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企鵝手繡經典·10周年紀念版
定價: 499
ISBN: G22001
作者: 簡·奧斯丁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4
用紙: 輕型紙
裝幀: 平裝
開本: 32

★精益求精,增加多項優化,打造堪稱顏值天花板的文學經典
企鵝手繡的封面均采用具精度的印刷工藝技術,保留了真實的刺繡風格,此次的10周年又進行了多項優化:投入重金重新制作高精度工藝版,細致入微地體現刺繡質感;精心篩選封面用紙,在色彩還原、紙張手感上精益求精;采用更費人工、造價更高的裸脊鎖線工藝,可180度平攤,以帶給大家更好的閱讀感受。
★企鵝×未讀出品,世界設計師操刀
企鵝蘭登是享譽世界的出版社,這套手繡經典是其封面藝術的代表之作,由屢獲殊榮的企鵝藝術總監Paul Buckley操刀,并邀請Jillian Tamaki和Rachell Sumpter兩位藝術家創作純手工刺繡作品作為原型。未讀將其引進中國后也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是一套精美、高品質的文學經典。
★具收藏價值和紀念意義的10周年紀念珍藏版
我們在手繡英文版出版10周年推出了這套紀念珍藏版,讓更多讀者擁有這份美好。全新設計10周年限定書盒,以現代簡潔之美襯托絢爛手繡。
★精選名家譯本
中文版六部作品均精選馬愛農、楊靜遠等國內譯本,文風流暢優美,感情真摯。

《愛瑪》是享譽全球的英國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本書堪稱世界名著版的“亂點鴛鴦譜”,語言風格輕松幽默,故事引人入勝,是一部匠心獨具的天才之作。愛瑪性情聰穎,同時也是位十足的幻想家。自從為女教師泰勒小姐成功做媒后,她便愛上了紅娘這個職位。當然,由于 她的自大與固執,上演了一系列誤會和鬧劇,但卻迎來了一個結局。作品風格毫不矯揉造作,在敘述事件的同時,不時恰到好處地搔及讀者心頭的癢處,實為經典。
《綠野仙蹤》是“美國童話之父”的代表作,世界兒童文學難以逾越的經典,講述了小姑娘多蘿西被一陣突然而至的龍卷風吹到了一個叫做奧茲國的神秘國度,然后開始重返家鄉的漫長旅途的故事。旅途中她先后遇到了四個小伙伴,和多蘿西一樣,他們也有各自的愿望想要達成。小伙伴們一起經歷種種神奇的幻境和曲折的探險,最終卻發現,他們想要的東西,其實一直都在自己的身邊。這既是一部純真美好的童話作品,也折射出人們對自己曾失落的內心世界的尋找。
《柳林風聲》英國童話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代表作,講述了鼴鼠、河鼠、蟾蜍和獾這四只小動物之間的有趣故事。在風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著憨厚的鼴鼠、機靈的河鼠、自負的蟾蜍和老成的獾。他們是很要好的朋友,整日一起游山玩水。財大氣粗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開汽車,但車禍不斷,受到朋友們的責難和管束。一次,他偷了一輛汽車,被捕入獄,在獄卒女兒的幫助下,化裝成洗衣婦逃出,歷經驚險磨難,和三位朋友一起,奪回了被野林動物侵占的莊園,并從此改邪歸正。
《秘密森林》是近百年來暢銷不衰的經典兒童小說,被一代代孩子不斷重復閱讀,是很多人童年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一本書。這部小說描述了小主人公用獨立、冒險的精神與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天性開啟了一場重拾友誼、健康與純真快樂的歷程。
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小女孩瑪麗因為突來的瘟疫變為孤兒,被送往英國一處古老莊園里的親戚家中收養。瑪麗的表兄科林長年臥病在床,性情乖戾。為了幫助科林,瑪麗和另一個孩子迪康帶他進入了被關閉多年的秘密花園。孩子們在美好的小天地里,與這個花園一同進行了一場詩意的復活……
《小婦人》是一部在美國家喻戶曉的經典名著。小說描寫了馬奇一家的生活。馬奇一家有四個姐妹,他們雖然家境清貧,但是生活簡單而又溫馨。四組妹性格迥異:老大美格漂亮端莊,年輕時有些愛慕虛榮,后來認識到愛情和婚姻的真諦,嫁給了樸實忠厚的家庭教師;老二喬自由獨立,渴望成為作家,一心希望承擔起家里的責任,后來結識了自己的靈魂伴侶巴爾教授;老三貝絲善良羞澀,熱愛音樂,體弱多病的她最終平和地接受了自己的命運,安詳地離開了人世;老四艾美聰慧活潑,愛好藝術,希望成為一名上流社會的“淑女”,最終與鄰居家的男孩兒勞里結為夫妻,生活美滿。
