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應該贊美和感謝時光的每一個瞬息。
我的食糧就是世間的萬物。
我承受著宇宙、屈辱、歡樂的全部重負。
我應該為損害我的一切辯解。
我的幸與不幸無關緊要。
我是詩人。
——博爾赫斯
1. 博爾赫斯引領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拉丁美洲文學潮,是西班牙語、拉丁美洲文學脈絡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影響力更超出拉丁美洲、歐洲,成為二十世紀享有世界聲譽的文學大師。博爾赫斯被中國寫作者視為“作家中的作家”,其迷宮般的敘述手法對中國先鋒寫作有直接影響。無論在文學寫作者、欣賞者中還是在更廣泛的藝術界,博爾赫斯的作品都擁有長久的口碑力量,可作為經典收藏和文藝借鑒。
2. 本次版本為彌補市場近十年空白的授權版本,權威翻譯,經修訂完善;并且消除成套全集的沉重感,以作家原作獨立版本的單行本形式推出。*輯16種推出后受到專家好評和讀者歡迎。
3. 詩歌是博爾赫斯文學生涯的起點,并貫穿始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說:“博爾赫斯的創作涉及三類體裁,散文、詩歌和小說。他的散文讀起來像小說;他的小說像詩;他的詩歌又往往使人覺得像是散文。”博爾赫斯筆下的詩歌具有獨特的風格,本次推出的第二輯12種,為博爾赫斯詩歌作品合輯,是博爾赫斯詩歌體裁、理念的整體呈現。

基本信息
布宜諾斯艾利斯
面前的月亮 ? 圣馬丁札記
詩人
另一個,同一個
為六弦琴而作 ? 影子的頌歌
老虎的金黃
深沉的玫瑰
鐵幣
夜晚的故事
天數
地圖冊
密謀

歲末
以二換三的
小小象征把戲、
把一個行將結束和另一個迅即開始的時期
融會在一起的無謂比喻
或者一個天文進程的,
全都不能攪擾和毀壞
今夜的沉沉寧寂,
并讓我們潛心等待
那必不可免的十二下鐘聲的敲擊。
真正的原因
是對時光之謎的
普遍而朦朧的懷疑,
是面對一個奇跡的驚異:
盡管意外層出不窮,
盡管我們都是
赫拉克利特的河中的水滴,
我們的身上總保留有
某種靜止不變的東西。
(收錄于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林之木譯)
我的一生
周而復始,值得回憶的嘴唇,
我而又和你們相似。
我執著地追求幸福,
無悔地忍受痛苦。
我渡過海洋。
到過許多地方;見過一個女人
和兩三個男人。
我愛過一個高傲白皙的姑娘,
她具有西班牙的恬靜。
我見過遼闊的郊野,
那里的夕照無比輝煌。
我玩味過許多詞句。
我深信那就是一切,深信不會再看到
或做什么新的事情。
我相信我的日日夜夜同上帝和所有的人
一般貧乏和充實。
(收錄于詩集《面前的月亮》,王永年譯)
詩人
他從未沉湎于追憶往事的快慰。
在他,各種印象總是接續閃過,轉瞬即逝卻生動而鮮活。
陶工手里的沙泥,密布著同時也是神祇的星辰的蒼穹,曾經有過一頭獅子從中墜落的月亮,輕輕移動著的敏銳指尖感覺到的大理石的平滑,慣常喜歡用潔白的牙齒猛然撕下的的香味,一個腓尼基語的詞語,一柄長矛投在沙灘上的黑影,傍依大海或者親近女人,甘醇勝于辣烈的濃酒,這一切全都能夠攫住他的整個心靈。
他知道什么是驚恐,也曾憤怒和無畏,有一次竟然先攀上敵營的壁壘。
他曾浪跡異鄉的土地,并見過大洋此岸或彼岸人們聚居的城鎮及其宮闕,貪婪、好奇、身至心隨,的信條就是及時享受,過后不再思念。
在熙來攘往的市廛或者完全可能會有神怪出沒的崇山峻嶺腳下,他曾經聽到過種種離奇的傳說故事而且全都相信,并不探究是真是假。
美好的世界漸漸將他拋棄;揮不去的翳影模糊了他掌心的紋路,夜空已經不見了繁星,腳下的大地也不再平穩。一切全都迷離恍惚。
(收錄于詩集《詩人》,林之木譯)
英文詩兩首?二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我給你貧窮的街道、絕望的日落、破敗郊區的月亮。
我給你一個久久地望著孤月的人的悲哀。
我給你我已死去的先輩,人們用大理石紀念他們的幽靈: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邊境陣亡的我父親的父親,兩顆射穿了他的胸膛,蓄著胡子的他死去了,士兵們用牛皮裹起他的尸體;我母親的祖父——時年二十四歲——在秘魯率領三百名士兵沖鋒,如今都成了消失的馬背上的幽靈。
我給你我寫的書中所能包含的一切悟力、我生活中所能有的男子氣概或幽默。
我給你一個從未有過信仰的人的忠誠。
我給你我設法保全的我自己的核心——不營字造句,不和夢想交易,不被時間、歡樂和逆境觸動的核心。
我給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個傍晚看到的一朵黃玫瑰的記憶。
我給你你對自己的解釋,關于你自己的理論,你自己的真實而驚人的消息。
我給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饑渴;我試圖用困惑、危險、失敗來打動你。
一九三四年
(收錄于詩集《另一個,同一個》,王永年譯)
不能再現的往事的哀歌
我多么懷念
那一條兩側豎立著矮墻的土路
和在曠野中的一個平常的日子、
一個沒有日期的日子里
遮蔽了初顯的晨曦的
那位魁偉的騎士
(身披長大而破舊的斗篷)。
我多么懷念
并不知道自己將以博爾赫斯為姓氏的母親
在圣伊雷內莊園
矚望旭日升起時的情景。
我多么懷念
曾經參加塞佩塔的戰斗
和看到埃斯塔尼斯勞?德爾坎伯
迎著顆走去時的
那種豪壯的從容。
我多么懷念
父親每天夜里
在臨睡之前
而后一次
是在一九三八年二月十四日
推開的秘密別墅的那扇大門。
我多么懷念
亨吉斯特率領的艦隊
從丹麥的一處海濱起錨
前去征服
當時還沒有稱作英格蘭的島嶼的壯觀場面。
我多么懷念
(我曾經擁有、后來又丟失了的)
透納那片如同樂曲一般
宏大的金瓦。
我多么懷念
作為陪審官
面對那位在喝下毒藥之后的那天下午
當藍色的死神
正緣著已經冰冷了的雙腳爬升的時候
還在鎮定自若地
探討不朽問題的蘇格拉底。
我多么懷念
你說你愛我、
我欣喜和幸福得
直到天明都未能成眠的日子。
(收錄于詩集《鐵幣》,林之木譯)

