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后浪正版現貨 漂流北極 史上規模最大的北極科考行動 “MOSAiC”航次探索氣候變化科考環境研究記錄 科學普及書籍

原價:¥109優惠券:¥10券后價:¥99

著 者:[

匈牙利

]埃絲特·霍瓦思

[德]塞巴斯蒂安·格羅特

[德]凱瑟琳娜·韋斯–圖伊德

譯 者:曾千慧

字 數:

250千字

書 號:

9787221173232

頁 數:288

出 版:貴州人民出版社

印 張

:36

開 本:

1/8

裝 幀:

精裝

用紙:120g東方雅韻高白 定 價:

218.00

內容簡介

北極是氣候變化的中心。地球上沒有哪個地方的變暖速度比北極更快。在這里,氣候變暖的速度至少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但是我們對北極的生態環境和復雜氣候過程知之甚少……

海冰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當冰層破裂,相對溫暖的海水與極冷的空氣接觸時,會發生什么?在極夜的極端條件下,在春日陽光越來越強、冰層下出現迸發出新生命之前,生態系統會發生什么變化?北極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又在多大程度上是氣候變化的推動者?……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極地探險項目MOSAiC(北極氣候研究多學科漂流計劃)啟動了。2019年9月20日,“極星號”破冰船從挪威特羅姆瑟港口出發,去往冰凍的北極,隨著浮冰開始為期一年的漂流。來自20個國家的科學家登上了這艘船,研究北極海冰和氣候變化的后果。

本次考察由著名紀實攝影師埃絲特·霍瓦思擔任隨隊攝影師。她在“極星號”上待了近四個月,用鏡頭記錄下了北極天空的奇觀、探險隊員的工作、好奇的北極熊的來訪。伴隨這些照片的是MOSAiC研究人員的文字和評論,以及短小精悍的科普文章,幫助普通讀者了解大氣研究、生物地球化學、浮冰漂移等概念。

埃絲特憑借她在這次探險中拍攝的《北極熊和她的幼崽》獲得了2020年世界新聞攝影獎(環境類)第一名、2021年ITB(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

可持續責任類

圖書獎。

編輯推薦

2050年,人類真的會面臨無冰的北極嗎?

那是一個不歡迎人類的大冰原,氣候變化的“震中”。

為此,我們在北極隨冰漂流一年……

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和參與治理北極。

——《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

○ 為了未知的氣候未來 與正在消失的“舊北極”賽跑

MOSAiC,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旗艦項目,探索氣候變化最為劇烈,卻也最缺乏數據的區域——北極中央:1.4億歐元

20個國家

442名科學家、零下42度、7艘破冰船、38

9

天隨冰漂流、3400公里

60頭北極熊

1000多個冰層樣本

一套完整的冰基拖曳式海洋剖面浮標,永久地改變氣候研究

現狀,

亦是國際科研合作的范本。

○ 我們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是我們共同的“新北極”

MOSAiC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和北極科考國際合作的成功范例,是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在北極事務上的重要行動。

中方派出

自然資源部第一、第二和第三海洋研究所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中國海洋大學等10所科研單位和高校,陳大可院士擔任中方首席科學家,18名中國科學家參與5個航段,“雪龍二號”參與補給,首次布放我國自主研制的北極“海—冰—氣”無人觀測系統,獲得一系列寶貴的數據,填補我國乃至世界在北冰洋冬季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空白。

○ 世界新聞攝影大獎得主 獨家鏡頭捕捉突發瞬間

唯一官方攝影師隨船4個月

150幅高清照片、6篇科普短文、與60頭北極熊狹路相逢,《北極熊和她的幼崽》獲2020年世界新聞攝影獎環境

類第一名

這是人類首次獲得高清晰度的北極點圖像。在此之前,我們只有一百多年前北極探險家們帶回的模糊照片。

○ 極北、極夜、極光、極星 科學和自然的奇跡二重奏

當舌頭成了唯一的測量工具,攝人心魄的一切發生在極端條件下,科學家們如何發揮聰明才智,通力協作?從搭建浮冰研究站、采集樣品與分析數據、和北極熊斗智斗勇,到搶救科學儀器。科學家們的生活有哪些幕后趣事?有人織毛線、有人踩縫紉機,還有來自芬蘭的海冰研究

