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套裝3冊 營造法式+園冶+長物志 注釋梁思成譯解讀辭解圖說讀本全釋白話手繪彩圖古代物質文化建筑設計重慶出版社書

原價:¥117.9優惠券:¥5券后價:¥112.9

營造法式

《營造法式》是我國古代*為完整的建筑技術書籍。北宋建筑學家李誡編修,于崇寧二年刊行。本書主要為當時建筑設計及施工經驗的集成。即詳細敘述了相關建筑工程:規定模數,使工程的費用節約落到實處;設計靈活,凸顯現實意義。

全書共分為

28卷。卷一、二為總釋及總例;卷三為壕寨制度及石作制度;卷四、五為大木作制度;卷六至十一為小木作制度;卷十二為雕作制度、旋作制度、鋸作制度、竹作制度;卷十三為瓦作制度及泥作制度;卷十四為彩畫作制度;卷十五為磚作制度及窯作制度;卷十六為壕寨功限及石作功限;卷十七至十九為大木作功限;卷二十至二十三為小木作功限;卷二十四、二十五為諸作功限;卷二十六、二十七為諸作料例;卷二十八為諸作用釘料例、諸作用膠料例、諸作等第。此種編排使全書內容更加清晰,也使其更為詳實。

園冶

中國古代造園**專*《園冶(手繪彩圖修訂版 )》,共三卷,以相地、立基、屋宇營造、園林營建 為體,涉及列架、裝折、欄桿、門窗、墻垣、鋪地、 造石、掇山、借景等諸多方面的具體內容。全書以作 者計成的營造經驗為依托,詳細論述了宅園和與之相 應的園林營建的基本原理及具體手法,*以其“雖由 人作,宛自天開”,以及“巧于因借,精在體宜”的 造園理念,為好園者指明了清新素雅、簡約守拙、含 蓄幽深、遠逸**脫的至高的造園境界。

長物志

《長物志》與《園冶》,為中國古代制器、造園、栽植藝術的雙璧。《長物志》偏重制器、栽植及風雅的家居物態營造,《園冶》則側重于造園,以及物態生活的空間選擇。二者互為補充,構成了中國古代文人生活的整體風貌。

《長物志》共十二志,分屬制器、栽植、造園諸學科,含衣、食、住、用、行、游等各方面的生活內容。其中,室廬、花木、水石、禽魚、蔬果等志,闡述了中國古代園林生活的構建要素,指出了這些要素的互用關系及其選用原則。而書畫、幾榻、器具、衣飾、舟車、位置、香茗七志,其記述,或重制法,或重擺放,或重材質,卻都體現了古代士大夫階層掩去人巧,不使人巧外露的審美心志。

