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零后長篇小說的突圍力作
鄉土中國現代化的文學書寫
走進美麗鄉村內部,走近無數平樸之人,
他們都在生機勃勃地過著他們的日子。
”人在人里,水在水里。活這一輩子,哪能只顧自己。“

基本信息
章冬——春
1.落燈/3
2.失眠癥/5
3.糞的氣息/7
4.五行缺水/10
5.所謂老家/13
6.房子們/19
7.肥水不流外人田/22
8.敲瓷磚/25
9.一高一平/29
10.大英家/31
11.敬倉神/34
12.悠/40
13.長客不是客/48
14.亂/53
15.挖茵陳/56
16.吃懶龍/58
17.扯云話/62
18.九奶家/73
19.喇叭/77
20.早春花/79
21.試菜/84
22.愿語/91
23.叔叔/94
24.有爛磚,沒爛墻/97
25.老宅/99
26.在/103
27.堵車了/106
28.彎刀就著瓢切菜/114
29.極小事/118
30.開大會/121
第二章春——夏
1.豆家事/133
2.以姓氏筆畫排序/141
3.怕是怕,想是想/145
4.種谷要種稀溜稠/149
5.玉蘭吾妻/153
6.眼不好,心不瞎/156
7.披荊斬棘的荊/160
8.新聞之聞/165
9.從happy到海培/169
10.載舟覆舟/171
11.算細賬/176
12.秋麥/180
13.楝花開,吃碾饌/185
14.維/189
15.父親之死/195
16.捋槐花/199
17.我信你/204
18.生意經/207
19.打太極/210
20.極小事/212
21.椿芽一寸/216
22.水磨功夫/220
23.打艾草/226
24.滴水藏海/229
25.真佛與家常/235
26.衣錦還鄉/238
27.靈肉兼容/245
28.花草不分家/250
29.上梁/253
30.臟水洗得凈蘿卜/256
第三章夏——秋
1.人身小天地/265
2.單著/271
3.世上安,傻人擔/273
4.不受罪咋享福/278
5.過命的交情/282
6.那些孩兒們/287
7.送行宴/289
8.她永遠都在鄉下/296
9.鍍土/298
10.誰的主場/305
11.真的雨/309
12.站隊/311
13.到處是福/316
14.后河集/319
15.燒路紙/325
16.不想叫他知/330
17.桌面下的理/333
18.里格楞/340
19.這份移情/342
20.那層膜/345
21.一個耳光/351
22.無所不事/355
23.景兒都是錢/359
24.萬柿如意/363
25.留余/367
26.山山唯落暉/371
27.打草驚蛇/374
28.極小事/378
29.兩個系統/383
30.大地色/387
第四章秋——冬
1.丟魂兒/395
2.業務探討/399
3.摸摸恁的良心/402
4.青山臨黃河/407
5.極小事/409
6.人在人里,水在水里/416
7.得濟/419
8.解咒/424
9.咱回家吧/427
10.神針/430
11.你是燈,我是火/434
12.都是銀環/438
13.山里紅啊山里紅/444
14.太平旅社/447
15.野菊花/451
16.酸黃菜/455
17.下大雪/459
18.那一片明光/464
19.數九肉/467
20.看七娘/473
21.喊彩/477
22.美的芯兒/481
23.萬紫千紅總是春/485
24.金剛鉆/487
25.流水盛宴/493
26.過小年/500
27.寶婺星沉/509
28.喜喪/512
29.暖土/518
30.點燈/524

