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國學基本典籍叢刊:宋本白氏文集(套裝全十冊)

原價:¥100.67優惠券:¥8券后價:¥92.67

編輯推薦

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了更好體現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0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家印章、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風格保持叢書的一致性,簡單大方。定價低廉,使更多讀者能夠一睹善本風采。版心設計在遵照叢書編輯標準的基礎上,做了適當調整,更加美觀。頁碼用漢字置于書口下方,與底色對齊,這都是細節用心之處。在書前加入底本原書的收藏單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讀者了解和著錄相關信息。雖然是平裝書,但仍然采用鎖線膠釘,利于長時間的保存,滿足部分讀者的長期收藏愿望。

目錄

一冊:

卷 一 諷諭一

卷二 諷諭二

卷三 諷諭三

卷四 諷諭四

卷五 閑適一

卷六 閑適二

卷七 閑適三

第二冊:

卷八 閑適四

卷九 感傷一

卷一〇 感傷二

卷一一 感傷三

卷一二 感傷四

卷一三 律詩一

卷一四 律詩二

第三冊:

卷一五 律詩三

卷一六 律詩四

卷一七 律詩五

卷一八 律詩六

卷一九 律詩七

卷二〇 律詩八

第四冊:

卷二一 格詩歌行雜體

卷二二 格詩雜體

卷二三 律詩

卷二四 律詩

卷二五 律詩

卷二六 律詩

第五冊:

卷二七 律詩

卷二八 律詩

卷二九 律詩

卷三〇 格詩

卷三一 律詩

卷三二 律詩

卷三三 律詩

第六冊:

卷三四 律詩

卷三五 律詩

卷三六 半格詩

卷三七 律詩

卷三八 詩賦

卷三九 銘贊箴謠偈

卷四〇 哀祭文

卷四一 碑碣

卷四二 墓志銘

第七冊:

卷四三 記序

卷四四 書

卷四五 書序

卷四六 書頌議論狀

卷四七 試策問制誥

卷四八 中書制誥一

卷四九 中書制誥二

卷五〇 中書制誥三

卷五一 中書制誥四

卷五二 中書制誥五

第八冊:

卷五三 中書制誥六

卷五四 翰林制誥一

卷五五 翰林制誥二

卷五六 翰林制誥三

卷五七 翰林制誥四

卷五八 奏狀一

卷五九 奏狀二

第九冊:

卷六〇 奏狀三

卷六一 奏狀四

卷六二 策林一

卷六三 策林二

卷六四 策林三

卷六五 策林四

第十冊:

卷六六 判五十道

卷六七 判五十道

卷六八 碑志序記表贊論衡書

卷六九 碑序解祭文記

卷七〇 銘志贊序祭文記辭傳

卷七一 碑記銘吟偈

內容介紹

國內現存的《白氏文集》主要版本有宋刻本(即此本,已考證當為宋紹興間杭州地區刻本)、明萬歷馬元調刻本、《文苑英華》本、清康熙間汪立名校刻《白香山詩集》本、《四部叢刊》本(所用底本乃日本翻宋大字本)等。朝鮮、日本亦存有白集舊抄本、刊本,在此不多贅述。此次所選之《白氏文集》,乃國家圖書館藏宋刻七十一卷本,其中卷三十二至三十三配明影宋抄本,其他卷次間有抄配,《中華再造善本》所用之本亦為此本。此本乃現存白集zui早刻本,卷首有元稹《白氏長慶集序》,卷端則題“白氏文集卷某”。《愛日精廬藏書志》著錄“白氏文集七十一卷,宋紹興刊本,玉蘭堂藏書”,并載:“案《讀書敏求記》云,宋刻白集,從婁東王奉常購得,后歸之滄葦。此本玉蘭堂、王煙客、季滄葦俱有印記,蓋文氏故物后歸王氏,轉入錢氏、季氏者。”辨識書中鈐印,有“玉蘭堂”“季振宜臧書”“徐健菴”“乾學”“汪士鐘臧”等,可證張氏所言。原書線裝十冊,此次影印分冊編排仍依原書,zui da限度地反映原書面貌。每冊前附該冊詳細目錄,方便檢索、查閱。

細節圖

作者介紹

白居易(七七二—八四六)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其先蓋太原人,世敦儒業,皆以明經出身。至曾祖時徙于下邽(今陜西渭南)。樂天自幼聰慧過人,襟懷宏放。貞元中,擢進士、拔萃皆中,補校書郎。元和間(八〇六—八二〇),歷遷翰林學士、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后貶江州司馬。長慶元年(八二一)轉中書舍人,二年除杭州刺史,筑堤捍錢塘湖,溉田千頃,復浚李泌六井,民賴其汲。會昌中,以刑部尚書致仕,六年(八四六)卒,贈尚書右仆射,謚曰文。樂天于文章精切,然zui工詩。初與元稹酬詠,世號“元白”;稹卒,與劉禹錫唱和,又稱“劉白”。兩《唐書》均有傳。

基本信息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