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了更好體現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0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家印章、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本書裝幀風格保持叢書的一致性,簡單大方。定價低廉,使更多讀者能夠一睹善本風采。版心設計在遵照叢書編輯標準的基礎上,做了適當調整,更加美觀。頁碼用漢字置于書口下方,與底色對齊,這都是細節用心之處。在書前加入底本原書的收藏單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讀者了解和著錄相關信息。雖然是平裝書,但仍然采用鎖線膠訂,利于長時間的保存,滿足部分讀者的長期收藏愿望。
目錄
冊
東坡集四十卷
序 7
宋史本傳 25
東坡先生年譜 65
東坡先生墓志銘 149
第二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至第三)
目錄 3
卷 81
卷第二 119
卷第三 161
第三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第四至第八)
卷第四 1
卷第五 39
卷第六 83
卷第七 125
卷第八 165
第四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九至第十三)
卷第九 1
卷第十 43
卷第十一 87
卷第十二 131
卷第十三 167
第五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第十四至第十七)
卷第十四 1
卷第十五 43
卷第十六 81
卷第十七 125
第六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第十八至第二十二)
卷第十八 1
卷第十九 55
卷第二十 89
卷第二十一 131
卷第二十二 171
第七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第二十三至第二十七)
卷第二十三 3
卷第二十四 39
卷第二十五 79
卷第二十六 123
卷第二十七 165
第八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第二十八至第三十一)
卷第二十八 1
卷第二十九 45
卷第三十 83
卷第三十一 121
第九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第三十二至第三十六)
卷第三十二 1
卷第三十三 41
卷第三十四 75
卷第三十五 103
卷第三十六 137
第十冊
東坡集四十卷(卷第三十七至第四十)
卷第三十七 1
卷第三十八 35
卷第三十九 53
卷第四十 91
東坡后集二十卷(卷)
目錄 127
卷 167
第十一冊
東坡后集二十卷(卷第二至第六)
卷第二 1
卷第三 37
卷第四 77
卷第五 117
卷第六 159
第十二冊
東坡后集二十卷(卷第七至第十)
卷第七 3
卷第八 47
卷第九 87
卷第十 133
第十三冊
東坡后集二十卷(卷第十一至第十五)
卷第十一 1
卷第十二 49
卷第十三 91
卷第十四 127
卷第十五 169
第十四冊
東坡后集二十卷(卷第十六至第二十)
卷第十六 1
卷第十七 33
卷第十八 71
卷第十九 111
卷第二十 147
第十五冊
東坡內制集十卷(卷至第四)
目錄 5
樂語附 47
卷 49
卷第二 81
卷第三 115
卷第四 153
第十六冊
東坡內制集十卷(卷第五至第十)
卷第五 1
卷第六 31
卷第七 65
卷第八 99
卷第九 133
卷第十 164
附 樂語 195
第十七冊
東坡外制集三卷
目錄 5
卷上 25
卷中 63
卷下 109
東坡應詔集十卷(卷)
目錄 151
卷 157
第十八冊
東坡應詔集十卷(卷第二至第八)
卷第二 1
卷第三 25
卷第四 49
卷第五 79
卷第六 109
卷第七 127
卷第八 145
第十九冊
東坡應詔集十卷(卷第九至第十)
卷第九 1
卷第十 17
東坡奏議十五卷(卷至第二)
目錄 39
卷 55
卷第二 115
第二十冊
東坡奏議十五卷(卷第三至第五)
卷第三 3
卷第四 61
卷第五 113
第二十一冊
東坡奏議十五卷(卷第六至第八)
卷第六 3
卷第七 61
卷第八 123
第二十二冊
東坡奏議十五卷(卷第九至第十一)
卷第九 3
卷第十 86
卷第十一 131
第二十三冊
東坡奏議十五卷(卷第十二至卷十五)
卷第十二 3
卷第十三 49
卷第十四 103
卷第十五 151
第二十四冊
東坡續集十二卷(卷)
目錄 5
卷 69
第二十五冊
東坡續集十二卷(卷第二至第三)
卷第二 3
卷第三 125
第二十六冊
東坡續集十二卷(卷第四至第五)
卷第四 3
卷第五 119
第二十七冊
東坡續集十二卷(卷第六至第七)
卷第六 3
卷第七 123
第二十八冊
東坡續集十二卷(卷第八至第九)
卷第八 3
卷第九 125
第二十九冊
東坡續集十二卷(卷第十至第十一)
卷第十 3
卷第十一 103
第三十冊
東坡續集十二卷(卷第十二)
卷第十二 3
校勘記 111
內容介紹
東坡七集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作品。蘇軾的詩文集110卷。包括《東坡集》40卷,《東坡后集》20卷,《東坡奏議》15卷,《東坡外制集》3卷附樂語,《東坡內制集》10卷,《東坡應詔集》10卷,《東坡續集》12卷附校記。從文學的角度看,價值較高的在前,后續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詩,詞,散文,書簡,序論等。前后兩集編定時間較早,比較可靠。今存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程宗刻本·清光緒年間,有繆荃孫校刊本·民國年間有《四部備要》本。
細節圖






作者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