博爾赫斯首先是一位詩人,詩歌給予他豐厚的滋養,高喬史詩《馬丁·菲耶羅》、法國的波德萊爾、蘭波、德國的海涅、美國的惠特曼向他逐漸打開詩歌的新世界,詩歌成為他文學生涯的起點。
本輯為博爾赫斯詩歌作品合輯,共收12部作品,既包括1923年博爾赫斯自費出版的*部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又依次收錄他在二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出版的詩集《面前的月亮?圣馬丁札記》、《詩人》、《老虎的金黃》、《夜晚的故事》、《天數》等等。
博爾赫斯筆下的詩,“比喻隨意,行文自由或者打破了十四行詩的約束”,更像是詩歌與散文的結合,對于詩歌體裁是一大創新,因為相比于形式,詩意是*重要的:“對于一個真正的詩人來說,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是富有詩意的,因為其本質就是如此”,“任何一件事——一個評論、一次告別、一次邂逅、紙牌的一個有趣的阿拉伯圖案——都能激起美感。詩人的使命是用寓言或者韻律反映這種親切的情感”。
博爾赫斯的詩里,有濃墨重彩的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它的清晨和黃昏,它的南區、北區以及破敗郊區的地平線;有曾經生活在這里的祖輩、父輩;有決斗和戰爭中的匕首、利劍,鮮血和死亡;有他學習過的語言、讀過的書;有他游戲的紙牌、棋盤,有他鉆研的編年史、北歐神話;有他自童年起就莫名喜愛的虎、豹,有令他著迷又教他懼怕的鏡子、迷宮……詩人仿佛造物主,造出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各種形象、場景的詠唱升華為意象、概念的冥想:“詩歌是神靈突然的賜予,思想是心理活動”,從叔本華、尼采那里汲取的哲學營養讓博爾赫斯的想象力到達新的高度,使他的詩歌充滿了神秘、深邃、穿越時空的精神魅力。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
阿根廷詩人、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西班牙語文學大師。
一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少年時隨家人旅居歐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部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一九二五年出版部隨筆集《探討集》,一九三五年出版部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壇的地位。代表詩集《圣馬丁札記》《老虎的金黃》,小說集《小徑分岔的花園》《阿萊夫》,隨筆集《永恒史》《探討別集》等更為其贏得國際聲譽。譯有王爾德、吳爾夫、福克納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文學教授,獲得阿根廷國家文學獎、福門托國際出版獎、耶路撒冷獎、巴爾贊獎、奇諾?德爾杜卡獎、塞萬提斯獎等多個文學大獎。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