老原帶的菜有七八樣,葷素都有,涼菜裝盤,熱菜回鍋,鋪排起來也是一桌像樣的小席面。開了一瓶“懷川醉”,他們喝著,我吃著,三個人漫無邊際地聊著。這里聊天不叫聊天,叫扯云話。次聽到“扯云話”,美妙得讓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天馬行空,白云蒼狗,無主題閑聊可不就是如云一般?還有“扯”這個動詞,扯云,嘖嘖。
幾杯下去,老原說起廚師的事。我說不是先定菜單么?老原說這還分啥先后。就是分先后,也是得先定了廚師。要是先定菜單,廚師不會做咋辦?我點頭說是這個理兒。兩人就笑。孟胡子說,你還真容易被說服。咱這寶水村的民宿有啥了不得的菜,做不了的廚師還能叫廚師?被他倆調侃得,我自覺像個傻子,只好不作聲,任他們說去。
原來孟胡子的建議人選是老安。就講起了安家的事。孟胡子說,老安走到這一步,也是本故事。村里就這一戶姓安,既小門小姓,還幾代單傳,老安這一輩也只有一個兒子。好在兒子爭氣,書讀得好,碩士畢業后留在了武漢工作。老安平日里看著木訥,卻也是嬌養大的,脾氣沖,茬子硬,喜歡要人強,可在這村里勢單力薄,發作不起,也只能忍,自覺被擠壓著,也不知攢了多少氣在肚里。兒子在武漢一成家,他就動了離村的心思。打定了主意,誰勸也不聽。雖說村里已經有了要“美麗”的動靜,可他既沒當真也不在意,三下五除二地就把房子低價轉給了張有富。張有富是會計,是多會算賬的主兒?他有一兒一女,按規矩只能有老宅這一處,難有新地方。前些年兒子在山下鎮上落了戶,他們兩口子去幫忙看孫子,他十天半月回村來攏一回賬目,啥都不耽擱。村里開始“美麗”后,王老板聞風來做民宿,他就眼疾手快地把自家老宅租了出去。租完了又碰上老安賣房子,便立馬買下來。說既是現成房子,省得再蓋。舊是舊了些,可一拾掇,照樣住得妥妥的。又和老宅挨著。將來有個山高水低,把這房子留給閨女,兩個孩子挨著住,多親香。做老人的對兒對女也算是一碗水端平。這幾條說出來,條條都是圓滿。
我問,大英不也只是一個兒子,為啥有兩處宅基?孟胡子道,東掌那處是她大伯哥光明的。光明家沒人在這里住啦。光明的事你們聽說了吧?當年修疊彩路時遇到了大塌方,他爹是支書,沖在前頭,當時就叫砸死了。光明砸成了重傷,還挨了兩三年。縣里給了筆撫恤金,光明媳婦就帶著倆孩兒下山過活,不再回來,這宅基地也不能給外人,自然就成了兄弟家的。我說,聽大英講她和光輝是修路時談的戀愛,也是那時候?孟胡子說,左右差不多,少說也得有三四十年。四十年整。老原突然說。啥?我和孟胡子異口同聲。光明死了四十年整。我和孟胡子一起看著他。他說,我奶奶也是為修那條路死的,就那時候。說完一飲而盡,酒杯咣當一聲砸在了桌上。靜了片刻,孟胡子說,沒聽人提起過。老原說,我也不想提。不提了,不提。孟胡子便給老原又斟滿,敬過去道,我進村入戶調研時就聽說了,原家祖輩德行好啊。老原一飲而盡。
一時無話。我便把二人的杯子又斟滿,繼續問老安的事。孟胡子說,老安兩口到武漢跟著兒子過活,沒幾天就后悔不迭。一家五口擠在一個兩居室,雖說是骨肉至親,卻另有一種不好掰扯的憋屈。他原仗著自己這廚藝攬過十里八鄉的紅白事,能掙一份活錢,可這手藝只能在老家平蹚,想在武漢城討生活卻不易。沒有廚師證不說,一方水土一方味,他勺里的咸淡就合不上人家的轍。生意好的小館子倒是要他,卻是得往外掏狠力的,一天下來胳膊都能腫。他年輕時去砍荊條落下過病,試了幾天,實在撐不住。就想回來。跟張有富商量再把宅子買回來,張有富怎么會肯,吃到嘴里的肉還能再吐出來不成。老安呢,沒宅子也想回來,也要回來,也明白只有回來才能再說宅子的事,否則宅子的事就沒有一點兒可能。回來就開始磨纏大英給解決。大英頂得死死的,說要都開這么一個頭兒,那都把房子賣一遍?都再批個新宅基?可鄉里鄉親的,也不能攆他們走,更不能讓睡街。正好九奶需要人照顧,大英說合了一下,就讓他們暫且跟著九奶住。張家人也樂得他們來出這個力。孟胡子說,老安兩口的心思不難猜,肯定想著給九奶送了終就能落下了她的房子。可這也就是他們自己想想,別人可不這么想。難著呢。

《寶水》是七零后代表作家喬葉的長篇突圍之作。太行山深處的寶水村正在由傳統型鄉村轉變為以文旅為特色的新型鄉村,生機和活力重新煥發出來。人到中年的地青萍被嚴重的失眠癥所困,提前退休后從象城來到寶水村幫朋友經營民宿。她懷著復雜的情感深度參與村莊的具體事務,以鮮明的主觀在場性見證著新時代背景下鄉村豐富而深刻的嬗變,自身的沉疴也被逐漸治*愈,終于在寶水村落地生根。
這部長篇是鄉土中國現代化的文學書寫力作,生動地呈現了中國鄉村正在發生的巨變。冬——春,春——夏,夏——秋,秋——冬,四個章節如同一幅長卷,在四時節序中將當下的鄉村生活娓娓道來。寶水,這個既虛且實的小小村落,是久違了的文學里的中國鄉村。它的神經末梢鏈接著新時代鄉村建設的生動圖景,鏈接著當下中國的典型鄉村樣態,也鏈接著無數人心里的城鄉結合部。村子里那些平樸的人們,發散和衍生出諸多清新鮮活的故事,大量豐饒微妙的隱秘在其中暗潮涌動,如同涓涓細流終成江河。




















喬葉,北京老舍文學院專業作家。著有《蕞~~慢的是活著》《認罪書》《走神》等多部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人民文學獎、北京文學獎、小說選刊年度大獎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