《黑駿馬》是19世紀70年代英國女作家安娜·休厄爾的作品,它在西方可以說是世代相傳、享有盛名,是頗具代表性的英語兒童文學名著,曾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本書以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生動活潑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黑駿馬黑驪一生的傳奇經歷,講述了人與馬之間的感人故事。黑驪一生輾轉,多次更換主人,有人對她耐心呵護,有人則粗暴虐待,讓人唏噓,黑驪的命運起伏引起人們反思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

簡·奧斯丁(Jane Austen,1775-1817),英國小說家。生于鄉村小鎮斯蒂文頓,父親是當地教區牧師。奧斯丁沒上過正規學校,在父母指導下,她閱讀了大量文學作品。20歲左右,奧斯丁開始寫作,共發表了6部長篇小說。
奧斯丁終身未婚,由于她住在鄉村小鎮,生活環境恬 靜、舒適,因此她的作品里沒有重大的社會矛盾。主要描繪她在狹小生活圈子里熟悉的中產階級家庭生活、青年男女的戀愛婚姻等。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的小天地,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和愛情。她的作品格調輕松詼諧,富有喜劇性沖突,深受讀者歡迎。
萊曼·弗蘭克·鮑姆(Lyman Frank Baum,1856-1919),美國作家、演員、報紙編輯,也曾是獨立電影的電影監制。被譽為“美國童話之父”。鮑姆一生共創作了50多部著作,除奧茲國系列外,還有《鵝媽媽故事》散文集、《簡嬸嬸的侄女》等。鮑姆談到這些童話故事的時候曾說:“我的書是為那些心靈永遠年輕的人寫的,無論他們的年紀有多大。”鮑姆自己就是這樣一個心靈永遠年輕的人。不同于傳統童話多來源于歷史和民間傳說,鮑姆的童話不但是個人精巧的創作,尤其可貴的是,他的童話完全是寫給兒童,正像鮑姆所言:“應該讓孩子在童話故事中找尋快樂,并且輕松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經歷。”這是鮑姆寫作的初衷,也是他寫作的源動力:一切為了孩子。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生于愛丁堡,英國銀行家、兒童文學作家。童年的田園生活為他日后的文學創作提供了靈感源泉。成年后他利用業余時間從事文學創作,還結交了作家王爾德、詩人葉芝等文化界名流。《柳林風聲》在作者在世時就被改編為劇本《蟾宮的蟾蜍》,此后又經多次改編,還上了迪斯尼動畫片。而早在這一作品出版前,格雷厄姆就已出過幾本散文集和小說,包括《黃金時代》《夢幻歲月》等代表作。
弗朗西絲·霍奇森·伯內特是英語世界家喻戶曉的兒童文學女作家。她一生中著有50部小說與故事集,以及7部劇作。她的作品常常流露感傷、浪漫的色彩,再加上充滿童趣的情節以及對人性的光明與溫暖的揭示,因而常被搬上銀幕。一個多世紀以來,她的作品一直是英美家庭為陶冶子女情操的文學讀物。
露易莎·梅·奧爾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美國作家,成長于波士頓和康科德的先驗論者圈中,后來從事寫作以幫助家計。她是個積極的廢奴運動者,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志愿去當護士,結果染上傷寒,此后一直沒有完全康復。
她10歲時便已熱衷于業余戲劇演出,15歲時寫出一部情節劇,21歲開始發表詩歌及小品。
1868年,一位出版商建議她寫一部“關于女孩子”的書,她便根據孩提時的記憶寫成《小婦人》。令她沒想到的是《小婦人》打動了無數美國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的心弦。之后,她又續寫了《小男人》和《喬的男孩子們》,1873年又以小說形式出版了自傳著作《經驗的故事》。成名后,她繼續撰寫小說和故事,并投身于婦女選舉運動和禁酒運動。美國內戰期間她在華盛頓做過軍隊救護人員,后來還擔任過一家兒童刊物的編輯。
安娜·休厄爾(Anna Sewell,1820-1878),出生在英國諾福克郡,從小就對動物有強烈的愛心,憎惡以任何形式虐待動物。她十四歲時落下了殘疾,從此依靠拐杖和馬車出行。《黑駿馬》中涉及的大量的馬術知識,出自作者親身經歷。她創作《黑駿馬》,希望能引發人們的善心、同情心,使人們懂得該怎樣對待動物。

