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接近死亡,才能看清生命”
為你揭秘隱匿于時光中的古文明至寶。
穿越時光的“生死”旅程
從古至今,墓葬文化與所屬文明的生活、宗教、文化、藝術都息息相關。本書為讀者呈現令人嘆為觀止的古文明墓葬遺跡,解讀這些失落文明的物質與精神的寶藏,為你開啟一場精彩絕倫的穿越時光的文明之旅。
全球范圍的“古墓發掘檔案”
本書以地域為線索,介紹了歐洲、非洲、亞洲和美洲的古代墓葬遺址和其中出土的文物、藝術品。通過不同領域專家的解析,引讀者為遺址和墓葬的發掘而驚喜,為塵封寶藏的出土而贊嘆,更能感悟不同文明對生與死的理解,感慨人類文明是如此神奇而精彩。
博物館般的精彩與廣博
歷史上那些偉大文明為逝者建造的“永恒居所”都展現出當時的建筑與藝術水平。書中珍貴的歷史照片與精美的細節呈現會令讀者大飽眼福。書頁翻動間,讓我們跟隨考古學家探秘古墓,鑒賞文物,與時光中的偉大文明神交……閱讀本書的過程就像在一個包羅萬象的超級博物館中游覽。

歷史上那些偉大文明為逝者建造的“永恒居所”都展現出當時水準的藝術水平與工藝技術,期望永恒居所和無數珍寶在墓葬內陪伴死者長眠,幫助他們穿越時間之海。從布列塔尼和愛爾蘭的巨石紀念碑、邁錫尼王國阿伽門農的寶庫、帝王谷和圖坦卡蒙的寶藏、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印度的桑吉塔到“眾神之城”
特奧蒂瓦坎和神秘的西潘王陵……
跟著這本不同尋常的書,可以探訪世界各地古代文明隱秘的寶藏之地,并從中了解那些曾經盛極一時失落的文明的生活、文化、藝術以及當時的人們對“來世”“永生”的不同理解,在這些文明與之逝后世界的關系中感悟到生命的意義。
這本書用將世界各地人類古文明的歷史、墓葬文化、考古與藝術等精彩內容匯集在一起,考古及古文明專家的權威解讀、而精美的圖片資料,引讀者沉醉于那些淹沒在時間長河里的珍貴寶藏和振奮人心的探險故事。

序言
歐洲
26
布列塔尼和愛爾蘭的巨石墓
32
拉齊奧伊特魯里亞地區的亡靈崇拜
44
馬耳他群島上的哈爾﹒薩夫列尼地宮與布羅赫托爾夫石圈
80
邁錫尼國王的寶藏
86
維爾吉納的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墓地
100
非洲、中東和近東地區
109
胡夫金字塔
114
帝王谷和圖坦卡蒙的寶藏
139
底比斯的賽內弗爾墓和其他墓地
183
巴哈利亞綠洲的黃金木乃伊
205
內姆魯特山: 靠近天堂寶座
217
佩特拉的宏偉石墓
224
巴爾米拉的墓葬群
244
烏爾王陵
258
亞洲和遠東地區
272
草原民族的喪葬儀式
278
中央邦的桑吉佛塔
295
吳哥窟建筑群
308
秦始皇帝陵
330
漢代陵墓和喪葬習俗
348
唐代帝陵
353
美洲
366
眾神之城: 特奧蒂瓦坎
372
帕倫克和帕卡爾的隱藏墓地
383
神圣的薩波特克城市: 阿爾班山遺址
396
西潘: 宏偉而神秘的莫切王陵
404
詞匯表
422
索引
424
參考文獻、傳記及圖片版權信息
428

歷史上的每個人類文明都格外關注死亡, 也關注與之密切相關的死后世界。人類對死亡的抗拒是生命的一部分,這反映在所有人的潛意識中, 我們都確信自己能夠以某種方式不朽。這種不符合邏輯的自我說服,體現在一種相信有超越于生命之存在的信仰中,關于死后生命的說法以各種方式出現在了不同時期的人類文化中。
……
死后世界能以某種方式與現實世界溝通的觀念, 意味著死者成了崇拜的對象。早先只有一些簡單的儀式, 之后這些儀式變得更加復雜而狂熱。墳墓越來越大、越來越精美, 直到它們終于成為“永恒的居所”。
隨著技術進步和金屬加工工藝的出現, 陪葬品變得更豐厚更精致, 其中包括多種類型的珍貴器物,裝飾紋樣十分優美。這些器物具有象征意義, 古人認為能代表死者在另一個世界擁有的財富、地位和權力。
希臘的邁錫尼(
Mycenae
) 城市墓葬群的王室墓地可追溯至公元前
2000
年, 與埃及第十八王朝的陵墓處于同一時期。他們將巨石墓的紀念碑式元素, 例如“ 阿特柔斯寶庫(
Treasury of Atreus
)”入口處重達
120
噸的柱頂門楣與青銅時代墓葬建筑的精美結合在一起。邁錫尼的統治者們面部覆蓋著金箔制成的浮雕面具, 被葬在擁有寬闊墓室的豎井式墓或者圓頂墓中, 在后者的墓穴中, 圍繞圓心建造的石墻能高達
12
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