《長物志》講求的并非材料價值,而是黯雅古樸的材質與形態美感,其營建的古雅天然的物態環境,不僅是古代文人對精致生活的一貫追求,而且是風雅文士溫文氣質的物化表達。

營造法式

出版說明

/ 1

李誡與《營造法式》

/ 1

進新修《營造法式》序

/ 11

札子

/ 14

《營造法式》看詳

/ 16

卷一

·總釋上

/ 2

/ 4

殿

/ 5

/ 6

/ 7

臺榭

/ 7

/ 8

/ 9

柱礎

/ 10

定平

/ 11

取正

/ 11

/ 12

/ 13

飛昂

/ 14

爵頭

/ 14

/ 15

鋪作

/ 15

平坐

/ 16

/ 17

/ 18

陽馬

/ 19

侏儒柱

/ 19

斜柱

/ 20

卷二

·總釋下

/ 22

兩際

/ 23

搏風

/ 23

/ 23

/ 24

/ 25

舉折

/ 27

/ 27

烏頭門

/ 30

華表

/ 30

/ 31

平棋

/ 32

斗八藻井

/ 33

鉤闌

/ 34

拒馬叉子

/ 35

屏風

/ 35

槏柱

/ 36

露籬

/ 36

鴟尾

/ 37

/ 37

/ 38

彩畫

/ 39

/ 40

/ 41

/ 41

總例

…………………………………………… (

42

卷三

·壕寨制度 石作制度

壕寨制度

……………………………………… (

46

取正

/ 46

定平

/ 47

立基

/ 48

筑基

/ 48

/ 49

/ 50

筑臨水基

/ 50

石作制度

……………………………………… (

51

造作次序

/ 51

柱礎

/ 53

角石

/ 54

角柱

/ 55

殿階基

/ 56

壓闌石

/ 56

殿階螭首

/ 56

殿內斗八

/ 57

踏道

/ 58

重臺鉤闌

/ 59

螭子石

/ 62

門砧限

/ 62

地栿

/ 63

流杯渠

/ 63

/ 65

卷輂水窗

/ 65

水槽子

/ 66

馬臺

/ 66

井口石

/ 66

山棚鋜腳石

/ 67

幡竿頰

/ 67

赑屃鰲坐碑

/ 67

笏頭碣

/ 68

卷四

·大木作制度一

/ 70

/ 71

飛昂

/ 80

爵頭

/ 88

/ 89

總鋪作次序

/ 92

平坐

/ 98

卷五

·大木作制度二

/ 108

闌額

/ 114

/ 114

陽馬

/ 120

侏儒柱

/ 122

/ 123

搏風版

/ 125

/ 125

/ 126

/ 127

舉折

/ 128

卷六

· 小木作制度一

版門

/ 158

烏頭門

/ 161

軟門

/ 164

破子欞窗

/ 166

睒電窗

/ 167

版欞窗

/ 168

截間版帳

/ 169

照壁屏風骨

/ 170

隔截橫鈐立旌

/ 171

露籬

/ 171

版引檐

/ 172

水槽

/ 173

井屋子

/ 174

地棚

/ 176

卷七

·小木作制度二

格子門

/ 178

闌檻鉤窗

/ 182

殿內截間格子

/ 183

堂閣內截間格子

/ 184

殿閣照壁版

/ 187

障日版

/ 188

廊屋照壁版

/ 189

胡梯

/ 189

垂草、惹魚

/ 190

栱眼壁版

/ 191

裹栿板

/ 191

擗簾竿

/ 192

護殿閣檐竹網木貼

/ 192

......

園冶

出版說明 巧于因借,精在體宜(代序) 自序 冶敘 題詞 圓明園四十景 卷一 興造論 古籍名家論園林興造 附輯:四大名園平面圖示 頤和園 留園 拙政園(中園) 承德避暑山莊 園說 相地 山林地 城市地 村莊地 郊野地 傍宅地 江湖地 附輯:擇宅風水圖示 圓明園之方壺勝境圖示 山林地圖示 城市地圖示 村莊地圖示 郊野地圖示 傍宅地圖示 江湖地圖示 立基 廳堂基 樓閣基 門樓基 書房基 亭榭基 房廊基 假山基 附輯:民間建房禁忌圖示 網師園平面圖示 三種常見門戶式樣圖 造園假山圖示 屋宇 門樓 堂 齋 室 房 館 樓 臺 閣 亭 榭 軒 卷 廣 廊 附輯:園林營造中常見屋頂式樣圖示 清代木結構房屋建筑圖示 殿堂用脊圖示 廳堂用脊圖示 列架 五架梁 七架梁 九架梁 草架 重椽 磨角 地圖 屋宇圖式:五架過梁式 草架式 七架列式 七架醬架式 九架梁式 小五架梁式 地圖式:梅花亭地圖式 十字亭地圖式 附輯:斗拱結構圖示 房屋的幾大構件圖示 裝折 屏門 仰塵 戶槅 風窗 裝折圖式:長槅式 短槅式 槅欞式:戶槅柳條式 束腰式 風窗式 冰裂式 兩截式 三截式 梅花式 梅花開式 附輯:飛罩圖示 ······

長物志

晚明士大夫生活中的造物藝術(代序)

/ 1

/ 8

卷一

·室 廬………………………………………(1)

