閱讀時,不僅能深入感受古人的智慧,還能學習古人執著的求知精神,勇于探索、勤于實踐、善于創造的優秀品質。
706794117

邱成利: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科技部人才與科普司原二級巡視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訪問學者,同濟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大連海洋大學客座教授。曾任《中國軟科學》雜志副總編輯。
70679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