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新平等編著的《浙江古建筑(精)
/
中國古建筑叢書》共設十章,除緒論和建筑營造與裝飾兩章以外,根據浙江古建筑特點、保存狀況,設置了城鎮與村落、寺觀廟宇、宗祠府第園林、古塔經幢、藏書樓書院、古橋梁、海防建筑、古戲臺牌坊等八章,可以說基本涵蓋了浙江古建筑的主要方面,并希望能夠較為全面地總結、記錄浙江古代建筑的發展,各類型建筑的分布以及特點。書中所收的案例,大多數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省級歷史文化村鎮、街區。限于篇幅,還有許多重要古建筑未能選取,一些重要案例的撰寫未能展開,此外,尚有一些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和補充。


基本信息
總序
前言
章
緒論
節
自然環境狀況
一、地理
二、氣候
第二節
歷史與文化
一、歷史沿革
二、文化特征
第三節
建筑發展與特征
一、建筑演變
二、建筑類型
三、建筑特點
第二章
城鎮與村落
一、城市
二、市鎮
三、村落
節
古城
一、古城遺址
二、歷史古城
第二節
古鎮
一、南潯
二、西塘
三、前童
四、東浦
五、諸葛
六、廿八都
第三節
古村落
一、俞源
二、芙蓉
三、新葉
四、嵩溪
五、河陽
六、皤灘
七、長樂
第三章
寺觀、廟宇
一、佛教寺院
二、道教建筑
三、伊斯蘭教建筑
四、民間信仰建筑
節
佛教寺院
一、阿育王寺
二、天童寺
三、保國寺
四、法雨寺
五、國清寺
六、延福寺
第二節
道教、伊斯蘭教建筑
一、純陽宮
二、圣井山石殿
三、鳳凰寺
四、嘉興清真寺
五、寧波清真寺
第三節
廟宇建筑
一、海神廟
二、大禹廟
三、劉基廟
四、蕭王廟
五、舜王廟
六、周宣靈王廟
七、孔氏南宗家廟
八、慈城孔廟
第四章
祠堂、住宅、園林
一、祠堂
二、住宅
三、園林
節
宗祠建筑
一、諸葛丞相祠堂
二、長樂嘉會堂
......

浙江是一個地域面積小省,卻是歷史文化及古建筑大省。深厚的地域傳統文化,孕育了浙江豐富多樣的古代建筑,其類型涵蓋了各個方面,包括城市、村鎮、宗教建筑、祠堂廟宇、文教建筑、住宅建筑、園林、牌坊、橋梁、水工建筑、會館、戲臺等。
全書共十章,*章是緒論,概述了浙江的自然環境狀況、歷史與文化、建筑發展與特征;第二至九章分別介紹了城鎮與村落,儒學與禮教建筑、寺觀、廟宇,祠堂、住宅、園林,
古塔、經幢,藏書樓、書院,
古橋梁,
海防建筑,戲臺、牌坊;*后,第十章闡述了浙江古建筑的營造與裝飾特色。



楊新平,供職于浙江省文物局,從事建筑等文化遺產研究及保護三十余年。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民居建筑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工程專家庫成員,浙江省建設廳科技委委員,浙江省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浙江大學文博系兼職教授。
曾主持或參與仙居南峰塔、平陽寶勝寺雙塔、湖州飛英塔、杭州于謙故居等建筑保護修繕工程設計。在古建筑、建筑遺產保護等領域撰寫發表數十篇(部)學術文論:《江南古村
——
長樂》著者之一、《鄉土建筑遺產的研究與保護》主編之一、《浙江民居》主編之一;
“
保國寺大殿建筑型制分析與探討
”
、
“
中世紀伊斯蘭教寺院建筑及其對中國清真寺建筑的影響
”
、
“
杭州鳳凰寺的建筑特色
”
、
“
松陽延慶寺宋塔初步研究
”
、
“
仙居三塔及其文化內涵
”
、
“
東南闕里
——
衢州孔氏南宗家廟探微
”
、
“
紹興古代古橋述論
”
、
“
浙江傳統祠堂建筑文化探析
”
、
“
村落、文化與空間構成
”
、
“
寧波東錢湖廟溝后牌坊探析
”
、
“
萬象我裁空納萬境一浙江傳統戲臺建筑
”
、
“
重構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確認制度
”
、
“
《佛羅倫薩憲章》與歷史園林保護
”
、
“
《關于鄉土建筑的國際憲章》與我國歷史村鎮保護
”
、
“
大運河文化線路中的浙北古橋梁研究與保護
”
、
“
我國鄉土建筑遺產保護及其轉型
”
、
“
鄉土聚落遺產整體保護的探索:生態博物館之路
”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