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獲第八屆“中國童書榜”百佳童書。
★中國教育新聞網2020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在故事中,用孩子易懂、有趣的生活語言引導中醫哲理的思考
★醫理之外,更有傳統文化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在故事中引入《黃帝內經》《道德經》《神農本草經》等原文欣賞
★用中國風的插畫,傳達出大美中國文化的意境
傳統的中國醫學,是中華文明的燦爛瑰寶,有著深厚的哲學文化底蘊。在現階段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中醫課程已進入了許多省份的小學課堂。作為中華民族“大人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我們的孩子對中醫文化進行傳承和發展是非常關鍵的。而在給孩子的中醫啟蒙中,不應該是簡單地告訴他們哪一種藥材可以治療什么病證,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中醫體系的哲學思想、體悟中醫對天地和人身的觀點、學習中醫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先“明理“,才能談得上”通術“。
這套由中醫博士馬驥和中醫執業人員櫻寧共同撰寫的中醫哲理童話故事書,經北京中醫藥大學吳嘉瑞教授審定,是讓孩子可以邁入中醫之境的開慧之書,讓孩子看到天地四時和情志在時刻影響著我們的身體,陰陽和五行也并不是神秘而遙不可及,它們就在我們的身體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們的影響也許微不可查,卻十分關鍵。
讓孩子從小懂些中醫的醫理,在他們遙遠而不確定的未來中,不會用酒精治愈挫折,不會用殘忍換取美麗,不會用熬夜換取娛樂。他們會看到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會透過現象尋找本質,會懂得健康的珍貴并慢慢找尋方法去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童話故事只揭開傳統經典哲理的一角,希望孩子們能以此書中“一得之見”去感受傳統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去了解中醫文化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進而激發孩子們深入經藏去做更多的探索和發現。
1756088892

基本信息
醫境探秘1:天地四時
北京中醫藥大學吳嘉瑞教授序言
緣起
春夏之氣
天地中的人
秋冬之氣
還會再見
醫境探秘2:陰陽五行
路遇
無極生太極
太極生陰陽
陰陽的變化
五行
醫境探秘3:方外有境
藥王谷秘境
萬物有性情
身體里的風
長林豐草
醫境探秘4:萬物有情
瑤光的秘密
山鳴谷應
象思維
井原澤的盤算
師徒之緣
1756088892

緣起
終于等到周六了。
“東西都帶了嗎?”
“帶了!”康康拍了拍鼓鼓的背包。
“還有沒有要退出的?”
“沒有!”“沒……沒有!”
“好!那么棗林探險‘三劍客’要正式開始行動了!”明鏡站在清晨的陽光中,豪情萬丈地宣布著。
“我……我媽讓我七點之前必須回家……”喜寶弱弱地說。
“一整天的時間,足夠我們把棗林里的那個家伙收服,以后我們就可以隨便去那玩。”明鏡又看了看喜寶,皺著小眉頭道,“喜寶你怎么總是拖后腿,能不能學學我和康康?昨晚我八點半才回的家!”說完下意識地摸了摸屁股,媽媽巴掌打過的地方還有點隱隱作痛。
棗林在中國燕平市的正南方向,離鬧市不遠不近,既不是公園也不是像森林那么大,背靠一座小山,清幽靜謐。據說很久以前這片土地就歸一位老者所有,老者就住在棗林的“白棗居”里面。人們都只是聽說他的事,卻很少看見過他。平日里朱紅色的大門緊閉,門前凈白的石獅和修剪得很好的青竹讓人心生敬畏與莊嚴,甚至會不自覺地調低音量說話。
明鏡、康康和喜寶三個小伙伴是在上周春游回來的路上,追著一只藍色的鳥兒跑到這里,看見了這片棗林。這里是他們還沒有探險過的地方,怎能放過,于是便晃蕩著進了棗林。
棗林里有許多年老的棗樹,在早春乍暖還寒的時節,只有點點綠色攀上枝頭。黝黑粗壯的枝椏彎曲交錯,在孩子們眼里就像怪獸的手臂伸向天空,仿佛在向闖入者宣告領地。
藍色鳥兒早已不知飛到哪里去了,三個孩子剛進入棗林還有點好奇地東張西望,把這里的環境熟悉后就活泛起來。他們追著跑著,又在地上撿了幾個樹枝當槍當劍,比比劃劃地就跑到了白棗居這里,絲毫沒有注意到這里的氛圍有什么不同,還吵鬧個不停。喜寶被明鏡的樹杈劍連連逼退,一下子就撞到了朱紅色的大門,沉悶的響聲讓孩子們注意到了這里。
“大門關得這么嚴,也不知道里面有沒有人。”
“敲門試試,說不定主人會邀請我們進去看看。”
明鏡趴在朱紅色的大門上想聽聽里面有什么動靜,但什么響聲也沒聽到,就要發力去敲門。只聽“啪”的一聲,一個東西打在了明鏡的棒球帽上,彈了出去。
“誰,是誰偷襲我!”明鏡嚷道。
什么聲音也沒有,連竹葉都懶得發出一點聲響。康康和喜寶這時才注意到周圍安靜的氣氛,三個小伙伴背靠背聚攏到一起,向各個方向緊張地張望著。
1756088892

三個孩子無意中闖進入了一處棗林,結識了神秘男孩瑤光,并在那里開啟了對萬物和自身的全新認知。從孩子們結識瑤光和他的師父師兄、了解瑤光的來歷,到陷入東桑國的算計,擺脫他們的誘惑,*后孩子們拜師并立志對傳統醫學的傳承,其間穿插著瑤光給孩子們講述的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思想,并適時引入《黃帝內經》等經典的原文欣賞。
在故事情節中,瑤光講述了關于人身在四時生長收藏過程中的變化、生活中的陰陽變化、五行的概念和氣的運動,以及草木偏性特點和中國傳統的象思維,用童言童語讓孩子逐漸增加對《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等經典思想源流的了解,讓孩子有基礎深入探索中國醫學中天地、人身和物性的道理。
1756088892












1756088892

馬驥
:中醫教授、留日歸國醫學博士。1998年赴日留學,擅長純中醫內外兼治,在日本東京大學及筑波大學從事中醫臨床領域研究8年。在行醫同時在海內外多個社團、研究機構擔任常務理事、研究員等社會職務。
櫻寧
:中醫執業醫師,研習中醫、易經、儒釋道等中國傳統文化多年,致力將中醫經典思想源流與兒童文學相結合,啟蒙孩子對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理解和熱愛。
繪者簡介:
楊恩玉
: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插畫與漫畫專業,繪畫風格兼顧夢幻與寫實,筆觸細膩且靈秀。作品曾獲“Hi illustration“國際插畫大賽優秀作品獎,并入選“當代國際插畫藝術展“。
175608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