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彩圖鑒、人文賞析,用藝術史家的視角鉤沉經典畫作背后的史實逸聞。
★聚焦畫作、專業解讀,打通欣賞歐洲繪畫的多條路徑,掌握看畫的訣竅。
★收錄經典、內容豐厚,快速理解歐洲主要繪畫流派的風格,建立宏觀的自中世紀以來700年的藝術史。
★精裝大字、色彩還原,畫面細節無損呈現,保留時光的味道;開本小巧,字號適中,保證閱讀的舒適感。

基本信息
第一章 鎮館之寶:一生必看的30幅偉大作品
《威爾頓雙聯畫》
《阿爾諾菲尼肖像》
《受洗》
《圣羅馬諾之戰》
《維納斯和馬爾斯》
《巖間圣母》
《埋葬》
《萊昂納多·洛雷丹總督》
《粉色圣母》
《國王的崇拜》
《兩大使》
《酒神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
《以馬忤斯的晚餐》
《參孫和黛利拉》
《騎馬的查理一世》
《鏡前的維納斯》
《海港與圣厄休拉的登船》
《站在鍵琴前的年輕女子》
《棗紅色的馬》
《石匠的院子》
《安德魯夫婦》
《蓬巴杜夫人》
《莫迪希爾夫人》
《干草車》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蛙塘島的浴者》
《34歲時的自畫像》
《阿涅爾的浴者》
《沐浴者》
《向日葵》
第二章 英國繪畫:雄厚的藝術推力
安東尼·凡·戴克
威廉·霍加斯
喬舒亞·雷諾茲
托馬斯·庚斯博羅
約瑟夫·賴特
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
約翰·康斯特布爾
托馬斯·勞倫斯
弗雷德里克·萊頓
第三章 意大利繪畫:璀璨的藝術星辰
杜喬·迪·博尼塞尼亞
喬托·迪·邦多納
洛倫佐修士
皮薩奈羅
保羅·烏切洛
安吉利科
馬薩喬
菲利波·利皮
皮耶羅·德拉·弗朗西斯卡
貝納佐·哥佐利
阿萊索·巴爾多維內蒂
安托內羅·達·梅西納
卡洛·克里韋利
真蒂萊·貝利尼
安東尼奧·德爾·波拉約洛
安德烈亞·曼特尼亞
巴爾托洛梅奧·維瓦里尼
安德烈亞·德爾·韋羅基奧
桑德羅·波提切利
盧卡·西尼奧雷利
彼得羅·佩魯吉諾
利貝拉萊·達·維羅納
達·芬奇
……
第四章 法國繪畫:超前的藝術革命
西蒙·烏埃
尼古拉斯·普桑
克勞德·洛蘭
菲利普·德·尚帕涅
路易·勒南
約瑟夫·帕羅塞爾
讓-安東尼·華多
尼古拉斯·朗克雷
讓-巴蒂斯特-西梅翁·夏爾丹
克勞德·約瑟夫·韋爾內
讓-巴蒂斯特·格勒茲
讓-奧諾雷·弗拉戈納爾
雅克-路易·大衛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
保羅·德拉羅什
歐仁·德拉克洛瓦
奧諾雷·杜米埃
西奧多·盧索
讓-弗朗索瓦·米勒
古斯塔夫·庫爾貝
……
第五章 荷蘭繪畫:深切的藝術情懷
羅伯特·康賓
揚·凡·艾克
羅希爾·范德威登
彼特魯斯·克里斯圖斯
迪里克·鮑茨
胡果·范德高斯
希羅尼穆斯·博斯
蓋爾特根·托特·辛特·揚斯
杰勒德·大衛
昆丁·馬賽斯
揚·格薩爾特
約阿希姆·帕提尼爾
喬斯·凡·克里夫
揚·凡·斯科列里
……
第六章 德國繪畫:精微的藝術哲思
斯特凡·洛赫納
漢斯·梅姆林
馬丁·松高爾
阿爾布雷希特·丟勒
老盧卡斯·克拉納赫
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費爾
小漢斯·荷爾拜因
沃爾夫·胡伯
卡斯帕·大衛·弗里德里希
愛德華·蓋特納
阿道夫·馮·門采爾
第七章 西班牙繪畫:獨特的藝術變相
埃爾·格列柯
胡塞佩·德·里貝拉
弗朗西斯科·德·蘇巴朗
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
胡安·包蒂斯塔·馬丁內斯·德爾·梅佐
巴托洛梅·埃斯特萬·牟利羅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

......

