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
(1920-1997)
,江蘇高郵人,中國現當代作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他從
1940
年開始發表作品,前承五四新文化傳統、師從沈從文,后啟尋根文學、回歸民族傳統的思潮。他的創作,小說、散文、戲劇、文論、新舊體詩等諸體兼備,皆取得很高藝術成就,堪稱文體家;又兼及書畫,多有題跋,以博雅名世。全部作品及書信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9
年
1
月出版的《汪曾祺全集》(
12
卷
,
精裝)。

平裝版《汪曾祺全集》在
2019
年
1
月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精裝版的基礎上,增補了近兩年來新發現的散文
4
篇、談藝文章
3
篇、詩歌
9
首、書信
10
封及題詞、書畫題跋若干條;以新發現的較早版本替換底本的有:小說《獵獵》《磨滅》,散文《蔡德惠》;補充題注中的出版信息;改正錯訛。
《汪曾祺全集》收入迄今為止發現的汪曾祺全部文學作品以及書信、題跋等日常文書,共分
12
卷:小說
3
卷,散文
3
卷,戲劇
2
卷,談藝
2
卷,詩歌及雜著
1
卷,書信
1
卷,并附年表。
每篇以發表的報刊版本為底本(少量未發表作品以手稿、油印本為底本),以作者生前自己或他人編訂出版的、比較優良的作品集或手稿作為參照校本,進行校勘,改正文字的錯、漏、衍、倒置及標點錯誤。每篇皆有題注,交代原載及收入作品集、文本改動、筆名等版本信息。保留作者原注;其他少量必要的注釋,皆標明“編者注”。書信題注,介紹收信人簡況

總目
第一卷 小說卷
1
第二卷 小說卷
2
第三卷 小說卷
3
第四卷 散文卷
1
第五卷 散文卷
2
第六卷 散文卷
3
第七卷 戲劇卷
1
第八卷 戲劇卷
2
第九卷 談藝卷
1
第十卷 談藝卷
2
第十一卷 詩歌雜著卷
第十二卷 書信卷

搪瓷碗
小孩子的東西應當比大人的小,但不當比大人的壞。
為什么你們自己用瓷碗吃飯,而給小孩子用搪瓷碗?孩子手不穩又不像你們一樣把吃飯太當一樁事,常常摔破了碗是真的,但一個碗值幾何,你怎么那么小氣?摔破了東西心里總不舒服,那是的,單單是那個聲音就刺激人,也許你神精衰弱;孩子捧了個“江西瓷”碗也不相稱,現在的江西瓷根本好看的就少;而且孩子當真多半有愛破壞的本性,甚么東西都愛往地下碎不,(他其實只要到看看它倒底摜摜碎)你用另外一種比較結實的碗給他吃,我不反對。可是要很漂亮,第一是大方,跟你自己的相等。必不得已,買搪瓷碗也可以,除非你自己也用搪瓷碗吃飯,你得陪著。你用過那種輕飄飄的,跌了多少次,(就因為它不碎!)碗肚子上全是瘢疤,里頭一條一條神經末梢似的細紋在死白色底子上,尤其是碗口!碗口的鐵皮都露出來了,舌頭舔在上頭那種“鐵味”真難過,——你就知道給孩子用這種碗多不慈愛,多沒有人心。
你打一打孩子我倒不反對,如他把碗往地下摔可是千萬不要用這種方法來虐待他。——你說,當真的不都用這種碗么?那是不得已。你呢,你自己,你自己為甚么不用!

