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馬斯·曼是20世紀德國文壇耀眼的,也是德語文學為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時至,他依然是被廣泛閱讀的德語作家之一。縱觀他的寫作生涯,他始終致力于構建德國文化與世界文化間的橋梁,而這種使命感隨著他個人的流亡變得愈加迫切。他的市民階級出身與他經歷的兩次世界大戰深刻地影響了他的觀點,也相應地體現在他的創作中。從早年對于純粹的藝術的美的追求,到后期更宏觀的對時代的觀察和批判、對人道主義的弘揚與追求。他的文學風格獨樹一幟,被譽為“語言的魔術師”,也是德國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走向世界的作家。托馬斯·曼在世時,他個人的公眾形象和影響力無可避免地對他的作品的接受度產生了影響。讀者往往視其為高深的知識分子寫作,乘繼了德國哲學與歷史的豐厚遺產。如同大部分經典作家,托馬斯·曼仍在被不斷地重新發現和閱讀。作為德國傳統市民文化的集大成者,“20世紀的歌德”,他的作品值得獲得更多讀者的關注。

基本信息
《布登勃洛克一家》
《陛下》
《死于威尼斯》(中短篇小說集)
《魔山》
《綠蒂在魏瑪》
《浮士德博士》
《大騙子克魯爾的自白》"

......

本套文集收錄托馬斯·曼的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陛下》《死于威尼斯》(中短篇小說集)《魔山》《綠蒂在魏瑪》《浮士德博士》及《大騙子克魯爾的自白》,共7卷,較為地反映了托馬斯·曼創作生涯的各個階段。








托馬斯·曼(Thomas Mann,1875-1955),德國作家,192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94年發表處女作《墮落》。1901年長篇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問世,奠定他在文壇的地位,之后又陸續發表《特里斯坦》(1903)、《托尼奧·克勒格爾》(1903)和《威尼斯之死》(1912)等。1924年因表長篇小說《魔山》聞名全球,192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此后,他筆耕不輟,又出版了中篇小說《馬奧與魔術師》,長篇小說《約瑟和他的兄弟們》及《綠蒂在魏瑪》等。1947年,長篇小說《浮士德博士》問世。1955年8月12日,在80壽辰后,結束了他“史詩性的,而非戲劇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