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首頁 / 商品詳情

白話資治通鑒(全12冊) 蕭祥劍 主編 中國古代文學歷史 人文社科

原價:¥323.95優惠券:¥50券后價:¥273.95

書名: 白話資治通鑒(全12冊)

定價: 589

作者: 蕭祥劍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3

用紙: 膠版紙

裝幀: 平

開本: 32

ISBN: 9787512677722

《資治通鑒》一書,是宋代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恕、劉攽、范祖禹等人歷時19年完成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從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一共16朝1362年的歷史。這部書問世以后,當時的皇帝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明白“治身、治家、治國”的道理,因此賜名為《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問世以后,從北宋到清朝,《資治通鑒》一直是帝王經筵上經常使用的歷史教材,因而被梁啟超稱為“皇帝教科書”。

蕭祥劍,傳統文化學者,出版人。主持注譯《文白對照群書治要》《文白對照康乾御批資治通鑒》等古籍,編撰有《群書治要續編》等著作。

前 言

《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我國歷史上部編年體通史,作者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通鑒》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開始,到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共記載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是我國編年史書中時間跨度長的一部巨著。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后梁紀》六卷、《后唐紀》八卷、《后晉紀》六卷、《后漢紀》四卷、《后周紀》五卷。

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號迂夫,晚號迂叟,司馬池之子。漢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縣,原籍陜州夏縣(今屬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他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典范,歷來受人景仰。

司馬光初編寫了從戰國到秦的八卷編年史,進呈給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四月,英宗讓他繼續寫下去,并為他在秘閣設置了書局,協助修書。這是他撰寫《通鑒》的開始,當時尚無書名。兩年后神宗即位(公元1068年),神宗為此書作了序文。后來司馬光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臺,自此居住洛陽,專心著書。到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即司馬光六十六歲時,全書寫成。修書時間前后共用了十九年。他在《進〈資治通鑒〉表》中說:“臣今骸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于此書。”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兩年,他便積勞而逝。

司馬光編寫《通鑒》認真負責,勤勤懇懇。他選的助手如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是當時的史學家,但《通鑒》的主要編撰工作是他主持,自己動手。全書依時代先后,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于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與各方面的關聯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了然。《通鑒》詳近略遠,隋唐五代379年,占全書40%,史料價值高。所謂“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后有倫,精粗不雜”。

<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sup id="2ua4q"></sup>
<center id="2ua4q"><wbr id="2ua4q"></wbr></center><center id="2ua4q"></center>
<center id="2ua4q"><div id="2ua4q"></div></center>
<center id="2ua4q"></center>
<optgroup id="2ua4q"><wbr id="2ua4q"></wbr></optgroup>
黄色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