/ 2

/ 5

/ 6

欄桿

/ 8

照壁

/ 10

/ 11

山齋

/ 12

丈室

/ 12

佛堂

/ 13

/ 13

茶寮

/ 14

琴室

/ 14

浴室

/ 15

街徑

庭除

/ 15

樓閣

/ 16

/ 16

海論

/ 16

附輯:窗的式樣

/7 欄桿諸式樣圖/9 鋪地式樣/18

廊的式樣

/19 古代合院式建筑——四合院圖示/20

卷二

·花 木…………………………………… (25)

牡丹

芍藥

/ 27

玉蘭

/ 28

海棠

/ 29

山茶

/ 30

/ 31

/ 32

/ 32

/ 33

瑞香

/ 34

薔薇

木香

/ 35

玫瑰

/ 36

紫荊

棣棠

/ 37

紫薇

/ 38

石榴

/ 39

芙蓉

/ 39

黃蘭花

/ 39

茉莉

素馨

夜合

/ 40

杜鵑

/ 41

/ 41

木槿

/ 43

/ 44

/ 45

黃楊

/ 45

槐榆

/ 46

梧桐

/ 46

椿

/ 47

銀杏

/ 47

烏臼

/ 48

/ 48

/ 50

/ 51

葵花

/ 53

罌粟

/ 54

萱草

/ 54

玉簪

/ 55

金錢

/ 56

藕花

/ 56

水仙

/ 57

鳳仙

/ 58

秋色

/ 59

芭蕉

/ 59

瓶花

/ 60

盆玩

/ 61

附輯:盆景石與盆景樹木

/ 62

卷三

·水 石…………………………………… (65)

廣池

/ 66

小池

/ 67

瀑布

/ 68

鑿井

/ 69

天泉

/ 69

地泉

/ 71

流水

/ 71

丹泉

/ 71

品石

/ 72

靈璧

/ 72

英石

/ 74

太湖石

/ 74

堯峰石

/ 74

昆山石

/ 77

錦川

將樂

羊肚石

/ 77

土瑪瑙

/ 77

大理石

/ 80

永石

/ 80

附輯:鑿井宜忌

/ 70 靈璧石山子 / 73

英石山子

/ 75 太湖石山子 / 76

昆山石山子

/ 78 瑪瑙 / 79

卷四

·禽 魚…………………………………… (81)

/ 82 鸂鶒/ 83

鸚鵡

/ 84

百舌

畫眉

/ 84

朱魚

/ 85

魚類

/ 85

藍魚

白魚

/ 87

魚尾

/ 87

觀魚

/ 87

吸水

/ 88

水缸

/ 88

附輯:魚鰭功用及金魚品系

/ 86

卷五

·書 畫…………………………………… (89)

論書

/ 90

論畫

/ 93

書畫價

/ 95

古今優劣

/ 95

粉本

/ 96

賞鑒

/ 97

絹素

/ 98

御府書畫

/ 99

院畫

/ 99

單條

/ 100

名家

/ 101

宋繡

宋刻絲

/ 103

法糊

/ 104

裝潢

/ 104

裝褫定式

/ 106

裱軸

/ 107

裱錦

/ 108

藏畫

/ 108

小畫匣

/ 109

卷畫

/ 109

法帖

/ 109

南北紙墨

/ 114

古今帖辨

/ 114

裝帖

/ 115

宋板

/ 115

懸畫月令

/ 116

附輯:永字八法與書法筆畫大體

/ 91

篆書的特點

/ 92 書畫裝裱 / 105

卷六

·幾 榻……………………………………(119)

/ 120

短榻

/ 122

/ 122

禪椅

/ 125

天然幾

/ 125

書桌

/ 127

壁桌

/ 128

方桌

/ 128

臺幾

/ 128

/ 130

/ 130

/ 133

交床

/ 133

/ 133

/ 137

佛櫥

佛桌

/ 137

/ 140

/ 140

/ 143

腳凳

/ 143

附輯:榻的式樣

/ 121 羅漢床的式樣 / 123

幾的種類與式樣

/ 124 禪椅的式樣 / 126

書桌的式樣

/ 127 方桌的式樣 / 129

椅的種類與式樣

/ 131 杌的式樣 / 132

凳的式樣

/ 134 交椅的式樣 / 135

柜的式樣

/ 136 架的式樣 / 138

佛桌的式樣

/ 139 床的式樣 / 141

箱的式樣

/ 142 屏的式樣 / 144

卷七

·器 具……………………………………(145)