人員

——不可一日不蒸桑拿。

書中經常出鏡的韋麗娜·莫霍普特憑借在此次科考行動中事無巨細的后勤工作

當選

《自然》雜志2020年十大科學人物之一。

攝影作者

埃絲特·霍瓦思

的譯名勘誤

本書攝影

作者

埃絲特·霍瓦思

Esther Horvath

)系匈牙利人,其姓氏

Horvath

按照匈牙利語的發音更接近“霍瓦特”而非“霍瓦思”。特此勘誤,歡迎指正。

名人

推薦

感謝本書作者從攝影師的視角記錄了多國科學家通過全力合作完成“MOSAiC”計劃的過程,也感謝千慧流暢的翻譯,將本書呈現在讀者面前。之前,國內大部分讀者對于北極和北冰洋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早期探險家在三、四個世紀之前剛剛發現東北和西北航道的時候。然而,全球氣候變化,特別是南北極冰山崩塌以及大量浮冰融化帶來更多氣候變化的影響,引起了全球人類的關注。本書作為一本呈現冬季北冰洋中央區浮冰下發生的變化的科普類書籍,讓中國讀者第一時間了解到正發生在北冰洋的故事,趣味、知識與探索并存。

——

沈權,中國南極站長城站站長(“雪龍號”科考船高級船長,“雪龍2號”副總工程師)

“MOSAiC”航次,堪稱是人類北極考察史上空前絕后的一次壯舉。有幸參與其中,和其他科學家一起經歷了好奇、興奮、喜悅、艱難、挑戰,甚至是傷痛和眼淚,他們為了探索未知和人類賴以生存環境的變化所付出的努力時時刻刻激勵著我。本書將我帶回這段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過往場景歷歷在目,它無疑也為大家了解這一人類壯舉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窗口。

——詹力揚,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MOSAiC”參與成員之一)

獲獎記錄

○ 2020年“荷賽獎”(世界新聞攝影獎)環境類第一名

2020年亞馬遜海洋生物類、環境保護類圖書和生物學家傳記類第一

2021年柏林國際旅游交易會,可持續責任類圖書獎

2020年《紐約時報》氣候編輯室年度薦書(共5本)

2020年同名UFA紀錄片上映

簡目

前言

測量一個正在消失的世界

火之洗禮 做好在極端環境下工作的準備

啟航 直入海冰

冰漂的發明 弗里喬夫·南森和挪威極地遠征隊

漂流 在世界極北處建立研究站

大氣研究 探索風、云和顆粒

觀測站 冰上筆記

北極海冰 “冷庫”的裂縫

日常事務 世界盡頭的生活

北極生態系統 冰層以下的生命

生物地球化學組的研究 尋找蹤跡

越冬 全天24小時在黑暗中工作

海洋研究和氣候變化 凝望深淵

輪換 在北極點交接

與埃絲特·霍瓦思對話 極夜的黑暗無盡地迷人

一個不同的世界 漂流穿越北極的夏季

致謝

譯后記

著者簡介

攝影作者:埃絲特·霍瓦思

匈牙利紀實攝影師,2020年

“荷賽獎”(世界新聞攝影獎)

環境類第一名得主(獲獎作品:《北極熊和她的幼崽》)。

文字作者:塞巴斯蒂安·格羅特

德國記者,在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研究所的通信部工作,他在“極星號”上報道這次探險。

文字作者:凱瑟琳娜·韋斯–圖伊德

德國記者,她隨支援船“費奧多羅夫院士號”工作,負責協調通訊及媒體事務。

譯者:曾千慧

海洋生物學博士,現任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于2018年、2019年隨游輪前往南北極,擔任極地向導,負責翻譯與海洋生物鑒定講解等工作。

作序:雷瑞波

工學博士,現任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極地海冰物理學研究和海冰觀測技術裝備研發工作,是此次北極科考

行動

的中方協調人。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