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當當網 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 (日) 八木春生著;姚瑤等譯 上海古籍出版社 正版書籍

原價:¥98.60現價:¥76.8

·摩尼寶珠、藤座式柱頭、山岳、金剛力士、畏獸、蓮花紋樣

·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美學

·西方圖像的漢化歷程

基本信息

前言

章 南北朝·摩尼寶珠

第二章 云岡石窟·藤座式柱頭

第三章 云岡石窟第二期·山岳紋樣

第四章 北魏·金剛力士像

第五章 北魏后期·漢民族傳統圖像

第六章 鞏縣石窟·畏獸像

第七章 南朝·蓮花紋樣

第八章 南朝·成都·佛教造像

結語

參考文獻

插圖索引

譯后記

......

在中國南北朝時代前期的佛教美術研究中,漢化問題一直是研究的重點。這一時期佛教美術的漢化過程反映出當時的人們不斷試圖去理解佛教和佛教美術的摸索軌跡。《紋樣與圖像:中國南北朝時期的石窟美學》一書關注石窟、壁畫、造像中的摩尼寶珠、藤座式柱頭、山岳紋樣、金剛力士像、畏獸像、蓮花紋樣等細節,通過觀察這些細節,來探討當時的人們是如何依據自身的喜好與理解來對西方傳來的佛教圖像進行變形、再現的。同時,《紋樣與圖像》一書也分析了北朝與南朝佛教美術之間的差異。

......

作者八木春生(男,1961-),日本筑波大學藝術系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史。著作有《中國仏教美術の変容》、《北斉の石仏》、《中國仏教美術と漢民族化》、《雲岡石窟文様論》等。

譯者姚瑤(女,1987-),東南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史。發表有《初唐時期の龍門石窟に見られる同莖蓮華座に関する研究》、《初唐時期龍門石窟中同莖蓮花座初探》、《關于唐代龍門石窟中圓形束腰臺座坐佛像的研究》等論文,并對八木春生的多篇論文進行了翻譯,發表在《云岡石窟研究院院刊》、《石窟寺研究》、《中國美術研究》、《敦煌研究》等刊物上。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