媽媽說它們讓她想起了我——那些棕色的小鳥,總是貼近海岸,總是唧唧啾啾唱著心滿意足的小調。喬,你像是海鷗:強健,難以約束,喜歡狂風暴雨,遠遠飛向大海,自得其樂。梅格像是斑鳩。而艾美就像她描述的云雀,想在云霧中飛行,又總是飛落回小巢。可愛的小姑娘!她抱負那么大,心眼卻善良溫柔。不管她飛得多么高,她決不會忘記家。我希望能再見到她,她似乎離我們那么遠。
——摘自《小婦人》
“不要害怕,我的哈里埃特,我就是變成老姑娘也不會貧困不堪的。只有那些貧窮潦倒的單身女子才會被人輕視!一個獨身生活的女人,如果 沒有足夠的生活來源,一定會令人厭煩而又惹人譏笑!成為年輕的男人和姑娘們的笑料;但是富有的獨身女人是被人敬重的,能夠跟其他人一樣知書達禮,人們都會喜歡她!這種差別看上去好像違反了正常人的意識形態,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由于生活沒有保障可能使得人變得很小氣、很怪癖。一些收入剛剛夠用的人,大都生活在很小的,屬于最下層人的范圍里,并且能因此而變得既心胸狹窄,又蠻橫粗魯。但是,貝茨小姐可不是這種人。確切的說,人們都很喜歡她,雖然她獨身一人,又不富裕。貧窮的卻沒有讓她變得小氣。我確信,如果她僅有一個先令,她也許能取六便士來分給他人。并且,誰也不怕她。能有這種優點真不錯。” “誒呀!那你該怎么做呢?到你年老后,你打算做什么呢?” “哈里埃特,如果我對自己清楚的話,我仍然這么說,我這顆跳動的心是進取的。我如何不能理解四五十歲的人怎么就不能像二十幾歲時那樣去做事。女人能夠用眼睛,手和智慧做到的事,年老以后我還會照常去做。也可以說,不會有什么不同。要是我畫畫少了,就可以多讀一些書!要是我不喜歡音樂,就是編織地毯。而是否有中意的人,感情有沒有寄托,這確實是個趕不上其他人的難題。真的,不嫁人的壞處就是沒有這種人。這些倒不是我的難題,我可以去照顧那幾個可愛的外甥。這么多孩子,感情足可以找到寄托的對象了,雖然他們會讓有各種期望和各種憂慮。即使我不會給這幾個外甥以母親似的愛,可是我覺得,對于一些強烈的盲目的愛來說,這也可以使我得到滿足。”
——摘自《愛瑪》
“我戀愛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沒有心的人是不可能戀愛的,所以我決定去請奧茲給我一顆心。如果他給了我一顆心,我就重新去找那位芒奇金姑娘,娶她做妻子。”
多蘿西和稻草人都對鐵皮伐木工的故事很感興趣,現在他們知道他為什么這樣急著想得到一顆新的心了。
“沒關系,”稻草人說,“我還是要大腦,不要心。一個傻瓜即使有了一顆心,也不知道拿它怎么辦的。”
“我要心,”鐵皮伐木工回答,“因為大腦不會使人幸福,而幸福是世界上好的東西。”
——摘自《綠野仙蹤》
一切都那么美好,好得簡直不像是真的。他跑過一片又一片的草坪,沿著矮樹籬,穿過灌木從,匆匆地游逛。處處都看到鳥兒做窩筑巢,花兒含苞待放,葉兒擠擠嚷嚷——萬物都顯得快樂,忙碌,奮進。他聽不到良心在耳邊嘀咕:“刷墻!”只覺得,在一大群忙忙碌碌的公民當中,做一只懶狗,是多么愜意。看來,過休假日最舒心的方面,還不是自己得到休憩,而是看到別人都在忙著干活。
——摘自《柳林風聲》
活在人世,其中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只有在剎那間,你才堅信你能活到永遠。你偶爾會明白這點,當你在寧靜的破曉時分起床,獨自一人到戶外站著,將頭極力往后仰,看著灰蒙蒙的天空逐漸變紅、目睹著朝霞神奇般地變幻,一直到東方的太陽冉冉升起,簡直讓人無法呼吸,你的心平靜下來,為日出那神奇的、永恒的景象——這一幕每天早上都會出現,延續了幾千萬甚至幾億年。有時候,當你獨自一人站在灑滿余暉的樹林里,神奇的金色夕陽恬靜地斜射過樹叉,好像輕聲地傾述著什么,一遍接著一遍,不管你怎么努力都聽不清楚;有的時候,在無邊無際的湛藍的夜空中,滿天繁星在等待著、期盼著,使人堅信自己會永遠活下去;有時遠方響起的一陣奏樂聲,會使這樣的感覺越發真實,還有的時候,則是一個人的目光,會使人有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
——摘自《秘密花園》
記憶中我待過的一個地方,是一大片美麗宜人的牧場,中間有一個清澈的池塘。池塘邊綠樹成蔭,池塘那頭長著燈芯草和睡蓮。從一邊的籬笆望過去,是一片耕作過的土地,從另一邊的籬笆望過去,是主人家的大門,就位于路邊。牧場頂上是一片冷杉樹林,盡頭是一條潺潺的小河,河岸陡峭。
小時候我不會吃草,就吃媽媽的奶。白天我在媽媽身邊撒歡,晚上跟媽媽偎依在一起。天熱了,我們站在池塘邊的樹蔭里;天冷了,小樹林邊有一個溫暖舒適的小棚子。
——摘自《黑駿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