185位歐洲繪畫大師、364幅藝術杰作,盡數囊括在這部《英國國家美術館:不列顛的寶藏(享讀版)》中,這既是一部欣賞經典的便攜畫冊,也是一部參觀導覽的實用手札,更是一部提綱挈領的歐洲藝術史。
這部基于英國國家美術館所藏繪畫精品的藝術圖鑒,依次選取英國、意大利、法國、荷蘭、德國、西班牙等國的繪畫名家及其杰作,相對完整地體現了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收藏面貌,較為翔實地梳理了歐洲自中世紀至19世紀中后期的藝術脈絡。
英國國家美術館,在建館近200年的歷史中,所藏歐洲一地的繪畫作品之精良,堪稱。這些繪畫作品,跨越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義和印象派等不同時期,藝術風格多樣,表現內容豐富。對這樣一座美術館進行的認知,將有助于人們了解人類認識自然、神話、歷史以及自我的發展過程,也能明晰人類對于美的不懈追求。
書中沒有晦澀的理論知識,作者以藝術史家的視角為讀者剖析傳世的經典畫作,講述藝術家的生平往事,可以滿足不同愛好者的需求。書中選取的畫作皆是代表畫家的代表作品,無論是表現手法還是創作思想皆值得后人仔細揣摩,這次集中展示也一定會讓學畫的讀者受益匪淺。在全球仍被疫情籠罩的當下,本書的呈現對于藝術愛好者來說尤其珍貴,借助這樣一次凝視可以儲備豐厚的知識,從而對藝術生出更多的向往。

第一章 鎮館之寶:一生必看的30 幅偉大作品
英國國家美術館收藏有歐洲各國自1260年到1900年近700年間的2000多幅作品,僅以繪畫收藏而論,不遜色于世界上任何一座美術館或者博物館。面對琳瑯滿目的眾多作品,我們很難一一仔細欣賞,稍不留神難免會錯過一些。如果是普通的作品,還可以接受,但是對于其中一些標志性的名作,如果沒能重點欣賞,效果便要大打折扣。
如何在眾多的展品中找到值得看的那些呢?英國國家美術館官方曾經在2000多幅作品中精選出30幅,冠以“必看”之名。這30幅作品跨越了14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漫長歲月,涵蓋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等各個時期的主要風格,以及近代的印象派等,其中不僅包括了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也囊括了揚·凡·艾克、荷爾拜因和凡·高這樣殿堂級畫家的作品。
本書的第一章,筆者將這30幅英國國家美術館必看作品匯集到一起,逐一進行詳細的解讀,讓讀者可以一次性看完這座世界美術館中精彩的藝術杰作。
《威爾頓雙聯畫》
約1395—1399 佚名
53cm×37cm 倫敦 英國國家美術館
雙聯畫,又稱雙折畫,是一種可折疊的兩面畫作,多以木頭、金屬或者象牙制成,通過鉸鏈相連。雙聯畫這一形式在古代羅馬時期就已經出現,當時以刻畫執政官形象和記事為主。
中世紀時,徒常常把這種便于折疊攜帶的雙聯畫用于禮拜的場合,所以這一時期的雙聯畫大多是宗教題材,藝術風格經歷過拜占庭和哥特式多個不同的階段。除了兩張畫板,也有三張畫板的形式,被稱為三聯畫。
《威爾頓雙聯畫》全稱是“理查德二世由他的守護人施洗者圣約翰、圣愛德華和圣埃德蒙獻給圣母子”,是國際哥特主義風格雙聯畫杰出的代表之一。14世紀,國際哥特主義誕生于意大利美術和歐洲北部美術的交流融合之中,并迅速風靡全歐。意大利、尼德蘭、英格蘭以及德國法國地區的畫家都紛紛投身國際哥特主義美術的創作之中。
這幅雙聯畫的作者是一位名字已不可考的法國畫家,他受英國國王理查德二世(1367—1400)委托完成了這幅作品。
左半邊畫面中有四個男性,其中身穿華服、頭戴王冠的跪姿男子,正是這幅畫的委托人,英國國王理查德二世,他的長袍上有象征王朝的金雀花裝飾品。值得注意的是,理查德二世的衣領上有法王查理六世的紋章,1396年理查德二世迎娶了法國的伊莎貝拉,兩個王朝為此交換了徽章。
三位站著的男子頭上都有金色的光環,這表明了他們圣徒的身份。可以看出,三位圣徒的服裝風格并不統一,站在右邊,抱著小羊羔的圣徒衣著簡樸,他是教早期圣徒,的施洗者圣約翰。而另外兩位圣徒衣著華麗程度不遜色于理查德二世,因為這兩位圣徒圣愛德華和圣埃德蒙,也曾經是英國國王,他們的個人標志也在畫中有所體現:圣愛德華手持一枚戒指,圣埃德蒙則拿著一支箭。
雙聯畫的右半部分是天使簇擁下的圣母子,所有人物都身穿統一的藍色衣物,與左半部分形成鮮明對比。的例外是被金色毯子裹著的,這讓他在畫面中顯得非常顯眼。一位天使手中拿著理查德二世獻給圣母子的旗幟,白底紅十字是英格蘭守護者圣喬治的象征。旗桿的有一個小球,畫著英格蘭的地圖,這說明理查德二世并不是以一個私人捐贈者的身份向畫家委托了這幅畫,而是希望將自己作為英格蘭的守護者,受到圣母子的祝福和庇護。此外,無論是理查德二世還是天使,都佩戴有白色雄鹿的胸針,這是理查德二世的個人象征,理查德二世顯然希望用這幅畫來強化和宣揚“君權神授”的理念。

張冬,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從事美術史論、美術教育、美術評論、藝術管理和博物館等方面的研究,廣泛參與大眾藝術文化普及工作,取得多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