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時代史詩走進“人世間”,成就時代IP
《人世間》出品人、總監制程武
今年春節以來,電視劇《人世間》用溫暖的故事陪伴千家萬戶。透過鏡頭,我們看到熱氣騰騰的“人間煙火”,重溫著世間的溫情與感動,更從史詩般的故事張力中,感受個人成長與時代變遷的共鳴共振。冬去春來,劇中人的悲歡離合已迎來大結局,《人世間》卻留給我內心深處久久的回響。
小說《人世間》2017年底出版,記得2018年上半年,馬好和團隊將《人世間》放在了我的案頭,我讀完這部巨著后,就被文字間的厚重和濃濃情感打動。恰好騰訊影業已在布局“時代旋律系列”作品,我也很關注記錄時代閃光點的優質IP,《人世間》的影視開發便順理成章。我們先前給李路導演過多部作品,都沒能快速達成合作,直到遞出《人世間》,一下擊中了他的工人題材情結。
2018年11月,經過1個月的談判,騰訊影業從當時幫梁曉聲老師代理《人世間》版權的一未文化手上,獲得了小說長達8年的影視改編權。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梁老師原本極力反對將這部小說影視化,他為這部以弟弟的人生為原型的長篇小說,醞釀了多年才敢動筆,深知改編起來難度非同一般。
有趣的是,李路導演物色編劇人選時,周梅森和陳道明不約而同了王海鸰老師。王老師文學功底深厚,有豐富的編劇實操經驗,尤其能夠準確把握故事情感和細節,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但她從業以來有一個十分堅持的原則——從不接改編的活兒。她第一次讀《人世間》,就感覺到命運好像被輕叩了一聲,從未有過如此強烈的震撼,很快決定破例同意邀請來改編這部作品。
選角時發生個小插曲:有人說雷佳音在別的劇里形象剛猛,讓他去演普通人反差太大。雷佳音和我見面時堅定地說:“我就是周秉昆,我一定要演。”原來他父親和周秉昆都出生于1953年,父親專門叮囑他要好好演,期待從周秉昆身上找尋年輕的自己。
為了不辜負這部作品,我們“三駕馬車”團隊和李路導演一起,集結了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丁勇岱、薩日娜、宋春麗和張凱麗等幾十位實力派演員,撐起這部劇的“四梁八柱”。所有人達成了真誠的一致——殫精竭慮拍好這部“向文學致敬、向生活致敬”的作品。這樣的《人世間》正是騰訊影業想要的,也是我苦苦尋找的。
唯有真實方能成就精品好劇。劇組扎到冰天雪地的吉林實景拍攝,前后歷時近四年,晨興夜寐終將文字的力量轉化為光影。鏡頭里的唯美加入生活的蜜甜,讓我瞥見了過往歲月的美麗與深沉,也讓《人世間》產生一種魔力,把碎片化時代的全年齡觀眾都拽回了電視機前:夕陽撫摸瓦房老屋的靜謐,屋內老式水壺冒出蒸騰的熱氣,有軌電車穿梭在白樺林下,還有周秉昆和母親在炕頭上滿眼牽掛地讀著家信。
《人世間》溫馨而自然的畫面里,蘊含著一種樸素的好人觀,這是這個劇的精神內核,也是一種道德堅守與呼喚——面對坎坷的生活際遇,人們總是用純潔篤定的心態去化解和承載。《人世間》里縱有日常生活的磕絆,我們卻無時無刻不看到親情、愛情和友情這三種情誼的涌動。愛情是《人世間》中很重要的主題,我們在周志剛和李素華執手一生、溘然長逝時淚流滿面;為郝冬梅和周秉義從青春年少起的相知相伴而感動;更對周秉昆和鄭娟雖然一生磨難,卻永遠甜蜜動人的愛情充滿向往。在友情這一主題上,六小君子跨越幾十年的友誼,逐漸面臨著人心變遷和人情冷暖,正如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兩難和悵然。而邵敬文和周秉昆亦師亦友,在每一次秉昆危難時出手相助;而在親情的表達上,周志剛與周秉昆父子在送別的火車站激烈爭吵后,秉昆心里藏著多年的委屈與誤解,終于在周父退休回家的瞬間釋放出來,兩人含著淚說了不少狠話,一口氣道出了從未說出的苦與痛,卻也達成了的和解。
......

本書系王海鸰、王大鷗根據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梁曉聲《人世間》改編的同名劇作,以北方城市的一個平民社區“光字片”為背景,講述周家三兄妹周秉義、周蓉、周秉昆等十幾位平民子弟在近五十年時間內所經歷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主人公的命運與時代變遷交織在一起,書寫了一部當代中國百姓的生活史詩。
根據該劇本拍攝的電視連續劇由李路執導并擔任總制片人,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領銜主演,丁勇岱、薩日娜等主演,于2022年1月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及愛奇藝同步播出后,引發收視熱潮,深受觀眾、專家與媒體好評。
《〈人世間〉劇作版》堪稱經典大戲的原味呈現、文學改編的之作,也提供了文學與影視的深度融合、聯通發展的范例。

......

王海鸰,1952年出生于山東,中國內地作家、編劇,總政話劇團編劇。創作中篇小說《她們的路》《星期天的尋覓》。創作劇本《愛你沒商量》《牽手》《不嫁則已》《中國式離婚》《新結婚時代》《大校的女兒》《新戀愛時代》《侯天明的夢》《人世間》等。
王大鷗,創作劇本《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