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史學者黃小峰,積蓄
10
年,以顯微鏡般的視角細觀珍藏世界各地的
35
幅古畫,重溫熟悉的經典,打撈隱沒的杰作。
作者突破既有的以時間、題材或風格為線索的藝術史寫作框架,而是以每幅畫為個案進行深入研究,將35篇文章編織進皇宮、市井、生靈、山水、歷史、眼睛、身體7個單元,更好地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產生聯動。其中并不囿于藝術史中耳熟能詳的名家名作,還有散落世界各地的歷史遺珍,包括大英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克利夫蘭美術館、弗利爾美術館等博物館的珍藏。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畫面,因為畫家的眼睛而穿越歷史,赫然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又因為觀看的眼睛而突破迷霧,呈現出本真的面貌。
抽絲剝繭式解讀傳世古畫,于細微處,解讀古代繪畫的主題與思想、形式與內容、象征與隱義;從紙素中,管窺中國古代的皇宮與市井、山水與生靈、歷史與情感。
面對此書,你不必擔心太過熟悉作品而審美疲勞,因為你會在宋徽宗《祥龍石圖》中發現暗含的多重景觀,在馬遠《踏歌圖》里遇見1220年的元宵節,在《北京宮城圖》中看到紫禁城的黎明;你也會穿越時空,在寂寂無名的作品中,見到春天的趕試官、下班后的明代官僚、豆棚下的消夏農民,乃至村童鬧學、盲人打架、村人驅邪;還有一只猴子的日本之旅,一只八哥的頓悟……借由作者的眼睛,我們得以穿透畫作的濃墨淡彩,洞悉畫面隱含的深意。
古畫新品,在耳熟能詳的名作中發現微妙的隱義,在湮沒無聞的作品中打撈有趣的細節。
對名作做出全新的解讀并非易事,但也并非全無可能——《瑞鶴圖》中的天空為什么那么藍?《流民圖》中的有真流民嗎?《重屏會棋圖》畫的是政治博弈嗎?《采薇圖》中的兩個人能靠“采薇”填飽肚子嗎?鄭思肖畫無根的《墨蘭圖》,是出于遺民情結還是“立人設”?《五馬圖》中有幾匹馬是真實的?……畫面中無數的細節,哪怕一摸淡彩、一個人物動作、模糊的印章、不完整的題跋,都成為作者揭開繪畫真相的突破口,由此提出獨出機杼的見解,不斷帶來新的震撼。
696037704

基本信息
皇宮
神跡再現:《祥龍石圖》中的多重景觀
1220 年的元宵節:《踏歌圖》與皇城瑞象
公主的扇子:《百子圖》與南宋皇家婚禮
深宮之愛:《長松樓閣圖》沒有言明的秘密
紫禁城的黎明:《北京宮城圖》中的視覺想象
市井
編織家國理想:《紡車圖》的隱義
石拱橋上的商業之聲:《盧溝運筏圖》的畫外音
孔夫子的鄉下門生:《桐屋鬧學圖》與戲劇性圖像
耐人尋味的市井奇觀:《流民圖》的誤會
閶門、辮子與無序的都市:《曉關舟擠圖》解讀
生靈
一只猴子的旅行:《猿圖》中的歷史與知識
一只頓悟的八哥:《叭叭鳥圖》與禪僧
水果秘語:《吉祥多子圖》中升華的自然
遺民的經濟頭腦:《墨蘭圖》與鄭思肖的智慧
春之交響:《杏花鴛鴦圖》中的男女二重奏
山水
時間與政治:《早春圖》中的視覺象征
南宋的江山:《山水十二景》與宋畫的迷霧
皇帝的視覺異象:《坐看云起圖》重觀
趕試官的春天:《湖山春曉圖》中的男子是誰?
隱士的味蕾:《雪江賣魚圖》中的社會理想
歷史
奢華的休閑:《重屏會棋圖》與歷史的幻象
書房里的汗血馬:《五馬圖》中的虛與實
野菜和仙境:《采薇圖》的另一面
孝順的皇帝:《望賢迎駕圖》與故事畫的意義
皇帝與忠臣:《辛毗引裾圖》畫的是誰?
眼睛
皇帝的天空:《瑞鶴圖》為什么這么藍?
看畫治病 :《觀畫圖》的畫中畫
盲人打架的故事:《柳蔭群盲圖》與視覺表演
圖像的力量:《村舍驅邪圖》中的繪畫寓言
嫦娥的影子:《月華圖》與十八世紀的視覺經驗
身體
洗澡與辟邪:《浴嬰圖》中的端午祝福
下班后的官僚:《歲朝圖》與明代官員視覺文化
青樓風月:《蹴鞠圖》與《金瓶梅》
畫家的身體:《蕉林午睡圖》與藝術家的自我
農夫的身體:《農閑平話圖》傳奇
致謝
696037704

......
696037704

《古畫新品錄:一部眼睛的歷史》是藝術史學者黃小峰對中國古畫的品讀。作者選取了流傳于世的35件國畫作品,以皇宮、市井、生靈、山水、歷史、眼睛、身體為線索,將35篇研究文章歸納為7個單元。這些作品并不限于美術史中的名人名作,還有湮滅無聞但富有趣味的珍品,涉及風俗畫、山水畫、人物畫、動物畫等多個領域,如《祥龍石圖》《踏歌圖》《早春圖》《瑞鶴圖》《流民圖》等等。作者從基本的作品研究層面出發,詳細剖析畫面內容,并結合文學、風俗、政治、歷史典故等,解讀作品隱藏的內涵,例如《祥龍石圖》中的多重景觀,《紡車圖》中關于家國理想的隱義,《早春圖》背后的政治與時間,《瑞鶴圖》中的“瑞鶴藍”,等等。通過層層深入的“解讀”,作者揭示出平面畫作隱含的深意——畫家本人的巧思、情懷,一幅畫誕生時的社會景觀,當時的風俗習慣,上至帝王、下至鄉野村夫的所思所想,等等——向我們呈現出千百年前生機勃勃的社會景觀。
696037704









696037704

黃小峰,1979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湖南桃江。1998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2008年獲得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人文學院副院長。主要研究中國美術史,致力于中國古代繪畫的研究。著有《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西園雅集:兩宋人物畫》等書。譯有柯律格《大明: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
69603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