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敦煌研究院文物攝影師孫志軍耗時14年重磅打造,用影像的力量守護永恒的敦煌
② 珍貴影像收錄:海外收藏的1900年代莫高窟照片的首次系統整理并在國內公開付梓,大英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加入圖片提供者行列。
③ 獨特的莫高窟“重攝”過程:精準模擬百年前文物攝影角度、景別、光照等技術環境進行重攝,重現敦煌百年變遷
④ 豐富的信息量:320頁大畫冊,精選150余幅敦煌精華影像,帶你走進神秘的莫高窟世界
⑤ 新穎的編排形式:古今對比的編排形式,帶你感受莫高窟的生命脈動
⑥ 高端大氣的裝幀和設計

基本信息
早期探險家、學者和攝影師鏡頭下的莫高窟(1907—1949)
120 年,從藏經洞現世到“數字敦煌”
莫高窟攝影師的“西游記”
彼時與此時:新舊影像“重攝”展現
早期石窟——十六國、北朝
盛期石窟——隋至盛唐
中期石窟——中唐至五代、宋
末期石窟——西夏至元
后記

......

公元366年,樂僔開始開鑿莫高窟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莫高窟身處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地,各民族和宗教的交叉點,興榮交替直至被人徹底遺忘了幾百年。從1900年6月藏經洞被重新發現到現在的這120多年,敦煌學逐漸興起,莫高窟從默默無名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遺珠,經歷了一個世紀,其中既有大自然的風霜雨雪沙對莫高窟的侵蝕,也有國家的動蕩、殘酷的戰爭等人為因素帶來的干擾破壞。這一個多世紀,濃縮了莫高窟所經歷的漫長歲月,也是莫高窟建成以來變化劇烈的一個世紀。通過120年時間跨度的影像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留下的、那些逝去的永遠不可再見的,那些被破壞的;可以看到莫高窟生命脈搏的跳動;聽到她的心跳和呼吸;看到一代代的敦煌守護者為什么而奉獻,而著迷。我們看到的,并不是遺跡和死掉的壁畫,而是活生生的歷史和生命脈動。

















敦煌研究院網絡中心主任,副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文物攝影委員會理事。1984年至今在敦煌研究院從事石窟攝影和數字敦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