香爐

/ 146

香盒

/ 148

隔火

/ 149

匙箸

/ 149

箸瓶

/ 150

袖爐

/ 150

手爐

/ 150

香筒

/ 152

筆格

/ 152

筆床

/ 155

筆屏

/ 156

筆筒

/ 156

筆洗

/ 156

筆船

/ 159

筆硯

/ 159

水中丞

/ 161

水注

/ 161

糊斗

/ 164

蠟斗

/ 164

鎮紙

/ 165

壓尺

/ 165

秘閣

/ 165

貝光

/ 167

裁刀

/ 169

剪刀

/ 170

書燈

/ 170

/ 170

/ 172

/ 172

束腰

/ 175

禪燈

/ 175

香櫞盤

/ 175

如意

/ 176

/ 178

/ 178

/ 178

/ 180

花瓶

/ 180

鐘磬

/ 183

/ 183

坐墩

/ 183

坐團

/ 187

數珠

/ 187

番經

/ 188

扇墜

/ 188

/ 191

/ 191

/ 191

琴臺

/ 195

/ 196

/ 199

/ 200

/ 200

/ 202

印章

/ 203

文具

/ 205

梳具

/ 208

海論銅玉雕刻窯器

/ 210

附輯:宣德銅爐式樣

/ 147 手爐式樣 / 151

香筒式樣

/ 153 筆架式樣 / 154

筆筒式樣

/ 157 筆洗式樣 / 158

筆硯式樣

/ 160 水盂式樣 / 162

水注式樣

/ 163 鎮紙式樣 / 166

壓尺式樣

/ 167 秘閣式樣 / 168

燈的式樣

/ 171 鏡的式樣 / 173

鉤的式樣

/ 174 如意式樣 / 177

錢幣式樣

/ 179 缽的式樣 / 181

花瓶式樣

/ 182 編鐘式樣 / 184

杖首式樣

/ 185 坐墩式樣 / 186

扇墜式樣

/ 189 枕式樣 / 192

古琴式樣

/ 193 古琴良品辨 / 194

硯式樣

/ 197 墨式樣 / 201

青田石印章及諸石印章式樣

/ 204

印泥與印泥盒式樣

/ 206

梳子式樣

/ 209

卷八

·衣 飾……………………………………(215)

道服

/ 217

禪衣

/ 217

/ 217

/ 220

絨單

/ 220

/ 221

/ 221

/ 221

/ 223

/ 224

附輯:道服式樣

/ 218 僧衣式樣 / 219 花冠式樣 / 222

頭巾式樣

/ 223 履的式樣 / 224

中國歷代服飾式樣

/ 225

卷九

· 舟 車 …………………………………(231)

巾車

/ 233

籃輿

/ 233

/ 235

小船

/ 235

附輯:巾車演進中的造型變化

/ 234

卷十

·位 置……………………………………(237)

坐幾

/ 238

坐具

/ 239

/ 239

懸畫

/ 240

置爐

/ 240

置瓶

/ 241

小室

/ 241

臥室

/ 242

佛室

/ 244

敞室

/ 245

亭榭

/ 245

附輯:室內陳設

/ 243 敞室陳設 / 246

卷十一

· 蔬 果 ………………………………(247)

