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加德納藝術通史
定價:298.00元
作者:弗雷德·S·克雷納,克里斯汀·J·馬米亞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535632630
字數:2000000
頁碼:918
版次:918
裝幀:精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西方藝術史界享有盛名的《加德納藝術通史》2版翻譯出版,由中央美院專家翻譯。
學者海倫.加德納的《世界藝術史》自1926年出版以來,因廣受好評而不斷再版,被譽為世界藝術通史之一,還被哈佛大學等常春藤大學選為藝術史教材。
以 全景化 的視角闡釋藝術發展的主旨,內容從史前到20世紀的后現代主義藝術,涉及繪畫、雕塑、建筑、設計、攝影及工藝美術等多個藝術門類,體現出權重平衡的整體觀和客觀性。在全面的基礎上,加德納藝術通史還注重圖像完整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以及它在過去和現在的不同學術地位,為相關專業的學生、老師以及有這方面興趣的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幫助。
本版《加德納藝術通史》為2013年新版,收錄了1200余幅高質量原版大圖。相較之前的各種版本,本版《加德納藝術通史》新增了豐富的圖像與文字資料,圖像和翻譯的質量都有大幅提高。

作者介紹
作者:(美國)弗雷德.S.加德納,克里斯汀.J.馬米亞
弗雷德S克萊納(Fred.S.K,公元1948-),美國藝術史學者,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藝術和考古學博士學位,曾任波士頓大學藝術史和考古學系主任,《美國考古雜志》主編,耶魯大學客座教授。現為波士頓大學教授。
譯者:李建群
,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外國美術教研室教師,碩士導師。主攻西方近現代美術史。1984-1987年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獲碩士學位;1987至今,中央美術院美術史系教師;1992-1993年,倫敦大學考陶爾美術學院訪問學者,主修中世紀美術;2002年,倫敦大學大學學院美術史系高訪學者,主修英國美術史,西方女性藝術研究。該書由李建群女士組織中央美院師生翻譯團隊集體完成。

目錄
前言
緒論
藝術史的研究對象與專業詞匯 1
21世紀藝術史 2
藝術史家所面臨的問題 2
藝術史家所使用的詞匯 7
藝術史與其他學科 12
不同的觀看方式 13
一、藝術的誕生
石器時代的非洲、歐洲與近東藝術 15
舊石器時代藝術 15
新石器時代藝術 24
小結 28
二、文明的起源
古代近東藝術 31
阿卡德、新蘇美爾、巴比倫與赫梯藝術 40
埃蘭與亞述藝術 45
新巴比倫與阿契美尼德波斯藝術 48
薩珊藝術 51
小結 52
三、法老與來生
古埃及藝術 55
前王朝時期及早王朝時期 56
古王國 62
中王國 69
新王國 70
晚期 82
小結 82
四、米諾斯與荷馬的英雄
史前愛琴海藝術 85
基克拉澤斯藝術 87
米諾斯藝術 88
邁錫尼藝術 98
小結 102
五、神,英雄與運動員
古希臘藝術 105
希臘人文主義 105
幾何風格與東方化時期 108
古風時期 112
古典早期與盛期 127
古典晚期 146
希臘化時期 155
小結 166
六、羅馬人之前的意大利
伊特魯里亞藝術 169
早期伊特魯里亞藝術 170
晚期伊特魯里亞藝術 177
小結 180
七、從七丘之城到三洲之國
古羅馬藝術 183
共和國時期 184
龐貝與維蘇威火山 191
帝國早期 202
帝國盛期 212
帝國晚期 227
小結 238
八、異教徒、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
古代晚期藝術 241
地下墓穴和墓葬藝術 244
建筑與鑲嵌畫 247
藝術 258
小結 262
九、東方的羅馬
拜占庭藝術 265
拜占庭早期藝術 267
圣像破壞運動 281
拜占庭中期藝術 282
拜占庭晚期藝術 290
小結 294
十、羅馬陷落之后的歐洲
西方早期中世紀藝術 297
封建領主割據時期 298
愛爾蘭―撒克遜藝術 303
穆薩拉比藝術 306
加洛林藝術 307
奧托藝術 314
小結 322
十一、朝圣的時代
羅馬式藝術 325
建筑 326
雕塑 338
繪畫 352
小結 358
十二、偉大主教堂的時代
哥特式藝術 361
法國哥特式 362
法國以外的哥特式 389
小結 402
十三、從哥特到文藝復興
14世紀意大利 405
城市國家 405
一場與中世紀精神背道而馳的藝術運動 407
小結 426
十四、虔敬、激情與政治
15世紀北歐與西班牙藝術 429
法國的插畫手抄本 430
15世紀的佛蘭德斯藝術 432
15世紀的法國藝術 448
15世紀的德國藝術 449
15世紀的西班牙藝術 453
小結 454
十五、人文主義和古代遺產的魅力
15世紀的意大利藝術 457
佛羅倫薩 459
肖像畫的興起 481
虔誠與愛 486
慷慨的宮廷 489
世紀末的騷亂 495
小結 496
十六、意大利藝術中的美、科學和精神
盛期文藝復興和樣式主義 499
盛期文藝復興 499
樣式主義 536
16世紀晚期建筑 543
16世紀晚期的威尼斯藝術和建筑 544
小結 550
十七、宗教改革的時代
16世紀的北歐和西班牙藝術 553
新教改革 553
基督教人文主義 556
神圣羅馬帝國 556
法國 566
尼德蘭 569
西班牙 574
小結 576
十八、教皇、農民、君主和商人
巴洛克藝術 579
17世紀的歐洲 579
17世紀的巴洛克藝術 581
18世紀初的晚期巴洛克藝術 633
小結 636
十九、思想啟蒙運動及其遺產
18世紀晚期到19世紀中期藝術 639
洛可可:法式趣味 639
啟蒙運動:哲學和社會 645
啟蒙運動:科學和技術 647
伏爾泰與盧梭:科學與 自然 品位 649
對古典主義興趣的復蘇 655
從新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 667
浪漫主義的興起 670
風景畫中的想象和情緒 680
各種建筑風格的復興 686
攝影 689
小結 692
二十、現代主義的興起
19世紀晚期藝術 695
現代主義的發展 697
前衛的興起 729
世紀末文化 741
19世紀晚期的其他建筑風格 741
小結 744
二十一、現代主義的發展
20世紀早期藝術 747
社會革命與世界大戰 747
20世紀早期的歐洲表現主義 750
接受抽象 756
挑戰藝術傳統 766
橫跨大西洋的藝術對話 771
一戰后的歐洲藝術 779
新社會,新藝術―烏托邦理想主義 790
有機性 803
20世紀30年代,為政治服務的藝術 809
移民者和流放者:為20世紀中期的美國藝術注入活力 817
小結 818
二十二、后現代與后現代之后
20世紀晚期藝術 821
藝術中心向西轉移 823
戰后的歐洲表現主義 824
現代主義形式主義 826
現代主義形式主義之外的選擇 835
藝術為公眾服務 842
新的建筑模式:從現代主義到后現代主義 851
后現代主義:繪畫、雕塑與新媒體藝術 860
藝術和藝術史的未來 884
進入21世紀 884
小結 884
附錄一
名詞解釋 886
附錄二
博物館、美術館、畫廊及收藏機構名錄 898
收藏基金會與收藏家名錄 902
附錄三
參考書目 904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