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繼《遙遠的救世主》之后又一部非凡之作,以小說為刀剖析西方民主本質,全書帶給人一種新鮮,浪漫,刺激的閱讀沖擊力。


暫無相關內容


1991年8月24日夜,莫斯科。
羅家明站在辦公室的窗前靜靜地抽著煙,靜靜地從12樓俯看樓下的大街。大街上的坦克和武裝部隊已經不見了,隨著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的被捕和內務部長普戈的自殺,莫斯科在經歷了“8.19事變”的短暫動蕩之后漸漸恢復了秩序,午夜的大街上冷冷清清,街道兩邊的店鋪大部分都關門了,偶爾有汽車和行人匆匆而過。
辦公室里只有辦公桌的臺燈開著,光線很暗。電視機的國際頻道正在重播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的聲明,聲明他已經沒有可能繼續履行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能,正在交出權力,蘇共中央自行解散……戈爾巴喬夫的聲明無異于一個歷史的宣告:這個走過了69年歷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將不復存在……
這場震驚世界的事變無論結果如何,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中國人幾乎不會意味著什么,但是對于羅家明這個投資蘇聯石油開采的中國商人卻是一場生死賭注,150口油井的開采權幾乎要讓他成為億萬富翁,他的諾爾庫克石油公司幾乎要創造一個輝煌……然而他輸了!傾盡家產的投資、即將到期的巨額債務、一家老小的生存……一切的一切都因為這次投資是依托于蘇共政權個別高官的“權力經濟”而崩潰。從22號到24號的2天時間里,公司秘密股東協議里的5個權力股高官已經有3個被逮捕,查封、清算、起訴……只是個時間問題了。經濟要重新洗牌,利益要重新分配,他的諾爾庫克石油公司既是“權力經濟”的附著物,也是這場政治斗爭的犧牲品,那是以他個人之力根本無法抗拒的毀滅。
他想著遠在紐約的母親、女兒、妻子、妹妹,她們往后可怎么活呢?想著那些借給他錢的親朋好友,沒法交代啊……沒辦法了,有辦法就不用死了……他覺得自己連句道歉的話都不能說,沒資格。他知道母親的心臟病很可能承受不住破產喪子的打擊,但他甚至覺得那樣或許更好,母親就解脫了,就不用再受煎熬了。
他用力深吸了一口煙,讓煙霧在胸腔里停留了一會兒,徐徐吐出,然后往窗外彈了一下煙灰,煙灰立刻從12層樓的高度悄然飛落,轉眼間在夏日的風里分解為塵埃。他下意識地側身瞥了一眼電視,馬上又面向窗外了,他不想再看見戈爾巴喬夫這張臉了,這張臉再也喚不起他的期待了,他在心里冷冷地罵了一句:這個笨蛋!
就在這支煙將要抽完的時候,他走過去關掉電視機,把煙蒂擰進辦公桌上的煙灰缸,坐下來拿出鑰匙打開抽屜,取出一個禮品盒,里面是一支二戰時期的左輪手槍和一盒子彈。這支槍原本是一位蘇聯將軍的兒子送給他的禮物,現在卻要成為結束他生命的工具。他將一顆子彈塞進槍膛,轉到擊發的位置,放到右手邊,然后拿來紙筆留遺言,只寫了兩句──
我撐不住了。
我不能請求原諒,這不是可以原諒的事!
辦公室的東墻上掛著一幅古色古香、裝裱精美的中國書法橫幅,上面是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見路不走。這張橫幅跟著他從北京到紐約,又從紐約來到莫斯科。這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了,他最后看了一眼橫幅,用生命最后一刻的意識在想:見路不走……可我現在能見到的只有一條死路,不走也得走了……
他將遺言放到電話上以免被血染紅了,拿起槍對準太陽穴,隨著一聲槍響身體前傾倒伏在辦公桌上,鮮血順著辦公桌的邊沿往下流淌……


《天幕紅塵》除了繼續保存豆豆小說特有的世界背景,商戰風云和人生思考之外,政治元素的介入,顯得非常突出,從蘇聯解體,石油大亨羅家明一夜之間破產自殺寫起,始終不離“政治”;而葉子農作為一個“西馬”的信奉者,獨處海外,企圖挽狂瀾于既倒,終于被海外右翼勢力殺害。他的“見路不走”的如禪偈般的哲言,貫穿了全書,神秘莫測,成為人人在破解的一道難題。巨商,演藝明星,海外學子,紛紛登場,場景在莫斯科,紐約,巴黎,匈牙利,中國之間穿梭般展開,全書帶給人一種新鮮,浪漫,刺激的閱讀沖擊力。


豆豆,已出版有長篇小說《背叛》(改編拍攝成同名電視連續劇)、《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拍攝成電視連續劇《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