櫻桃

/ 248

/ 250

橘橙

/ 251

/ 252

香櫞

/ 252

枇杷

/ 254

楊梅

/ 254

葡萄

/ 255

荔枝

/ 256

/ 257

生梨

/ 257

/ 259

銀杏

/ 260

/ 261

花紅

/ 262

/ 262

/ 263

西瓜

/ 264

五加皮

/ 264

白扁豆

/ 265

/ 265

/ 267

茄子

/ 268

/ 269

茭白

/ 269

山藥

/ 270

蘿卜

蕪菁

/ 271

附輯:櫻桃的性味

/ 249 李的性味 / 250

橙的性味

/ 251 柑的性味 / 253

香櫞的性味

/ 253 枇杷的性味 / 254

楊梅的性味

/ 255 葡萄的性味 / 256

荔枝的性味

/ 257 棗的性味 / 258

梨的性味

/ 258 栗的性味 / 259

銀杏的性味

/ 260 柿的性味 / 261

西瓜的性味

/ 265 瓠的性味 / 267

茄子的性味

/ 268

卷十二

·香 茗 ………………………………(273)

伽南

/ 274

龍涎香

/ 276

沉香

/ 277

片速香

/ 279

叭香

/ 279

角香

/ 279

甜香

/ 279 黃、

黑香餅

/ 280

安息香

/ 280

暖閣

蕓香

/ 281

蒼術

/ 283

茶品

/ 284

虎丘

天池

/ 285

/ 286

六安

/ 286

松蘿

/ 286

龍井

天目

/ 288

洗茶

/ 288

候湯

/ 288

滌器

/ 288

茶洗

/ 289

茶爐

湯瓶

/ 289

茶壺

茶盞

/ 289

擇炭

/ 292

附輯:伽南香辨識

/ 275 龍涎香香方 / 276

龍涎香辨識

/ 277 沉香辨識 / 278

黃、黑香餅的制作方法

/ 280

安息香辨識

/ 281 固體香式樣 / 282

蒼術可制作的合香

/ 284 古代茶具式樣 / 290

制茶

/ 294

營造法式

李誡,字明仲,鄭州管城縣(今河南新鄭)人,北宋**建筑學家。曾主持修建諸多大型建筑,并編寫了中國diyi本詳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營造法式》。李誡一生中有許多著作,但都已失傳。

譯者簡介:

方木魚(王剛),報紙、雜志、**書寫手,成人寫作培訓班講師,書評人。出版詩文集《春秋情事》,編著《長物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5

7

月,與人合著)、《隨園食單》(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5

11

月)等書

園冶

計成,字無否,號否道人,江蘇蘇州吳江縣人,生于明萬歷七年(1579年),卒年不詳。為明末*名造園家。計成根據其豐富的實踐經驗,整理了修建吳氏園和汪氏園的部分圖紙,于崇禎七年(1634年)寫成了中國*早、*系統的造園*作——《園冶》,這也是世界造園學上*早的名*。 計成還是一位詩人,時人評價他的詩如“秋蘭吐芳,意瑩調逸”。遺憾的是,其詩作已散佚,今人難以窺其風貌。

長物志

文震亨:

字啟美,江蘇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文徵明曾孫,文彭孫,文震孟之弟元發仲子。天啟五年(

1625)恩貢,崇禎初為中書舍人,給事武英殿。書畫咸有家風,山水韻格兼勝。明亡,絕粒死,年六十一,謚節愍。著有《長物志》十二卷,為傳世之作。著有《長物志》《香草詩選》《儀老園記》《金門錄》《文生小草》等。

者簡介:

胡天壽:

胡天壽,翻譯作品有《兵書經典集成

(白話全彩圖本)》、《金融資本》等。

營造法式

《營造法式》的作者為北宋**的建筑學家李誡,此書是他在參閱大量文獻及規章制度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建筑經驗為基礎,同時收集諸多工匠的經驗方法編制而成,是我國古代*完整的建筑技術類書籍,也是中國*本詳述建筑工程做法的著作。

本書在收錄全本《營造法式》的基礎上,加入了

1000

余幅各類建筑的結構、裝飾及構件圖樣,結合固定數據及做法規定與做法由來,全面總結了中國建筑設計與施工的管理經驗與成就,是一部完整而切于今用的建筑美學與技術全書

園冶

中國古代精心營造構制園林、宅院diyi專著!

380余幅手繪插圖,直觀解析中國古代宅院、園林營造的擇地之要,相地風水,以及亭臺門窗、墻垣屋宇、廣朗橋欄、掇山理水、草木花竹的營景或制式之學。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