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袍哥
1.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兼備文學式的描寫與嚴謹的歷史研究;
2.微觀個案與宏觀歷史的完美交織,在宏大歷史背景之下審視個人命運的沉浮;
3.傳奇色彩與歷史的深度同時呈現,將對袍哥的研究在縱向和橫向兩個緯度上加以定位,展現更飽滿、立體和豐富的川西社會圖景;
4.回應大眾文化中對秘密社會的獵奇心態,褪去浪漫想象和英雄光環,還原1949年以前影響**的秘密社會——袍哥的真實面貌;
5.以豐富的素材,重建民國基層社會的權力運作模式,還歷史以血肉;
6.圖文并茂,栩栩如生地展現中國近代民眾生活的種種細節。
茶館
社會史、城市史研究中的經典著作,也是新文化史和微觀史取向在中國史研究中的一次成功實踐

基本信息
袍哥
序 言
**部分 團伙
**章 殺死親生女
第二章 川西的鄉村
第三章 袍哥的網絡
第四章 調查的開始
第五章 佃戶“舵把子”
第二部分 地方秩序
第六章 精神的世界
第七章 神秘的語言
第八章 在茶館“講理”
第九章 儀式與規范
第三部分 大勢已去
第十章 女人的命運
第十一章 權勢的衰弱
第十二章 雷家的末路
第四部分 尋找真相
第十三章 講故事的人
第十四章 “農村工作者”
第十五章 何處是“望鎮”?
第十六章 袍哥的覆沒
第五部分 事件重構
第十七章 敘事與文本
第十八章 歷史的記憶
注 釋
附 錄
附錄 1 袍哥等級名稱表
附錄 2 雷氏家庭關系圖
附錄 3 沈寶媛:《一個農村社團家庭》
征引資料目錄
后 記
茶館
目 錄
新版序........................................ 001
中文版序........................................ 011
英文版序...................................... 033
引 子——早茶.................................... 001
第1 章 導 言——城市、茶館與日常文化................ 012
部 茶館與社會.............................. 067
第2 章 閑 茶——悠閑與休閑.......................... 069
第3 章 娛 樂——戲園與觀眾.......................... 119
第4 章 群 體——階級與性別.......................... 176
第二部 茶館與經濟.............................. 221
第5 章 經 營——小本生意的管理和競爭................ 223
第6 章 公 會——周旋在行業與國家之間................ 284
第7 章 堂 倌——艱難環境中的掙扎生存................ 327
第三部 茶館與政治.............................. 375
第8 章 講 茶——超越國家的控制...................... 377
第9 章 混 亂——日常生活的沖突...................... 405
第10 章 秩 序——公共空間的政治.................... 441
第11 章 結 論——地方文化與國家權力................ 489
尾 聲——尋夢.................................... 529
附 表.......................................... 537
征引資料.................................... 559
關于本書的評論..................................587
后記....................................594
顯示部分信息

......

《袍哥》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躍于長江中上游的秘密社會組織,其影響力與青幫、洪門不相上下。當其*盛時,川省約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響力及于各個角落,在川軍、湘軍中影響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村的與秩序》從一樁1939年的殺人案和一本塵封七十多年的報告出發,結合豐富的圖文資料,細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組織及近代基層社會的權力運作,審視了袍哥成員及其家庭在動蕩的大時代下個人命運的沉浮,揭開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日常”面目,呈現出一幅飽滿、立體、生動的近代川西社會圖景。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
以1900年至1950年成都的茶館為研究對象,力圖以此為窗口,探求20世紀上半葉成都人的生活實態。作者采用微觀歷史的研究方法,從茶館的休閑、社交、娛樂、經營、群體、組織、秩序等多個角度,切入茶館的社會、文化、政治角色,使讀者得以真切感知民眾的日常生活以及成都城市歷史的脈動。作者以豐富的檔案資料、新聞報道、文學作品和細致的田野調查為基礎,細節豐富生動,充滿生活氣息;地達成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社會史、城市史研究中的經典著作,也是新文化史和微觀史取向在中國史研究中的一次成功實踐。







王笛,1956年生,現任澳門大學杰出教授,歷史系主任,英文學術季刊《中國歷史前沿》共同主編。曾任美國得克薩斯A&M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關注中國社會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觀史的研究,成果豐碩,相關著作將在“博雅擷英·王笛作品集”中陸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