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創美工廠編輯部傾情編選。橫跨法、俄、奧、美、日5種語言,收錄巴爾扎克、普希金、梅里美、托爾斯泰、馬克·吐溫、都德、莫泊桑、杰克·倫敦、卡夫卡、太宰治、茨威格11位文學大師中短篇小說代表作!
2.新增多幅珍貴圖片 超千字作者小傳。大師的作品,不難讀!長篇讀不下去,讀中短篇吧!站在人類文學上的大師,從中短篇小說開始我們窺探他們文學的冰山一角!
3.涵蓋人類生活的一切,世俗的還是理想的,理性的還是感性的,關于金錢、自由、愛、和平等等的個人或國家選擇,小說的主人公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3.翻譯家鄭永慧、田國彬、李玉民、臧仲倫、張耳、李彥、李玉民、袁俊生、蘇福忠、李文俊、曹捷平、關惠文,共同編譯傳世經典,名家名譯全譯本!
4.精裝典藏版,特種紙印刷,統一裝幀設計,內容和視覺的雙重享受。封面選用大師手稿,燙銀簽名;腰封提取代表語錄,感受文字魅力;封底印銀代表性物件,搭配原文語句,文學的魅力在合上書后才真正開始。
理由:
《巴爾扎克中短篇小說選》收錄8篇巴爾扎克中短篇小說精品。巴爾扎克不同時期中短篇代表作全收錄,全景展現19世紀法國社會風貌的“百科全書”。
《普希金小說選》收錄8部普希金代表作。表達對自由、對生活的熱愛,對光明必能戰勝黑暗、理智必能戰勝偏見的堅定信仰。
《卡門:梅里美小說精選》收錄10部梅里美中短篇小說。塑造了“卡門”“高龍芭”等文學史上不朽的傳奇女性形象!在人類共同的精神世界,傳達出“不自由,毋寧死”的信念。
《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集》收錄7部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世界現實主義文學的之一,“俄國文學的陽光”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集!透過文字,試圖找到托爾斯泰心中帶來永恒幸福的“綠棒”。
《馬克·吐溫小說精選集》收錄11部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夸張地表現了不同人物在面對金錢時的不同態度,反映了在金錢面前真實的人性,被認為是馬克·吐溫短篇小說集大成之作。
《后一課:都德小說精選》包括短篇小說集《星期一故事集》、散文故事集《磨坊信札》。世界小說文庫中的瑰寶,法國小學啟蒙讀物,法國文學的入場券,頗具群眾基礎的法國文學名篇,民族悲劇與愛國深情的完美詮釋!
《羊脂球:莫泊桑小說精選》收錄莫泊桑22篇代表性中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項鏈》《羊脂球》編入初高中語文教材。《羊脂球》一針見血地暴露出人性的自私和虛偽,無情地鞭撻和批判了“假惡丑”。
《熱愛生命:杰克·倫敦小說精選》收錄杰克·倫敦的短篇小說《熱愛生命》《北方的奧德賽》《墨西哥人》等12篇。寫給每一個孤獨的靈魂,治愈靈魂深處的孤獨,解讀生命的寬厚與美好。
《變形記:卡夫卡小說精選》收錄卡夫卡43部中短篇代表作。治愈靈魂深處的孤獨,解讀生命的寬厚與美好。被譽為“后世無法逾越,非讀不可的小說經典”!
《太宰治小說精選》收錄了太宰治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16部中短篇小說。深入太宰治的內心,在喧囂下感受寧靜,在孤獨中尋找希望。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茨威格小說精選》收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灼人的秘密》等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說集名作。寫給每個人的愛情之書,精準呈現陌生女人深入骨髓的唯美暗戀情愫,隱晦、熱情、熾烈的心理情緒。
名人:
到茨威格的出現,才有人用罕見的溫存和同情描寫女人。
——高爾基
茨威格是小一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讀他的作品,仿佛遇到了“強心丸”,感受到了久違的閱讀激動,同時又沒有生命危險。
——余華
我對《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滿懷敬意,因為我就是讀著這本書開始寫小說的。
——麥家
茨威格的文學榮譽直達地球上的一個角落……也許自伊拉斯謨以來,沒有一個作家像茨威格這樣。
——托馬斯·曼

基本信息
......

......

《文學大師中短篇小說集》是一套創美工廠編輯部傾情編選的中短篇小說集。橫跨法、俄、奧、美、日5種語言,收錄巴爾扎克、普希金、梅里美、托爾斯泰、馬克·吐溫、都德、莫泊桑、杰克·倫敦、卡夫卡、太宰治、茨威格11位文學大師中短篇小說代表作!涵蓋人類生活的一切,關于金錢、自由、愛、和平等等的個人或國家選擇,小說的主人公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享譽世界的小說家、詩人和傳記作家,其作品《人類群星閃耀時》1927年出版,當年就成為歐洲所有學校的規定讀物。茨威格用他如椽的史筆、浩瀚如江海的才華描繪了改變人類歷史的一系列瞬間,這為他贏得不朽的聲名——“歷史上的傳記作家”。
1881年出生于奧地利猶太富商家庭,曾在德國求學,日后周游世界,并結識了弗洛伊德、羅曼·羅蘭、高爾基等人,并一直保持友誼。二戰時期,茨威格因反戰被納粹驅逐,先后流亡英國、美國、巴西。主要作品有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危險的憐憫》;傳記《異端的權利》《麥哲倫航海紀》《三位大師》;回憶錄《昨日的世界》等。茨威格出身大富之家,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那個時代極好的作家,他的作品譯文之多、銷量之大,令同時代的其他作家難以望其項背。
1942年,身為猶太人的茨威格遠赴巴西避難。有感于“精神家園歐洲的毀滅”,61歲的茨威格與夫人在里約熱內盧吞服鎮靜劑自殺,巴西則為這位文學大師舉行了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