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書是作者從大多數讀者和古珠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和入門級愛家的基本需求上入手,在已有的寫作基礎上重新擷取要點、編輯詞條、組織語言和表達重點,對古珠古物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來說有實際的幫助。
2.全書按照一頁一珠(或一類)的節奏編寫,每頁珠子的內容只涉及基礎內容,即“是什么”、“什么時候的”、“哪里的”、“什么人的”、“有什么說法”(象征意義),而不涉及“為什么”、“怎么會”、“怎么做”和珠飾背后的工藝脈絡、歷史情境、與美術史關聯的邏輯。
3.作者在《古珠詮釋》中補充更新了之前都未曾涉及到的內容——非洲(埃及)和美洲的珠飾,這將有助于提高古珠愛好者對古珠古物地認知,讓讀者不斷地更新原有的知識積累。

基本信息
/ 一、中國及周邊地區珠飾 Jewellery of China and Surrounding Areas 2
/ 二、藏傳珠飾 Tibetan Jewellery 76
/ 三、東亞珠飾 Jewellery of East Asia 116
/ 四、東南亞珠飾 Jewellery of Southeast Asia 128
/ 五、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亞次大陸珠飾 Jewellery of India, Pakistan and Other Region of South Asian Subcontinent 172
/ 六、 伊朗、阿富汗和中亞珠飾 Jewellery of Iran, Afghanistan and Central Asia 204
/ 七、 西亞/中東其他地區珠飾 Jewellery of West Asia/Middle East 246
/ 八、亞歐草原珠飾 Jewellery of Eurasian Steppe 290
/ 九、 希臘、羅馬/拜占庭珠飾 Jewellery of Greece, Rome/Byzantium 312
/ 十、歐洲其他地區珠飾 Jewellery of Other Region of Europe 380
/ 十一、古埃及珠飾 Jewellery of Ancient Egypt 418
/ 十二、非洲其他地區珠飾 Jewellery of Other Region of Africa 448
/ 十三、非洲貿易珠 African Trade Beads 496
/ 十四、美洲、大洋洲珠飾 Jewellery of America and Oceania 530
/ 后記 Post 557
/ 附錄一 摩斯硬度表 Appendix 1 Mohs Hardness Scale 558
/ 附錄二 參考文獻 Appendix 2 Reference 559

......

《古珠詮釋》以小開本口袋書的形式,作者按照一頁一珠(或一類)的節奏編寫,列舉各個年代、地域、族群和文化背景的典型器,約四百二十個詞條。文字內容為珠子的基礎信息,包含每種(類)珠子的編號和詞條名、類型、品名、年代、地域、材質等幾項。本書是作者從大多數讀者和古珠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和入門級愛家的基本需求上入手,在已有的寫作基礎上重新擷取要點、編輯詞條、組織語言和表達重點,對古珠古物愛好者尤其是初學者來說有實際的幫助

"""

朱曉麗,四川大學美術考古專業畢業,古代珠子是其研究的方向之一。她曾多次參加國內外考古活動,被譽為中國古代珠子研究人。其著作《中國古代珠子》入選2011年“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獲得第十九屆美術圖書“金牛杯”銅獎、第十七屆廣西圖書特等獎等榮譽;《珠子的故事——從地中海到印度河谷文明的印章珠》獲得第二十二屆美術圖書“金牛杯”銅獎;《喜馬拉雅天珠》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獲得第二十六屆美術圖書“金牛杯”銀獎、“2017廣西好書”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